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別忘了!貴州發生任何事 從這裏找答案
 
戚思
 
2005年3月18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對於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人來說,貴州是個很遙遠的窮鄉僻壤。雖然中共不理睬那裏人們的生活,但是在精神方面卻決不允許掉隊。

江澤民迫害法輪功的範圍達到中國的每一個角落,也禍及每一個單位,就是連貴州省沒有人知道的一個市裏的一個農場都必須充滿着血腥。

下面我要向朋友們講述一個故事,今後如果在貴州發生任何事情的時候,別忘了從這裏找答案,那一定是準確的。

羊艾農場是一座農場兼監獄的勞改場,位於貴州省安順市。因爲它生產的紅茶是貴州最出色的一種,早在1979年即獲得全國茶葉會議「紅冠軍」的稱號,所以小有名氣。後來,江澤民使它有了大名氣,不是因爲「紅冠軍」,而是因爲在這個農場裏,居然能出現活人身上長蛆的駭事,使它臭名揚遍世界。

羊艾農場裏的警察忠實執行江澤民的指示,對法輪功學員採取「名譽上搞臭,經濟上搞垮,肉體上消滅」的滅絕政策。

人間煉獄羊艾農場 活人身上長蛆

據大紀元記者黃如芬、王玲玲3月17日綜合採訪報導,這些獄警所採取的非法迫害手段,包括指使重刑犯對學員進行肉體與精神折磨,強迫超時超量的重體力勞動外,還逼迫學員們看詆譭法輪功的書、電視等,而且肆意毆打、關小號、甚至關豬圈,污言惡語圍攻、強迫寫放棄修煉法輪功的「四書」。

渾身是傷的法輪功女學員曲靖被綁在醫院床上灌食五天時,兩臂失去知覺,身上長蛆到處亂爬,目擊者怵目驚心。

楊紅豔是在2000年11月因爲發放法輪功真象資料時再度被抓,2001年被莫須有罪名「破壞法律實施罪」判刑4年,送貴州省羊艾農場(監獄),因抵制強迫勞動和所謂的「學習」,被獄警們每天輪流洗腦,3─4個犯人24小時緊跟着她,時常被罰站甚至被毆打得成重傷。

楊紅豔死在羊艾農場(監獄)時只有40歲,未被勞教前,在都勻市麻紡廠工作。獄方通知家屬探望時,她已癱瘓在貴陽市公安醫院病床上,右臂呈青紫色,體重由53公斤剩下31公斤!

江氏高壓株連 幸福家庭夢碎

2004年3月獄警們爲逼迫楊紅豔寫四書,放棄修煉法輪功,用盡一切手段,女警甘明慧指使周孔仙、高惠、謝潔、王小鑫等每天十幾個小時輪番「轟炸」她,甚至用繩子捆綁。還說「哪怕是寫假的都要寫,否則回不了家」。在這種精神及肉體雙重摧殘下,楊紅豔以絕食抗議。

至今,楊紅豔家中正堂的牆上還掛着一幅清秀慧雅的肖像,那是她具有繪畫素養的丈夫爲她所畫。但在江氏高壓株連下,幸福的家庭破碎了,楊紅豔在軍區供職的丈夫被迫離開她,幼小的兒子在鋪天蓋地的造謠宣傳下也對信奉「真善忍」做好人的媽媽充滿誤解。

2004年7月下旬,楊紅豔被送至貴陽市公安醫院搶救。7月29日凌晨4時,楊紅豔嚥下最後一口氣,家屬帶去的衣物被獄方找藉口不讓換上,並於當天下午,在不經家屬同意,未請法醫鑑定下,強行將遺體火化。楊紅豔原單位向記者證實楊在羊艾監獄死亡。

法輪功問題凌駕法律 警察權大於法

羊艾農場還不準法輪功學員家屬探視,不準送衣物、錢,連衛生紙、洗漱用品等都沒有;強迫學員穿牢服,甚至一位被判重刑的學員的母親臨終前要求見親人一面的請求也遭拒絕。

有許多法輪功學員的家屬,用了近一個月時間跑遍鄉、鎮、縣、州各級公安,好不容易得了一張蓋有十幾顆單位章的「接見條」,但卻被勞改農場的警察以「不準見」三個字打了回去。

江澤民把警察變成禽獸不如的東西!

血腥監獄外景美如花園

媒體報導過多次,爲了欺騙參觀的記者和途經的人,羅乾花鉅款讓血腥的監獄外景美如花園。有記者驚呼實在是漂亮,但裏面不許參觀的地方絕不讓記者隨便「探頭探腦」。

去年12月中,貴州日報記者得到允許走進羊艾監獄時,看到的是兩排井然有序正在工廠流水線上做工的女人和幾隊從茶場收工回監的男人。這不能不讓人想起香港雜誌報導,爲了掩蓋震驚世界的酷刑和虐殺,羅幹今年要求國務院再批准50億元修建、擴建監獄和勞教所。

據 「全球營救」的資料,羊艾農場(監獄)至少非法關押了45名法輪功學員,其中刑期最長的達16年,是貴州省迫害法輪功女學員最嚴重的地方,目前已知一人被迫害致死、一人致殘、一人精神失常。

九成警察患有心理病症

中國青年報3月17日報導了對警察的問卷調查結果,九成警察患有心理病症,其中百分之四十三點七八的受訪者承認有焦慮症狀;百分之十七點九一的人缺乏信心,百分之十二點四四人格偏執;百分之十二點四四的人存在恐懼感;冷漠者佔百分之六點七;行爲失控者佔百分之零點五。

調查還發現,認爲警察行業「太危險、沒意思」的佔百分之二十三點三八。受訪員警許多人更抱有悲觀情緒。此次調查中,「想離開警察崗位」者佔受調查人數一半。

江澤民、羅幹、劉京、周永康等屠夫的命令造成九成警察患有心理病症,當然他們本人就是佔百分之零點五的行爲失控者!

 
分享:
 
人氣:19,313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