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要聞 | 萬象 › 文章: |
蟾王盤踞紫禁城 北京普通暴雨也能成災(圖)
疑是江澤落九天 這幾天,北京連續不斷的降雨雖然不像長江中下游的雨一樣具有「殺傷力」,但是卻也給京城的百姓帶來了諸多不便。生活、工作、出行等等各類每天必做的事情卻因雨多而不得不省去許多細節。於是,有人說:這場雨「下」了北京人一個措手不及! 從市區到郊區、大街到小巷,連續不斷下着的雨幾乎光顧了北京每一個可能光顧到的地方。玉泉路立交橋水深達到1米,過橋的自行車除車把外,全部被浸在水裏;方莊小區居民房院裏、門前全是水,80歲的大爺竟成了排水專家,而家裏舀水的瓢也成了排水工具;紅領巾橋立交橋,橋上四環路車水馬龍,而橋下的路人只能眼睜睜地看着路的對面過不去。下水道堵塞、積水、路面溼滑、人行道被淹等等一系列的問題一下子隨着雨水一起湧出,諸多的問題讓北京幾乎過不了這連續不斷的雨天。 事實上,據氣象部門的專家分析,北京這場雨平均降雨量超過了50毫米,但雨速均勻,只是一場普通的暴雨。按正常的城市雨容量衡量,北京對於這樣的一場雨應該是能夠從容應對的。但是,當這場雨下到第三天的時候,北京人還是亂了方寸。 管道不夠:卡住了水 從古到今,傳統意義上中國人用來治水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堵」,二就是「疏」。因爲北京地處中國北方,並遠離幾大水系,因此,北京治水的方式當首選「疏」。地上和地下管道承擔着疏通雨水的主要責任。目前,北京市區地下排水管道總長度已經有600多萬米,密密麻麻地分佈在城市的下面。 據北京市市政工程處的有關工作人員介紹:600多萬米的地下管道在設計之初是完全可以排除北京城市地上水的。「事實上,600多萬米的地下管道雖然覆蓋了北京城區的大部分地區,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卻已經遠遠地不能達到及時排水。」市政工程處的有關負責人認爲:近幾年北京城市建築面積越來越大,而市政管道的鋪設速度卻一直跟不上城市建築發展的速度,自然就出現了管道相對越來越少、越來越小、越來越細的現象。遇上大雨不能及時排水,也就成了地面積水的一個重要原因。 要想解決管道積水的問題,主要的一個方法就是加大地下管道的鋪設力度,使地下管道的鋪設與城市建築的發展同步。 生活用水:搶排水道 據北京市節水辦公室提供的數據表明:近幾年來,北京市生活用水量已經躍居全國第一位。如此龐大的用水量自然也給排水還來了一定的困難。 據市政工程處的工作人員解釋,在所有地下管道中,排雨水管道和排污水管道的劃分事實上不是很明確而且也很難做到明確,這就使得生活用水、地下水、雨水等等水全部要通過地下管道來排除,生活用水的越來越多佔用了大量的地下排水管道,雨水多的時候管道自然就會出現吃緊現象。這也就成了北京「雨天綜合症」的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據北京市節水辦公室主任王明明介紹,減少生活用水也是緩解排水困難的一個重要因素。而減少城市生活用水,除按照節水辦宣傳的方法之外,老百姓還可以根據自己家裏不同的情況制定節水計劃。 白色污染:堵住了水 6月25日下午,是市政管委工程處最忙的一個下午,因爲北京市的平均降水量達到了50毫米,門頭溝區和豐臺區的部分地區竟超過了80毫米。水從地下排不出去,只能全部積到路面上。 25日下午,記者趕到玉泉營立交橋時,積水竟然超過了1米,一位40多歲的先生過橋時水已過腰,而他手中的自行車除了車座的車把之外,其它部分全部已經淹在水中。記者看到,現場的工作人員已經開始了艱難的排水工作,也就是用巨大的水泵將橋下面的水全部抽出來,轟隆隆的水泵聲震耳欲聾。 但是排水工作確也遇到了許多想象不到的問題,首先就是白色污染物。在排水現場記者看到,水泵抽水時,總是被迫停止,經察看是被一些垃圾堵住,其中最多的就是各種顏色的塑料袋。這些塑料袋被工作人員一個個從水裏撈出來之後放到一起竟然有一大堆,溼漉漉地散發着難聞的氣味。 據現場排水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這樣的情況他們在作業的過程中經常遇到,不光是雨天,就連平時老百姓反應的堵塞情況中也有一半是因爲塑料袋污染。廢棄的塑料袋經常性地堵住下水管道目前已經成了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要羣衆日常的配合。儘量減少使用這些白色污染物。 綠化面積少:不能吸水 在一天的採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全市整體的積水情況是南部和西部要比東部和北部嚴重。