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莊如順相類似的也是畢業於名牌大學的原廈門副市長趙克明,開始鄙視賴昌星送錢的賄賂方式,認爲太低俗,但最後還是被賴昌星的「肉彈」擊中,他面對記者的採訪坦然說:「他只是沒有辦法,用女人來跟我做一種溝通,我是因爲盛情難卻。」由於賴昌星利用紅樓小姐套牢了他,所以到後來對於賴昌星送錢也就不再推辭了,全心全意成爲賴的工具了。
還有原廈門海關副關長接培勇,文化修養不低,賴昌星表示送他兒子出國讀書、送他弟弟到香港定居、經商,送金卡,都被拒絕。但他喜歡書法,所以國內一些比較知名的書法家到廈門去,賴昌星就會把他們安排在紅樓,把接培勇接來和這些書法家見面,還出重金購買了國內九位知名畫家聯合創作的《牡丹圖》送給他,邀請他爲遠華牌香菸題寫煙名,還送他一套限量發行的價值人民幣6.8萬元的絕版書籍。最後這位書法功底不亞於知名書法家的雅士也被賴昌星的「雅彈」擊倒。
賴昌星說:什麼規章制度都不怕,就怕這人沒什麼愛好。他就是靠摸透這些官員的愛好並設法使之滿足,從而使他們成爲自己的釣物的。那麼,作爲一個人誰沒有點自己的愛好哩?愛好怎麼變成了一個人墮落的死穴呢?是賴昌星們這類「敵人太狡猾」,還是我們的幹部慾望太多經不起考驗?是今天市場經濟氣候容易使人迷失方向,亦還是我們的制度缺陷太多?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究。
的確,面對金錢美女、糖衣炮彈、「潤物細無聲」的腐敗進攻,也有很多人經受住了考驗。我們的媒體宣傳裏,生活中,也不乏出現「拒腐蝕永不沾」、「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溼鞋」的清正廉潔幹部典型,但今天人們大多記不住他們的名,而印象更深的、津津樂道的則是陳希同、王寶森、成克傑、胡長青、孟慶平、馬向東這類擋不住腐敗的官員落馬。而且更多的人對單位裏、生活中的一些小腐敗現象已經默認,習以爲常,見怪不怪了。當了官、有了權,就可以住好房子、坐好車子、上高級館子、出境出國旅遊、簽報合理不合理的發票、安排子女就業等等,這些現象大家似乎都認爲是很正常。大多數人的心態是貪污腐敗誠可惡,但要是有一天我有了權力也要腐敗腐敗。據說有個媒體作過一個調查,問:如果有機會腐敗一下,你也會腐敗嗎?結果居然有75%的接受調查的都作了肯定回答。社會上還有一句流行的話:有權不用,過期作廢,也流露的是這種心態。
人們的這種心態是不太正常,那麼,是今天這個社會道德淪喪,精神崩潰,人心不古嗎?也不是。恐怕還是要從制度設計上找根源。阿克頓說:「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絕對導致腐敗。」這句話對我國目前繁榮昌盛的腐敗現象還是最好的註腳。
用阿克頓的觀點來分析,我國目前腐敗的主要原因,一是官員權力過多,二是權力受的制約太少。我國目前的社會制度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方面是以全民所有制爲主體,所以國家壟斷了這個社會的主要資源,一些官員代表國家行使資源管理和制定政策的權力。另一方面,國家又鼓勵發展私營個體經濟,承認市場交換的一些原則。老百姓和民營企業要想辦點事,都得求那些管制資源和掌握政策的官員,因此在利益最大化的驅動下,以小錢求大錢的釣魚賄賂方式對他們來說是最經濟的,所以就樂此不疲。而我們現行體制在權力和官職的分配設置上,採取的是自上而下的逐級負責制,所謂的「全黨服從中央」,官員對上負責。對幹部的監督管理也是自上而下,權力缺少制衡機制。因爲腐敗者可以通過賄賂的手段,贖買拉攏上面監督自己的官員,爲自己找到保護傘。下面知情的羣衆,又沒有制約監督罷免官員的權力,加之缺乏開放的社會輿論監督,所以權力成了缺少監督制約的權力,是「絕對的權力」,官員因權錢交易得到查處的風險較小,官員們通過這種腐敗與不腐敗的付出成本比較,自然較多選擇了以權力換金錢美女的腐敗行爲。「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在一個法治不力的時代只是人們的一種阿Q式的良好願望而已。
中國目前的腐敗,說是制度性腐敗並不爲過,徹底根治緊靠中央的從嚴懲處遠遠不夠,必須從制度變革入手。首先必須減少、下放政府手中過多的權力,還權於民,改變目前執政黨和政府壟斷國家主要資源財富的現象。官員手裏沒有多少權力和資源了,腐敗的機會和土壤就減少了;其次是改變目前自上而下的幹部選拔、幹部監督體制,採用世界上通用的官員自下而上的推選制,建立自下而上的權力制衡機制,使官員對下面的羣衆負責,加大公民對腐敗的監督權力,千百萬羣衆的監督比三兩個上級官員的監督絕對有力得多;再次是要建立開放的輿論監督體系,使獨立的傳媒履行社會監督的職責,使政府官員作爲公衆人物聚焦在公衆視野之下,勤政廉政,不敢妄爲。
誰能擋得住「潤物細無聲」的腐敗?如果一個社會失卻規範,放縱個人的慾望,一個國家攫取太多的權力和資源,卻不能對掌握權力的官員行使有效的監督,誰都擋不住,也沒有誰願意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