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议把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理论列入中共十六大将审议修改的新党章中,列入二OO三年春十届人大将审议修改的宪法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第三代领导集体,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党的事业、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所取得的成就,将记载在党的十六大工作报告中。
(二)建议把“七一”讲话精神统一全党、全军的思想,“七一”讲话是新的实践的科学总结,是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入十五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
(三)建议对中共十六大筹备领导小组草拟的新一届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准候选人进行讨论、评议。
当然,这三大议题其实正是要江泽民于十六大有条件全退的“条件”,但是江泽民自有打算,三大议题先完成了,我退不退再说。于是接下去就是中共喉舌轰轰烈烈地宣传“三个代表”和“七一”讲话,中央宣讲团强迫地方诸侯,各级高官学习“七一”讲话,曾庆红也为此主持会议,以为江泽民地位稳固,自己也就前途无量。
结果呢,高官抵制学习“七一”讲话,更不相信“三个代表”,曾庆红的政治局候补委员终究没有摘掉“候补”二字,还挨了老妈邓六芹一顿骂。
掩饰不住的分歧
九月初,胡锦涛在中央书记处的会议上说:与会同志对中央有关政治、组织上的提议,是提高了认识、增强了共识、加强了思想上的统一。如何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决策上,统一到“七一”讲话精神上,是一项极其严峻、严肃的政治工作、战略工程,直接关系、影响到党的工作、党的团结和党的事业的前途。
胡锦涛这一“四平八稳”的讲话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却不是“四平八稳”的。胡锦涛这些讲话所掩饰的,正是北戴河会议上对上述三大议题所产生的严重分歧,尤其是对十六届领导班子政治局成员候选人的名单的分歧。
中纪委对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候选人曾庆红,政治局候选人贾庆林、黄菊、李长春、李铁映、吴官正、王兆国,政治局候补委员候选人陈至立等提出了弹劾意见,指这八名江泽民亲信不适合担任中央党政领导职务。
北戴河会议上披露了十六届政治局委员名单之后,各省级党委、各部级党组反应强烈,已将意见于九月上旬第一批反馈到了十六大筹备领导小组。
对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名单的反馈意见,有以下二种情况:
大多地方省级党委、中央部委高官对十六届中央领导层成员的意见和反对立场,与本文上述中纪委弹劾的对象,基本一致。另一]种情况是,各地把矛头直指江泽民的亲信“上海帮”吴邦国、黄菊、曾庆红、陈至立以及贾庆林、李长春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