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栏目 › 要闻 | 时事 › 文章: |
「经济过热」只是中国政府创造出来的一个名词 (图)
*「经济过热」的说法是想隐藏什么? 由于中国生产能力过剩(简称为产能过剩)并非第一次,至今总共已经发生过三次(1984~1985、1987~1988、1992~1993)中,投资增长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至于重工业主导的增长,则从90年代初期以来就是如此。而且以前发生过的三次都是政府主导投资所造成的恶果,而且导致政府运用国家权力所投的资金几乎全部化作皂沫泡影。 这次投资过剩,完全是承接九十年代后期以来积累的势头。早在1998年,笔者曾撰文分析过中国的一些行业,如汽车、钢铁、电子、房地产等十三个产业已经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并且表现为地区之间产业结构趋同,全中国各省将汽车工业做为本地支柱产业的当时竟有22个(现在是25个),将电子工业做为支柱产业的则达24个,这样导致的恶性竞争除了企业之间互相砍杀之外,没有其它。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的产能过剩,并没有得到政府有效纠正。以强悍著称的朱镕基的办法是通知中宣部下达命令,任何人不得对国家重大经济政策进行负面评论。而经济学家们出于各自的利益,也从来没有认真对中国的经济问题切脉诊断,于是中国经济在旧的产能过剩基础上又形成了新的产能过剩,而产能过剩的领域几乎就与九十年代后期以来产能过剩的领域大部分相同,集中在钢铁、汽车与房地产及其相关领域。至于「经济过热」之说法,无非是为了掩盖中国政府与学界的错误而已:同样的错误已经犯过三次,再犯第四次无非说明政府干预经济没有好结果,以及学界的不负责任或者愚蠢瞒旰。而永远英明正确伟大的中共政府哪能让人家来证明自己不配执政,中国的经济学者们又哪能让公众知道他们经常为了自己的钱袋在胡说八道?更何况在中共意识形态教育中,对资本主义最有力的批判是「资本主义的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承认本国存在巨大的产能过剩,岂不等于承认自己也处于危机状态? * 跛足发展:中国工业「过热」,农业、服务业「偏冷」 根据国家统计局1月20日发布的数据进行计算,2003年GDP总量中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5%、54%和31%,第二产业比重明显提高,比改革以来最高的2002年又提高2.2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下降2.7个百分点,非农产业出现了新的「非均衡增长」。在第二产业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全部工业的增长速度估计超过了13%,是1996年以来的最高值,属于超常规高速增长。这种增长,可以说是对前几年「去工业化」发展模式的一种纠正,其中除了少数投资用于重化工业技术改造之外,主要是基本建设投资过大。这种投资偏倚必然带来产业结构偏倚之外,还导致出现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工业固然「过热」,而农业、服务业依然没有从前期的不景气中走出来。 2003年,农业、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分别只有2.5%和6.7%,比2002年减缓了0.4和0.8个百分点。这和前面谈到的三次经济「总体过热」时期第三产业同步高速增长(1984、1985年分别为19.4%和18.3%,1987、1988年分别为14.4%和13.2%,1992、1993年分别为12.4%和10.7%)的情形明显不同。因此,到目前为止的产业发展只是出现了以工业「过热」为特征的「局部过热」,农业和服务业仍处于「过冷」或者至少是「偏冷」的状态。这种「冷」、「热」并存的失衡状态必然造成工业领域供给过剩,服务业领域需求不足,并强化短缺和过剩并存的矛盾,最终阻碍「一般工业化」(以工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提高为特征)向「后工业化」(以服务业产值和就业比重提高为特征)的发展。 由此必然引起一连串问题,这些问题并非中国政府踩踩经济刹车就可以解决。 * 经济过热的新推动者:民营企业 而且这次投资结构出现失衡,还有一个新的推动因素,即民营资本。如前所述,在前三次经济「过热」(1984~1985、1987~1988、1992~1993)中,投资主体是政府,而在这一次经济增长加速中,最值得关注的变化是投资主体的变化,即非政府主导的民间投资作用开始显现。如从今年初到4月底,投资总体上保持了30%的增速,但钢铁和汽车投资的增幅显著大于平均增速,前者是130%,后者在超过70%,是投资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也是被指责为「过热」的最有力证据。但细究起来,会发现一个新的特点:目前钢铁和汽车的投资主体是民营企业!据说在国外,年产500万吨钢的企业只有40个,而仅在中国唐山市周围的钢铁企业就有56个,大部分都是近年出现的民营钢铁企业,而且目标都是年产500万吨。江苏常州一家民营企业声称要建一个年产2,000万吨的钢厂,刚在长江边征完了地,而据说江苏省政府并不了解此事。可见由政府系统统计的全国在建钢铁1.1亿吨的数字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差距,全国在建规模到底有多大,连自称全能的政府也说不清。据说汽车行业由民营企业投资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仅浙江一个省就有40多家民营企业在投资汽车行业。