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內幕 | 首頁 › 文章: |
江澤民擴編2空降師 臺灣祕密研製核武
1. 江澤民擴編2空降師 ETtoday記者陳東龍報導,臺灣國防部各主管軍事情報的單位爲因應年底即將實施的「小三通」,及臺灣總統在日前軍事會談中所說的「三通是躲不開的」等政策性指示,日前召開兩岸軍事情勢會報,據透露,中國國家總書記兼中央軍委會主席江澤民,已在6月5日正式簽署兩項重要指示,這個被解放軍內部稱爲「第22號令」及「第23號令」的軍令,已授權解放軍總參謀部需在2001年底前,增編完成2個快速空降師,其中已知將會有1個師會駐防在福建連城。這項建軍指示,也在6月12日由軍委副主席張萬年上將,當面向各軍種司令員宣佈。 臺灣國防部情報高層進一步指出,有關情報已獲得證實,目前除了對「第23號令」的文號仍需要做再確認之外,對於解放軍擴編及增編空降部隊的動作已完全證實。 臺灣將領表示,解放軍空軍目前有「第15空降軍」擔任所謂的「傘降」與「機降」的任務。據表示,「傘降」指的是傘兵由空運機上實施跳傘,臺灣稱之爲「空降作戰」。而「機降」指的是傘兵搭乘直升機直接進入敵方陣線後方進行戰鬥,臺灣則稱爲「垂直作戰」。 據已獲得的情報資料顯示,中國中央軍委副主席張萬年確實在6月12日,當著陸、海、空、總後等四位司令員的面,宣佈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已簽署中央軍委「第22號令」和「第23號令」。 情資也顯示,「第22號令」的內容是授權解放軍空軍第15空降軍、南京軍區參謀部、濟南軍區參謀部,在1年內需完成第16空降師及第17空降師的籌建。 國防部研判,第16空降師將從駐防于山東萊陽的第26集團軍、江蘇徐州的第12集團軍及駐防南京軍區參謀部特種部隊中「選鋒」組軍。 至於第17空降師,軍事情報單位也初步研判其組成,將是從駐防開封的第20集團軍、駐大同第28集團軍直升飛機團及駐守在河南新鄉第54集團軍組成。 但另一方面,有關於「第23號令」的內容,國防部情報單位則仍處於證實的階段,在尚未證實前,軍方僅能列爲「情資」,而不能視爲有價值的「情報」。 軍方高層表示,既然「小三通」與「三通」都將接踵而至,面對解放軍擴建高戰力、高投射力的戰略武力,國軍的建軍勢必要加快腳步,否則當解放軍擁有超過15萬的快速反應部隊時,中國領導人就會認爲「統一有望」,屆時臺灣就會面臨戰爭危機。 中國人民解放軍鐵拳部隊,可說是解放軍爲因應下一個世紀所建立的快速應變武力,整個「鐵拳」所包括的部隊單位,幾乎完全就是以針對臺海周邊未來極可能爆發的武裝衝突而訓練。 鐵拳部隊,基本上包括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空軍第15空降軍、軍委會或軍區直屬的快速反應部隊、軍區直屬之特戰兵營、中共海軍陸戰隊等共四大拳頭。 由於這些部隊的機動力、戰鬥力均比起一般解放軍強大,再加上中國以「選鋒」的方式積極籌組各種拳頭部隊,其總兵力早已超過25萬人,已超過臺灣地面部隊的總人數,其建軍動機已極爲明顯,因此相當值得臺灣軍方嚴密監視。 第15空降軍是解放軍唯一的一支傘兵部隊,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這支編制龐大的傘兵部隊並不是由解放軍陸軍所直接指揮,反而是直屬於解放軍的空軍,事實上這種編制的邏輯仍是師法於前蘇聯的空降部隊,其用兵著眼是在於能統一運用編制內的人員及運輸載具,避免戰鬥人員及空運機隊之間所可能產生的聯絡斷層。 解放軍空軍第15空降軍,是由第43師、第44師及第45師等3個空降步兵師爲基幹,並與空軍第13空運師、第13空降獨立團共90餘架大小運輸機,以及部份陸軍航空兵所屬的獨立直升機團(大隊),共同組成一支能保持60%作戰力且隨時可上機進行「隨時能飛、隨時能降、降之能打」等攻擊任務的「鐵骨頭」。 