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4.23紐約大遊行 全球同步聲援百萬退黨
 
2005年4月22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大紀元記者鄭庭威綜合報導) 大紀元系列社論《九評共產黨》震撼全球,由此引發的退黨大潮波瀾壯闊、勢不可擋。4月21日,在大紀元網站上公開聲明退黨(團隊)人數已逾百萬,當天就有超過3萬5千人退出中共,將退黨大潮推向高峯,標誌着新的階段、更大規模的退黨浪潮已經到來。

在中共柏林牆倒塌的前夕,全球各地將有成千上萬的民衆走上街頭,聲援和慶祝百萬民衆脫離中共、拒絕邪惡、走向光明,共同見證這一偉大的歷史轉折時刻。

3千多人將參加紐約大遊行

4月23日星期六,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150多個團體將在紐約曼哈頓舉行「聲援百萬人退出中共 自由民主大遊行」,預計將有3千多人蔘加這次盛大遊行集會。22日星期五,在紐約聯合國大樓前將召開這次大遊行集會新聞發佈會。

23 日上午9點30分開始在曼哈頓福利廣場(Foley Square)集合;上午11點至中午12點在福利廣場舉行大型集會,其間,各個團體的代表和政要將發表講演;中午12點至下午2點在曼哈頓舉行大遊行;遊行結束後將有街頭藝術音樂表演;並同時舉辦研討會,共同探討如何迎接和過渡到一個沒有共產黨的新中國和新世界格局。

大遊行集會籌備組發言人梁裕鋒先生表示,「百萬民衆退出中共預示着天欲滅中共,標誌着人心所向、中共正在解體,這不是一場政治運動,而是一場展現中國民衆道德和人性回升、正義和良知覺醒的精神運動,將開創中華民族嶄新的文明和美好的未來。」

兩岸三地與全球同步聲援

當天,包括兩岸三地在內的全球四大洲以不同形式共同響應這次盛會,臺北、香港、日本、韓國、洛杉磯、溫哥華、巴黎、倫敦、悉尼、墨爾本、布里斯本等地都將同步舉行聲援遊行和集會。

臺北4月24日上午10點在總統府凱達格蘭大道前舉行「百萬人退出共產黨」聲援集會,已有近百個公司及團體報名參加,遍佈臺灣北中南東各界。臺灣行政院發言人卓榮泰20日表示,424活動顯示臺灣不同於對岸的自由民主價值,他預祝大會順利完成。

中國大陸各地民衆也紛紛聲援百萬民衆退出中共,北京、上海、重慶、湖北、陝西、安徽、四川、廣東、河北、山東、江蘇、河南、浙江、江西、內蒙、新疆、甘肅、寧夏、廣西、貴州、東北三省等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知名民主人士、維權人士紛紛接受大紀元的採訪,公開聲明退黨(團隊),並代表當地民衆聲援百萬退黨大遊行。

北京成千上萬的訪民得知此一消息,羣情激昂,一些訪民打出了「慶祝百萬人退黨,還我人權」的標語,以表聲援。目前,吉林、陝西、河北、遼寧、湖北、廣西、河南等大陸各地城鄉大量出現滅共標語,愈來愈多的民衆在公共場所張貼退黨聲明,中共當局對此異常恐懼,但又無法禁絕。

海內外各界名人紛紛聲援

近日,海內外和中國大陸民主人士、前政府官員、學者等各界知名人士紛紛接受大紀元專訪或發表演講和文章,聲援百萬人退出中共和全球大遊行集會。

趙紫陽前智囊、前中國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所長陳一諮先生表示: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而且是符合人心、符合潮流的。大家衆志成城,共襄義舉! 退出共產黨是一個人良知的表現,是一個人有正義感、道德感的表現。

趙紫陽前智囊吳國光先生認爲:退黨是唯一的選擇,退黨者具有高度的道德心和責任感,退黨是人心所向,必將不斷發展壯大。

前胡耀邦祕書林牧先生表示:這是一次支持中國自由民主的活動,是一次倡導良知、喚醒人性、使精神和道德復甦的正義之舉!

上海民主人士李國濤先生認爲目前的退黨活動不但對中華民族是個福音,有力地推動中國社會和平理性地向民主自由轉型,而且也對徹底瓦解世界共產主義運動,徹底埋葬共產集權制度,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美國外交官、原美國國務卿副助理、現任美國自由之家副主席的馬克-帕爾默表示:現在正是一個歷史轉折的時刻。中共的解體正在發生,一旦有足夠數量的民衆走出來,中共馬上就會崩潰。

加拿大國會議員羅伯-安德斯奉勸中國最高領導人,要「了解中共的已經龜裂的體系,接受時代的變化,拋棄共產黨體制,讓人民獲得自由。」
 
著名社會經濟學家何清漣女士認爲退黨潮相當於導致齊奧塞斯庫垮臺的「偉大的一噓」,中共拉人入黨也不能挽救它潰敗的命運。

美國公民議政執行主任唐柏橋先生認爲,一百萬人退黨不是量變是質變。

泛美銀行副董事長兼執行總裁草菴居士認爲,百萬人退出中共組織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是人們戰勝對中共的恐懼。

民間學者五柳先生指出,中共的意識形態已經全面崩潰,將被淘汰。望胡溫在有限的歷史時間關頭,懸崖勒馬,廢棄共產專制,另立新黨,恢復中華光彩,也落得青史垂名。

原新華社駐巴黎記者吳葆璋認爲,《九評》的發表一定會幫助黨內健康的力量、正直的力量,從內部拆掉這個共產黨。創建人民黨,這是現存的、正直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唯一的出路。

 
分享:
 
人氣:13,461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