目前中国已经有了120多个汽车整装厂,而与此同时,中国的交通道路情况却未见改善,路车之比越来越紧张,公众收入也未见大幅度提高,这样下去,不形成供给过剩才真堪称奇怪。 中国政府干预经济的热情在世界各国堪称独一无二,而管理能力又如此劣弱,仅仅依据不尽不实的报表判断中国投资总体状况,哪能不出现问题? *「经济过热」的根本原因:外资与内资都在寻找出路 中国的经济目前其实只是「局部过热」,而且主要由非经济因素而带来的扭曲表现。 中国经济目前面临最主要的潜在风险之一,是外资涌入和内地居民储蓄双双大增。2003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总顺差高达555亿美元,比前年同期飙升1.6倍。外汇储备余额在2003年底达到4,033亿美元,全年新增1,168亿美元。此外,中国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月末达到22万亿元,全年新增3.7万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4万亿元,全年新增1.7万亿元。 储蓄与投资和其他任何商品的供给与需求一样总是需要趋于均衡。换言之,如果人们将钱存到银行,银行会迫切地希望把钱贷出或投资,否则难以支付闲置资金的利息。中国庞大的资本增量急需寻找市场,但就外币投资市场而言,因美元正处利率历史最低水平而难以获利;就本币投资市场而言,制度以及地方行为等种种原因令资本的去向过度集中,饥不择路的资本成为过度投资的诱因而不是结果。2003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幅均远高于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懂经济的人都知道这几个指标意味著什么。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不久前曾警告说,中国经济已敲响了资金过剩的警钟,此时若不开放资本流出,只是一味鼓励资本流入,这将会加剧内地资产泡沫,并进而酿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 外国资本的「中国梦」 对欧美各国资本来说,东方,尤其是中国,永远是实现梦想的地方,「经济成长机会在别处」,这个「别处」,近年来指的主要是中国。对他们来说,中国不但可以提供廉价劳动力与低税收政策,更重要的是中国还有庞大的商品市场。 中国「梦」 前两者上文谈到中国那种由投资过剩所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而生产能力过剩反映的其实是一个问题:产品的供给永远大于需求,中国依靠大量外资私人资生产出来的产品,但没有形成相应的市场需求。因为中国依靠血汗工资制吸引了大量外资,而因此得到就业机会的庞大劳工群体却没有得到维持家庭必需的必要工资,这样一个人群虽然数量庞大,但对社会总消费能力的增加却意义不大,道理非常简单,这个群体没有消费能力。中国改革25年多,经济过热几度发生,原因就在于在生产与分配这一关系中,政府只注重生产,却从不注重分配,结果是生产过剩,消费不旺。 中国政府在吸引外资时的口号是中国有庞大的市场,但实际上只想在吸引外国资本,增加企业税收的同时,部分解决中国第一难的就业问题,而产品最好是能够出口,让世界各国都消费「Made in China」的产品,从而增加中国外贸收入;而国际资本除了看好中国的低劳工成本与优惠的税收之外,还看中了中国这个号称有13亿人口的大市场。由于外逃的中国贪官污吏们显示出来的巨大个人消费能力,他们误以为「中国人富了」,全体中国人都拥有巨大的购买能力。中国因此成为比印度及东欧各国更被外国资本看好的巨大市场。 但外国资本错了,因为「庞大的中国消费市场」只是他们一厢情愿的梦想而已。这种梦想并非始自今天,而是从鸦片战争时期就开始。1842年虚弱不堪的中国清朝政府与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实行五口通商以后,英国的伦敦曾经「兴奋若狂」,众多英国商人「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他们把钢琴乃至吃西餐用的刀叉都大批搬到中国来,在他们的悬想中,中国人每人用一付这样的餐具,每一个家庭买一架这样的乐器,应该是没有困难的。至于他们当时的主要商品--棉纺织品的「新市场美景」,更是「广泛而动听地被宣传开来」,公众被告知说,「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棉织睡帽,一双袜子,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在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而事实是三年不到的时间内,这一梦想就开始破产:餐具与钢琴的市场消失了,绝大多数中国家庭几乎不消费这两种商品;棉睡帽与袜子的市场也消失了,因为中国人不使用睡帽,绝大多数贫穷的中国人更是买不起远不如土布耐穿的洋布。 但是这一中国梦还一再延续下去。马来西亚的前总统马哈蒂尔在1999年就曾谈过与中国政府维持好关系的重要性,说过「只要中国人每人消费一升橄榄油,这个市场就庞大得惊人」。而事实上中国人的99%以上无法消费昂贵的橄榄油,直到今天为止,在中国的商店里都难觅橄榄油的踪迹。 在13亿人口这个事实面前,外国资本在做投资研究报告时,可能应该想想有多少人具有消费能力这个问题,在一个社会底层(下层人士与边缘化人士)占据了83%以上的国度,其市场扩张其实有限。而产品供给的持续扩大与民众消费能力的相对萎缩,其结果必然是中国一轮又一轮的「经济过热」──生产能力过剩。 作者何清涟为旅美中国经济专家, 著有《中国现代化的陷阱》修订版(美国博大出版社, 2003年出版)等书。 摘自(大纪元) 〔原题目:是生产能力过剩还是经济过热?〕 |
|
|
相关文章: |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