电子报 正體版
 
「血」一样的海潮冲破最后一道防线
 
2000年12月30日发表
 
【人民报讯】日前,中科院院士沈韫芬对我国水污染状况发出警告。

  沈韫芬说,海洋中产生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记载,主要是鞭毛藻类和鞭毛原生动物过度繁殖,使浅蓝色的海水变成红色、橙色、黄色或褐色,生物学家称之为赤潮。引起海水变色的赤潮有300种左右,其中约70种能产生毒素。由于污染日益加重的原因,加之这类生物繁殖甚快,海洋中大面积地发生赤潮,直接危害了海洋生物的生存,并通过食物链殃及人类。这种赤潮被称为有毒赤潮,是当今赤潮灾害的主流。

  本世纪六十年代前,我国海域内很少见到赤潮,现在,赤潮不仅次数频繁,面积辽阔,而且时间拉长。以1998年为例,共计发生赤潮22次,使水产养殖的鱼、虾和贝类大量死亡,经济损失达10亿元。2000年5月,浙江省舟山海域出现大面积的赤潮,竟绵延80公里,达7000平方公里,成为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近海海域最大一次赤潮。

  人类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物质无论来自大气,还是来自土壤,最终将归为水污染。由于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片面地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再加上管理上的问题,沿江城市都把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和长江当作不花钱的垃圾场。

  以长江流域为例,在废污水排放中,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分别占75%和25%,流域涉及的18个省、市和自治区中,四川、湖北、湖南、江苏、上海和江西6省、市的废污水排放量占流域总量的84.6%,是废污水的主要产生地。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有机物、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硫化物、汞、镉、铬、铅、砷等。在21个干流城市中,上海市排放的废污水量占21个城市排放总量的30.7%,武汉市占18.10%,南京市占15.8%,重庆市占8.8%;四大城市合占73.4%,是长江最主要的污染源。由于污染严重,在长江岸边形成许多污染带,在干流21个城市中,重庆、岳阳、武汉、南京、镇江、上海6城市累计污染带长度占长江干流污染带总长的73%。

  这一条条的污染带冲向大海,引起中国沿海一片片赤潮。再加上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大量废污水直接排海,简单地说,全国产生的污染都往海里倒,已冲破了最后一道防线———沿海。如再不制止污染,今后赤潮有向远海扩展的趋势,其后果不堪设想。

  淡水江、湖中出现的“水华”和海洋中出现的“赤潮”灾害,都是由单细胞的原核生物(蓝细菌)和真核生物(藻类、原生动物)在富营养化的环境中过度繁殖而发生的。可以说,淡水中的“水华”不能制止,海水中的“赤潮”也无宁日。因为总的根源是水污染引起的“水华”和“赤潮”。

摘自(博讯网)(http://renminbao.com)

 
分享:
 
人气:15,328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