第15空降軍的司令部設在湖北孝感,所屬的第43師,以及其所屬的第127、128、129等3個空降步兵團和一個輕炮兵團,駐地是位於湖北的開封地區。第44師及所屬的130、131、132步兵團和炮團部署於湖北應山地區。而第45師的第133、134、135團,以及輕炮團則駐防在湖北的黃坡。 臺灣軍方初步估計,其總兵力約在3萬5千人左右。空降15軍各駐地均是位於距臺灣500裏以上,這種考量是以防制臺灣進行空中反制作戰,將這支中國唯一具有長程侵攻能力的國寶級部隊摧毀。 第15空降軍近年來最大的一次實兵演習,是在1994年的6月下旬於武漢地區展開,3個空降步兵師所屬9個步兵團的27個步兵營中,有16個滿編制的步兵營實際參與空降演習,而師屬的炮團亦有6個營級部隊進行重型武器的空投作業。演習的地點是地形極接近臺灣的湖北地區。 據臺灣軍方所蒐集的情報資料顯示,在第15空降軍實施這次破天荒的大演習中,若以軍事觀點來評估演習結果,不容否認的,空降軍在當時的演習極爲成功,不但整個空降部隊是在「無地面導引、無明顯標記、無氣象資料」等因素下實施,著陸後的部隊立即能自動排除紊亂情況,打破原建制立即投入戰鬥。 不過,在這次演習中,解放軍卻折損了1架滿載傘兵的An-12型運輸機,以及至少5門大型火炮。同時空降地點又有部份是屬於稻田地區,對平民百姓的影響也相當大。 這種情況若換成是臺灣,恐怕民意反彈的聲浪,將會造成軍方無法想像的後果。 臺灣軍方長年來均對解放軍的空降部隊進行嚴密的監視,原因無他,因爲放眼世界各國,空降傘兵可說是一國地面部隊中的精銳所在,無論是在訓練或整體戰力方面,均是一時之選。 相對於中國而言,由於師法前蘇聯的作戰邏輯,對於進行大規模的空降、空投等作戰,往往抱持強烈的用兵動機,何況是空降傘兵和海軍陸戰隊一樣,同屬於戰略性、攻擊性的兵種。 2. 臺灣祕密研製核武 人民日報社主辦的週報《環球時報》最新一期(志期9月22日)發表長文披露臺灣祕密研製核武器的內幕,指出臺灣的核武器發展計劃「並未停止」,這一動向「值得大陸方面高度重視」。 這篇題爲《臺灣祕密研製核武器》的文章分爲「上、下」兩部分,本期發表的是文章的「上」部。文章的作者署名爲「王衛星」。據悉,王衛星是中國軍事專家。 文章首先提到,臺灣「中山科學研究院」的一部電腦日前被歹徒搶走,外傳這部電腦中儲存了大批覈能資料和試爆演算數據等機密。 文章指出,臺灣研製核武器已有近40年的歷史,並通過「以民掩軍」的手段,積累了一定的經驗。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後,蔣介石要求美國對大陸的核設施進行徹底摧毀,並在第二年7月撥專款用於核武器的研製。 1969年7月,在加拿大核能公司的幫助下,臺灣核能研究所興建了「臺灣研究反應器」。同時還修建了加工天然鈾的工廠等研製核武器的工廠和研究所。 文章說,美國的解密文件證明,60年代中期到1973年,臺灣企圖獲得德國西門子公司的反應堆和核燃料再處理工廠設備,用以提煉製造核武器的鈾。然而就在合約簽定後不久,美國中央情報局發現臺灣的意圖,國務院向西德和臺灣施壓,這樁交易才告吹。迫於美國的干涉,蔣介石表示暫時擱置核武器計劃。 文章說,臺灣發展核武器、設立再處理工廠生產核燃料的努力並未停止。70年代中後期,蔣經國吸取了以前的教訓,打着大力發展和平利用核能的幌子,在高度保密的情況下開始研製核武器。 在民用的幌子下,臺灣的核原料基本上有了固定的來源,臺灣與美國簽定了濃縮鈾的長期供貨合同,同時還從英國、法國等地購買了核燃料。 文章指出,臺灣正是利用「以民養軍」的手段,在發展民用核能的同時,爲發展軍用核能儲存了大批技術力量。70年代後期,國際原子能機構在檢查臺灣核設施時,就曾發現其「熱實驗室」燒過的燃料池下面,有一個在設計圖上沒有的、用來祕密轉移核原料的暗門,同時在一間儲存室裏,還發現有兩套沒有使用過的燃料棒。(http://renminbao.com) |
|
|
相關文章: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