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扶贫送暖花架子的背后
 
章肖真
 
2002年3月15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中国贫富悬殊正日趋严重。近年来北京当局也宣称给贫困户“扶贫”
“送暖”;但其实是在搞“花架子”,贫困户得益极小。

据广州出版的《二十一世纪经济报导》披露:目前大陆40%的社会财富,只集中在1%的人口手里。过去被称为领导阶级的工人,已成为低收入的代名词。工人阶级的同盟军──农民──,更处于社会的最低层。下岗失业人口已高达1亿6千万人以上。北京当局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预测未来五年,预计下岗职工平均每月达550万人之多。中国经济学家茅于轼非常感慨地把这部份人描述为“没有人权和社会法律地位丧失”的人。难怪被认为是先富起来的一位知名的广东作家,最近写信给海外的亲友,形容目前大陆就象一座内里岩浆炽热沸腾翻滚的火山,表面看来,火山口还算平静,只是不时冒出气体;但爆发起来真的不可收拾,喷发出来通红通红的岩浆,将燃烧整个神州大地。

为了缓和矛盾、粉饰太平、摆摆“花架子”,北京当局近来要各级党政机关做好扶持困难群众的工作。但是,连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2月份也不得不发表题为《“送温暖”莫摆“花架子”》的评论,承认各地的“扶贫”、“送暖”行动是在摆“花架子”。春节前,广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等一批高官的带领下,分头赴韶关、湛江、兴梅等贫困地区向贫困户“送温暖”。这些高官人未到便有电话和传真通知贫困地区的地方官做好迎送准备。地方官哪敢怠慢,纷纷用山珍海味招待。这些高官送给贫困户才几百元人民币,但他们的花销这么多公帑在“送暖”,其实只是给贫困地区的老百姓雪上加霜,加重了贫困县、镇、村的负担。

大陆在名义上普及了普通教育,并有900万人上了大学。但由于学校的学杂费昂高,其中大学一年学费就要3千至6千元。中、小学生要到较好的学校上学,家长就要为每名入学子女赞助几千元以至上万元。因此,一般干部、职工和农民的子女入学难,下岗失业者的子弟入学更难。在大学生中,困难的穷学生占二成以上。北京当局为了装门面和摆摆“花架子”,近年扬言可以给贫困学生提供助学贷款,每年不少于100亿元人民币。然而截至2001年上半年,累计发放贷款只有6亿多元。河北大学提出申请助学贷款的有300多个穷学生,只有16人获得助学贷款。据大陆的学生贷款管理中心编印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简报》,至2001年5月底申请助学贷款的穷学生有53万多人,申请金额为33亿4千万元,但只有17万人获批,贷款合同金额为12亿6千万元;但实发额只有6亿3,300万元,平均每人才3,100多元。有的不够缴学费,有的缴了学费后便没有生活费。申请不到补助的穷学生,无不落入困境,以致不少人考取了也上不了大学。

正如大陆一位经济学家所说的,生活困难的人,一般是不可能坐以待毙的,他们总是会千方百计想办法活下去。各个城镇下岗失业的职工,为了活命糊口,只好当街边小贩博取蝇头小利养家。可是,在广州等城市,当局却以整顿市容为由,每天派出一大批身穿制服的城市管理人员,如狼似虎地扫荡街边小贩,不但没收其货物,而且还课以罚款。小贩稍为反抗,便拳打脚踢,令人不忍卒睹。一些人便只好铤而走险:男的偷窃抢劫,女的被迫卖淫。虽经大陆公安一再进行所谓“严打”(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份子),但无法打绝,治安仍日趋恶化。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表面上是灯红酒绿、莺歌燕舞,酒楼食肆、高朋满座。他们大多是用公款吃喝的贪官污吏,以及暴发致富的营业主。正所谓朱门酒肉臭,到处都有一大批温饱还无法解决的可怜人。这就是当今大陆社会的真实写照!

 
分享:
 
人气:9,684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