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九千高幹每人持二至十五本外國護照狂奔海外(圖)
 
陳東
 
2002年10月9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有一位鄉鎮幹部每天有三分之二時間是在喝酒和醉酒中度過的,有一次他酒後說了一句名言:「一天不喝黨的酒,不知路線怎麼走;一天不吃黨的飯,不知工作怎麼幹。」

誰都知道在中國當官最舒服,不但自己有權、有錢、有玩有樂,而且親戚朋友都跟着沾光。但自從江澤民掌權以後,往外跑的高官越來越多。到後來中央都不知誰的老婆孩子入了外國籍還吃着黨的飯。

至2002年七月底,中共失蹤高幹九千多人。已證實外逃的有六千五百多人。據知,有關當局現已掌握另有二百多名高幹正準備外逃,沒有掌握的中低層已外逃和要外逃的幹部就不知有多少了。

高幹外逃攜款的最新統計數字

《爭鳴》雜誌10月刊報導,9月12日,中紀委、中央金融工委,在內部通報:2001年全年外逃資金達四千五百三十億元人民幣,合五百四十億美元;2002年至6月底的不完全統計,外逃資金達二千五百五十億元人民幣,合三百零五億美元。

九月初,中紀委、中組部、公安部,在內部通報:至2002年七月底,失蹤、潛逃、外逃黨政幹部九千四百四十多人,已證實潛逃到外國的有六千五百多人,公安部門已發出通緝令六千二百七十五份。

沒職權的高幹已交出外國護照七千五百多本

五月初,中紀委、中組部曾發出通知,要求高幹交出各種非正常渠道取得的外國護照、外國居留權證後,至九月,各地區、部門已上交了七千五百多本外國護照。這些護照來自三十二個國家,其中以美國、加拿大、澳洲和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爲主。上交者有現職副省級幹部、前中央委員、已退休的正省、部級幹部、軍區副司令員等。

而職務中不帶「前」,不帶「已退休的」的現職高官還沒有人敢動,一動牽扯的面可就大了,直接牽動中央。

中紀委中組部的最後通令看對誰執行


賈慶林
中紀委、中組部根據所掌握的情報,確定在黨內持有非正常途徑所取得外國護照或外國居留權證者,約有一萬五千至二萬人,而這次上交的只是少數,所以在九月十二日,又發出最後通令,將上交的最後時間限於十月七日。十月七日是「國慶」長假後工作的第一天,而各省級紀委、組織部門在國慶假期,將照常處理此項工作。

該通知還要求:申報配偶、直系親屬在國內用假名擁有的物業、資金、債券;申報個人、配偶、直系親屬持有外國護照、外國居留權或已加入外國國籍的情況。

有人提出如果賈慶林等不帶頭,該通知恕難從命。

高幹持二至十五本護照

在此次清查中,已掌握到地廳級或以上高幹,有二百名以上正部署外逃,基本上都屬於經濟問題,都持有二本至十五本外國護照。其中,正部級有三名,副部級十四、五名,省級有四名,副省級十七名,地廳級一百六十多名。這二百多名準備外逃的高幹,涉及的部門有:對外經濟合作部、國家經貿委、中國人民銀行、體育總局、中央駐港聯絡辦、省部駐外中資機構;涉及的省有:廣東、福建、江蘇、湖北、河北等。現在已有七十多名地、廳級以上的高幹,因此而被撤銷了黨內外一切職務、開除出黨,並列入禁止出境名單。

高幹爲什麼要外逃

尉健行在一次報告中說:這些敗類已經蛻化變質,在等機會外逃到西方度過餘生。他們有的是怕共產黨垮臺後被清算;有的怕中國政局一旦發生變化再外逃就難了;有的怕新班子上臺後會從嚴查辦。

受懲罰的最重要因素

不管您相信與否,受懲罰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在起着作用。下面我講個小故事給您聽聽:

七月份的一天,兩名法輪功學員在河南淮陽縣新站鎮村北一棵大樹下乘涼,還有幾個村民也在乘涼。這時雷某匆匆從村裏走出來,他聽見學員正向村民講清真相,就說了許多對法輪功不滿的話。兩名法輪功學員立即勸他不要反對大法,不然對他以後會沒有什麼好處的。雷某不但不聽,還要動手打罵法輪功學員並惡狠狠地說:「我就罵大法……,看他能把我硌蹦死了。」

幾天後,雷某四肢癱瘓,臥床不起,口舌爛的不能說話,不能吃飯,大小便失禁,多處醫院檢查不能確診,吃藥打針無效,雷某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裏痛苦不堪,生命奄奄一息。

一天他那修煉法輪功的弟弟來看他,面對忍受疾病的二哥說:「你有病的根本原因,就是上次罵大法的結果。你要爲自己的罪行向大法的師父悔過,從此以後不反對大法,才能得到挽救。」又問他現在後悔不後悔。雷某說:「後悔後悔,從今以後我再也不反對大法了。」說來也怪,第二天他能坐起來端碗吃飯了,第三天他能手拄柺杖自己來回走動了。

雷某誹謗法輪大法遭惡報、幡然醒悟保住性命的神奇事例,在村民中引起強烈的轟動,村民們議論紛紛:「法輪大法真神啊!」

我在文章最後加上這段小故事,看起來好象不倫不類,其實我泄露的是祕密。請被查辦清算的幹部和他們的親朋好友們冷靜地想一想,自己和自己的親人除了貪污受賄之外有沒有做過故事中雷某做出的事,如果做過,不管身在何處,可真得悔過了。

 
分享:
 
人氣:19,931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