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中共核武試爆,留下千堆白骨
 
2001年1月8日發表
 
【人民報訊】在那文革鬥得烏七八糟的年代,中共爲實現其窮兵黷武、血旗插遍全球的慾望,一直都在新疆羅布泊地區緊張地、祕密地進行着核武試驗,許多無辜青年因爲放射性沾染就此癌症纏身,痛苦地掙扎人生,活不過中年就過早地離開了人世,有的甚至臨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

  那是中共進行第三次核武試爆的日子,核試領導小組已先期三個月進駐羅布泊基地,一架五十年代蘇制螺旋槳轟炸機悄悄從基地機場起飛,向核試靶場飛去。飛機即將投擲新制核彈的消息是嚴格保密的,除了基地負責核試工作的少數核心人物知道以外,其他人是根本不允許相互打聽各自的工作任務的。至於在基地二百公里外集結待命的演習部隊,那就根本不知道這次演習的真正目的了。他們只知道,這次進行的是核戰模擬演習,許多戰士被分配在演習中搶奪「敵方」裝備殘骸和火線運送「傷員」,甚至部隊的後勤工作人員,也被分配在演習中「戰場」取樣,收集演習現場的水、土壤等多種戰爭樣品。

  上午十點,飛機到達投彈點上空,飛行員按動發射鈕,降落傘帶着原子彈緩緩下降。完成了投擲任務的飛行員,一面用無線電通報一號首長,一面迅速掉轉機頭向基地返航。就在飛機剛剛離開危險區的時候,空中傳來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頓時飛機上下顛簸、大地劇烈震顫,巨大的火球騰空而起,越變越大、越升越高,形成了一個直衝九霄、高達十一公里的黑色蘑菇雲。

  蘑菇雲就是信號,由近五萬名官兵組成的演習部隊立刻接到命令,快速前進,實施多科目攻堅作戰,搶佔敵方「據點」。

  演習中最倒霉的是地面步兵,他們的任務是穿着簡陋、笨重的防原子、防化學防護服,徒步向核爆中心衝擊。此刻,巨大的氣浪正以排山倒海之勢席捲大地、衝蕩一切,氣浪所過之處砂塵飛揚、灰煙滾滾,天地一片混沌。只知道服從命令的陸軍戰士那裏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們還以爲這只不過是爲演習特設的模擬核戰環境,因此官兵們都勇往直前,奮不顧身地向既定目標衝去。他們不知道,自己穿戴的那身防護服,對防核爆危害是多麼的微不足道;他們也不知道,透過防毒面具,呼吸的乃是佔滿放射性塵埃的空氣。他們唯一看到的是大地一片焦黃,許多動物暴屍原野、死狀嚇人。爲了獲得更多的核爆數據,共產空軍直升機大隊也接受了回收監測儀器的任務。直升機駕駛員被要求取回放置在覈爆現場的各種監測儀器。他們必須在爆炸地區的塵埃中來回飛行,尋找預先埋放在那裏的儀器。儀器被找到後,飛行員還得走下飛機,全身暴露在覈輻射環境中,將埋在地下深處的監測儀搬上飛機。

  按照北京總部的指令,單靠地面儀器採集核數據還不夠,還必須派飛機鑽進蘑菇雲採樣,空軍的另一架蘇制轟炸機負起了這一玩命的任務。就在覈彈爆炸十五分鐘之後,穿着簡單防護服的飛行員駕駛飛機鑽如了蘑菇雲。他在雲中往返穿梭、上下翻滾,靠飛機上預先安裝的塵埃收集器,逐點收集各高度、各時間段的放射性塵埃樣品。

  演習進行幾小時後,放射病的各種症狀均已出現,核爆區的所有官兵都普遍感到頭痛、頭暈、耳鳴、目眩。然而戰士們哪裏想到共產黨是在拿活人作試驗,他們只以爲是穿着笨重的防護服、體力過分消耗所致。從小受愚民教育訓練出來的對黨無限忠心,促使他們咬牙堅持,一個個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爭相表現,希望能「火線」立功、「戰場」入黨。

  演習結束了,許多表現「優良」的確實都受到了共產嘉獎。除此之外,每個參加演習的官兵都獲得了一本總參發給的紅色核戰訓練合格證書。他們被告知,這是一本特殊的戰功證明,憑這本紅皮小本,他們可以在各大軍區醫院享受免費的醫療服務,不過此事必須嚴格保密,不得在社會上任意擴散。

  隨着時間的推移,演習官兵慢慢明白了箇中的奧祕,他們爲此生的不幸懊悔莫及。然而,懊悔又有何用,在中共制度下,人是國家的工具和奴隸,演習當時他們既使預先知道被當成了核試動物,那又有誰敢說個「不」字呢。

  現在科學家知道,人只要吸入千分之幾毫克的鈈239就可能在幾年內喪命。更可怕的是,核輻射進入人體後,潛伏期會長達二十年左右,能讓人患無法治癒的癌症死亡。有報導說,人口稠密地區,空氣中只要有一克鈈239 污染,便足以使一百萬人致癌。

  現如今,這段歷史已經被共產掩蓋,許多參加演習的官兵也都早已化成灰燼,但中共核試驗的罪惡真相卻慢慢地透露了出來。那些過早地離開了人世的苦靈魂們,那些僥倖存活下來倍受癌症折磨的退伍軍人們,甚至那些常年生活在新疆核試現場周圍的少數民族弟兄們,他們怎麼可能長期替中共保密。儘管,他們在極權體制下無法大聲抗議,但他們還是用親身的苦難悄悄向親朋好友控訴了中共的血腥與殘忍。在「改革開放」新愚民政策下成長起來的年青一代,當你們得知昔日中共的這段罪惡史時,你們還會心甘情願步你們先輩的後塵嗎?(本文根據總參內部資料整理)

摘自(大參考)(http://renminbao.com)

 
分享:
 
人氣:14,01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