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要聞 | 時事 › 文章: |
誰是《九評》的最直接受益者?
但也有人說,自己是共產黨員,《九評》批評共產黨就好像是指到了他;《九評》說共產黨是邪教也好像是說到了他,刺激不小。因此而對《九評》產生牴觸情緒,其實這完全是一種誤解。 首先,《九評》所揭露的是共產意識形態與權力體系──對人精神的強制和道德良知的摧殘,是共產體系本身的邪惡,而不是針對任何成員個人。它的根本目的,是出於善意去幫助廣大共產黨員與其他民衆,希望他們認識到共產體系本身的邪惡,能從它的枷鎖中解脫出來。它所提及的一些人或事,從根本上講,是爲了闡明共產系統的罪惡。正是因爲共產體系存在的嚴重問題,才使得其中很多良知尚存的人,在壓力下或在洗腦下參與不該做的事情。而對於整套共產系統的運作,寄身其中的任何單獨個人可以說都是無能爲力的。 共產系統與個體黨員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具有自己的獨立利益與背後操控力量,而後者也有自己的主觀能動意志。即使那些具體做錯事的人,大多數也是共產體系下的犧牲品,是共產邪靈製造的悲劇。對這些人,《九評》都是持同情與悲憫的態度,當然就更不必說其他普通成員了。 其次,與其他中國民衆相比,中共黨員是被共產洗腦與強制最重、因此而受害最深的那部分人。這樣,了解共產黨的本質對他們來說,顯得比別人更爲重要和迫切。如果仔細讀讀《九評》,就會發現,《九評》的最直接受益者,不是別人,恰恰是中共的廣大黨員。 共產黨的入黨誓詞,跟其他一般社會團體與政黨的加入方式明顯不同,它要求成員「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祕密」,隨時準備「犧牲一切,永不叛黨」。這種高強度洗腦、黨性高於一切、把人純粹當作機器役使、不能有個人的獨立思維、不能公開反對、甚至不能自由退出的一個系統,正是中國社會近50多年來千千萬萬悲劇的根源。多少人受其控制,瘋狂地殺人放火,卻只當作「階級鬥爭」而不知罪惡;多少黨員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其原因僅僅是因爲「組織的決定」;多少人明明知道自己做的事是對的,但爲了「與黨保持一致」,卻不得不低頭認錯,甚至轉而爲惡。可以想像,在清醒之後這些會給當事人造成多少內心的煎熬與痛苦。而且天理昭昭,任何人做了錯事都得償還。共產邪靈給黨員羣衆帶來了多少災難,目前還說不好,但讓黨員看清共產邪惡,不再與之爲伍,不再跟着做錯事惡事,無疑是對他們的莫大幫助。 很多人在入黨之前都很有抱負,也很有能力。但他們一旦入黨,就不得不服從黨性的要求,使自己成爲奴才、庸才或者奸才,被共產邪靈吞噬,不然就會被排擠,受到打壓。多少政府官員,就因爲這套黨系統的禁錮而無法有所作爲,甚至經常說一些違背良心的話,做違背良心的事。即使這樣,他們甚至還經常成爲殘酷的黨系統鬥爭的祭品而無法解脫。 曾經是共產黨領袖的李立三,因爲無法承受文革批鬥的痛苦而服藥自殺。李立三在臨死前給最高領袖寫了一封信,信中說:「我現在是走上了自殺叛黨的道路,沒有任何辦法來辯護自己的罪行。只有一點,就是我和我的全家決沒有做過任何裏通外國的罪行。只有這一點,請求中央切實調查和審查並作出實事求是的結論……」。 即使權高位重者如李立三,也沒有絲毫人的尊嚴與價值可言;即使剛直如彭德懷,也不得不在廬山認錯,更何況他人?有人說中共黨員最苦,想起來很有道理。如果說中國誰最卑賤最沒有自由的人,恐怕真是非黨員莫屬。他們哪裏有基本的思想、精神、人身的自由?!《九評》幫助清除共產毒素的影響,難道不也在幫助廣大黨員贏得自由之身,擁有真正施展才華的條件嗎?感謝都還怕來不及,爲什麼還要對《九評》牴觸呢? 第三,黨員身份不是一個人的內生符號,它並不是每個中國人與生俱來、沒法去掉、別無選擇的特徵。人們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意志進行選擇,或者拋棄、離開,或者認同、保留。《九評》的發表,其實是提醒與強化了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前一種選擇的自由,並提供重要的資訊幫助人們更好地進行選擇。因此,任何中共黨員,包括最高領導層,都沒有必要自己死死認同、等同或附屬於共產系統,去替共產系統承擔過去的罪惡與責任。他們完全可以選擇離開,讓自己成爲真正清白自由的社會一員,而絲毫不妨礙自己的工作或生活,尤其是退黨可以用筆名的形式進行。 事實上,目前退黨(團)人數已經接近90萬人,深刻說明很多黨員了解真相後走向覺醒,對未來進行從新選擇的道德勇氣。他們爲其他對退黨大潮猶豫、不解或抱牴觸情緒的黨員作出了很好的榜樣。 總而言之,從《九評》受益最大的,將是中共的幾千萬黨員。如果有一天共產系統崩塌、它的罪惡需要清償的時候,受累最大的,不還是那些尚未退出的成員嗎?能夠在更大的災難來臨之前知道真相,作出抉擇,這何嘗不是一種幸運!但願中共體系內那些良知尚存、善念猶在的黨員幹部,能夠好好閱讀《九評》,體認《九評》作者的一片苦心,不再觀望與猶豫,勇敢加入退黨大潮,早日結束共產邪靈對中國民衆、尤其是對黨員羣衆的禍害。《九評》對他們的幫助作用也會更大。 |
|
|
相關文章: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