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江澤民的「輸血管道」與傻冒兒王永慶們
 
青晴
 
2002年1月25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現在國營企業極不景氣,下崗工人越來越多,連基本生存權都保證不了,軟弱的自殺或全家自殺,性子剛烈的就暴動。據報導,2000年一年裏就有十萬起暴動,10月份一個月就有八千起示威。7月12日,三百三十多名來自江西省井崗山、寧崗、蓮花、吉安的紅軍家屬,帶着榮譽軍屬證、紅旗等,乘火車上京,抗議軍屬的撫卹金及紅軍家屬特惠金經常落空及被扣押壓。當局在江蘇徐州將這批紅軍家屬攔截,予以遣返。

內蒙古自治區有十二個縣級市的十萬多名政府機關公務員、退休公務員,去年九月份發不出薪金,縣級市自行發放「市政府債券」代薪金,等於打白條。爲此,已有數百名公務員上京請願。

大陸教育經貿長期短缺,以致許多地區拖欠農村教師工資。以山東省金鄉縣爲例,兩年來該縣共拖欠教師工資達六千五百萬人民幣,涉及教師數千人,受拖欠最長的超過兩年時間;此外,重慶市兩年來拖欠教師工資及津貼共達四億二千萬人民幣,涉及其屬下十八個縣。

據最新一期《爭鳴》報導,河南十萬農民集會抗「白條」,二OO一年十二月十四日至十五日,河南省南陽地區十萬多農民彙集於南陽市委、市政府大樓外,抗議當地政府亂設稅項,打白條收購菸葉、小麥等農產品。這是近年來規模最大的農民抗爭集會。

據官方民政部二OO一年報告中披露:全國有二百八十五萬至三百萬城市、農村人口,依靠賣血掙錢生存。每人平均每年賣二十五至四十次。這些賣血族的壽命,平均僅四十五歲。報導說一個農民在幾天之內所賣掉的駭人的血量導致他死亡。而河南農民因爲賣血而感染愛滋病的數量是中共的絕密情報,有的全家死亡,有的全村蕭條,所揭露出的觸目驚心的報導只不過是九牛一毛。爲什麼要豁出命去賣血呢?原因很簡單,因爲他們需要錢來養活自己和家人。

據媒體報導,江澤民前天送給某個南非國家多少個億,昨天又給了亞洲某國多少個億;今天「慷慨幫助」塔利班建立軍事設施,明天「緊急支援」古巴的經濟建設;一揮手大學生運動會就花了200個億,APEC會議4天花了20個億;買架專機花了9個多億,建個大劇院花了30個億;江綿恆一次「貸款」就是25億,貪官一吞就是上億……好大的氣派!

有人不解地說,中國到底有沒有錢?江澤民們不怕有一天錢被揮霍得沒有了嗎?中國有無限多的民脂民膏可以搜刮嗎?

在改革開放前,中國是一貧如洗,國民經濟出於癱瘓的狀態,是從改革開放中國經濟才開始有了活力。其它大多數共產國家由於沒有經濟基礎的支持,在十多年前就垮掉了。連共產黨本身現在也不相信什麼共產主義了,而中共卻可以維持其專制獨裁,靠的是什麼?那就是表面經濟的繁榮,和所謂是世界上最大的購買市場。中國的經濟浮華「童話」是江澤民們賴以維持的命脈,其實中國的經濟早已是個空殼。

看看現在的國營企業,有幾個是盈利的?銀行裏有多少的呆帳和濫帳?整個國家有多少可盈利的資產?海外投資究竟能夠收回幾成?

中國的經濟就如一個病入膏肓的病人一樣,已經不能自己造血了,他是依靠輸血來維持生命。

那麼,江澤民的「輸血管道」在哪裏呢?

這個「輸血管道」就是外資投資渠道。它可以借各種名目設立,誘惑急功近利的鉅富和實力雄厚的大公司進去投資。一旦資金到帳,就由不得經營者的意願了,就得讓中共的「法律」牽着鼻子走了。倒霉蛋兒王永慶投資失敗是最好的例子。

當初江澤民指示有關主管部門「要不惜一切代價將王永慶的資源拉過來」搞垮臺灣經濟。臺灣媒體報導,王永慶終於在去年11月1日首度坦承,當年鉅額投資漳州後石電廠是一項錯誤的投資策略,目前漳州後石電廠已經出現虧損。一年將損失近31億人民幣的營收,福建當局以電力「供過於求」爲由,強迫漳州後石電廠的電力打6折,甕中之鱉的王永慶迫於無奈,只得答應。

媒體還報導,吸乾了民脂民膏的江澤民政府,又把貪婪的手伸向那些沒有足夠資訊來源的投資者,「設立項目招引外商投資」是江澤民集團的輸血管道,用表面的繁榮讓他們誤認爲中國的經濟前景很好,以爲中國是塊大肥肉,以爲十幾億人口每人買一次他的產品,那盈利就是極可觀的,把世界上最大的「無底洞」當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投資市場」。

現在中共正在放肆地從海外投資者的荷包裏大掏特掏,用他們的錢製造虛假的繁榮,去年的APEC會議,光45分鐘的焰火就花了300萬美金,讓各國首腦咋舌。江澤民說這個錢花的「值得」!當然值得,不用這樣的大手筆製造煙幕彈,哪裏能不斷尋找到新的「血源」,新的受騙者?西方媒體報導,投了資的大公司都已經和正在經歷着「打掉牙往肚子裏咽」的尷尬局面,正在規規矩矩地按照中共不斷改動的「法律」行事。

有人說江澤民和以他爲首的中共就好比那奄奄一息的白血病人,再多的血液輸進去也是浪費,因爲醫生私下裏已經透露了他的死期。

 
分享:
 
人氣:13,531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