北京市青基會綠化辦公室主任王謙的解釋是:東部和北部的綠化面積遠遠大於南部和西部。 採訪中記者也看到,西二環、西三環、西四環積水情況嚴重,而附近的草坪、樹木綠化帶也相對少。在朝陽區這一帶,基本上沒有什麼積水,同時這一帶的綠化工作一直是全市做得最好的。 王主任告訴記者,植物是最好的排水設施,它可以吸收大量的降雨,我們應當注意這方面的建設,這樣不但淨化空氣,而且還能夠吸收水分。 沙塵暴後遺症:滲不了水 「北京每年的春天基本上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沙塵暴,這也是北京雨天不能排水的一個重要原因。」北京市氣象局的專家這樣給記者解釋,「沙土大量覆蓋原有的溼土,大量破壞其本來很好的吸水功能。」 在紅領巾公園的附近,記者看到,大量的水不是積在路面上,而是積在路邊的土地上,使得人行的道路變得十分泥濘,人們走路不得不穿上很笨重的雨鞋。一位穿着雨鞋的女士告訴記者:「她們走的這條路是沙路和泥路混和的,下雨天,沙子不吸水,而吸水的泥土又在下面,因此,水只能在路面上,很難走。只能穿雨鞋。」 新增路橋:無法排水 「越來越多的路和橋可以加快城市發展的步伐,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它並不利於城市排水。」北京市建築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系的老師王健坦言。「雖然每一座橋的設計者在設計之初都會考慮到整個橋的排水問題,但是從這幾天的降雨實際情況來看,橋中的排水並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路面和橋面本身是防水的,它的防水作用決定了在降雨時橋面路面上的雨水排泄只能走其它的路,而就目前我國立交橋的建設水平來看,還不能夠建立全套排水系統,所謂的全套排水就是指降雨量大時,整個橋從橋面到橋體的排水系統是一體的,橋面的水可以通過橋體排出,絕對不會有橋下積水的現象。 事實上在採訪中記者也發現,居民集中的地區,積水量就大,而居民分散區,積水就少。與之對應的,居民集中地路面橋面也相應的就多。方莊一帶是北京一個居民相對集中的地方,而且緊挨着二環路。記者採訪時就發現,這一帶積水現象嚴重,尤其是住在平房裏的老百姓體會更深,路面和橋面的水得不到及時地排泄,只能往居民集中的地方湧,一位老大爺帶記者看了他的家:一個大約四十平方米左右的小院,因爲這一帶地勢底,大爺的院子進了水。院子裏堆放的一些雜物被水泡過,散發一陣陣難聞的氣味。大爺說,他家院裏的水就是外面橋上的水和馬路上的水。 因此,北京市的建築應該從排水角度出發。這樣才能減輕城市積水問題。 河流問題:淤積雨水 「北京河少,在汛期不能夠帶動水流,這也是造成北京大面積積水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北京市市政管理局宣傳處郭衛東處長這樣說。 北京市區內的幾條相對大一些的河流,在近幾年內大部分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乾枯現象,部分河段甚至幾年沒有一點水。這樣的情況事實上對於雨後排水是不利的。 目前正在治理的馬草河是南三環路邊的一條河,因爲近幾年一直沒有水,河床明顯上升,這次大雨過後,不但沒有起到引洪排水的作用,反而給雨水的排泄造成了很大的阻礙。6月26日,記者在草橋附近看馬草河,大部分河床已經高出橋底,造成了南城部分地區積水。 無奈之餘,工作人員只能是挖開河床,將河床降低。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一個大的工程,估計真正地把河床挖開最少還得一個星期。造成這種情況除自然的因素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是人爲因素。也就是說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使生活區垃圾佔滿了河床。 在草馬河的下游,記者還看到,許多外地人在河床上面還搭起了臨時的帳篷,這對於排水是極其不利的。 諸多的原因讓這場雨給了北京一個措手不及。據氣象部門透露,這場雨還要持續幾天。正如市政管理局宣傳處的處郭衛東所說:「造成積水的原因除設備及自然因素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老百姓自身。這充分的說明生態和我們居住的環境要靠我們自己來維護。」 |
|
|
相關文章: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