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大紀元社論:花錢買面子 胡錦濤之羞(圖)
 
2005年9月13日發表
 

中共僱傭來的歡迎演員站在一家商店的廣告前等候胡錦濤。商店的
廣告「ForSale」是削價大賤賣的意思。


【人民報消息】自胡錦濤的訪美行程中,所到之處都掀起了留學生和華人社團「迎接」中共官員的熱潮。如果說有些人蔘與這種活動是出於樸素的愛國熱情,倒也無可厚非。但是,大量證據表明,所謂的「歡迎」人羣實質上卻是中共收買來的羣衆演員,所謂的「迎接胡錦濤」卻成爲某些可疑人物用來累積政治資本的重要機會。這對於不明真相者的愛國心不啻爲最大的愚弄,利用和諷刺。

中共領導人對外國進行國事訪問時一直有收買歡迎人羣的傳統。參加歡迎的人主要包括幾部份。一是中國留學生。這部份人數較多,而且較容易誘惑和控制,中領館施以小恩小惠便可以得手;第二部份是中共駐使領館以及駐聯合國工作人員及其家屬,人數有限;再有一部份就是當地的親共華僑,這種人都和中共有重要的利益關係,比如撈取政治資本,獲得在中國大陸經商的便利和優惠等等。

在海外的華人完全有機會看到《九評共產黨》,知道中共屠殺八千萬同胞,出賣至少10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毀掉中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朱成虎以核武威脅美國,要夷平 200座美國城市,果真如此,這些也生活在美國大都市的歡迎者自然會變成炮灰。此時再去歡迎這樣一個邪惡集團的頭子,對於歡迎者來說無異於協助中共「反華」,給自己的人生留下一大恥辱。

江澤民2002年訪問美國時,中領館在全美國範圍內進行了大肆的收買活動。在江訪問的第一站芝加哥,中國領館對留學生開出的價格是參加第一天的歡迎隊伍得報酬35美金;如果還參加第二天早上的送行隊伍,則可得55美金。在德州,除提供午餐和報酬之外,中國領館要求參與歡迎江澤民的中國留學生簽署一份文件,放棄通過示威方式表達觀點和意見的權利,保證不參與任何針對江的示威,否則至少要賠償5千美元。

胡錦濤上臺後,常常給人留下低調和不事鋪張的印象。但是,胡錦濤的北美之行竟然也沿襲了江澤民收買歡迎隊伍的老路。在加拿大首都渥太華,中共大使館費盡心機,也只籠絡到很少的學生,原因是胡到訪的當天學生們要開學。在胡將要到訪的紐約,當地「僑領」梁冠軍、花俊雄等人號稱組織了近3千人的「歡迎隊伍」。其活動通知已經發到了紐約各高校中國留學生會和電子郵件列表。很多大學都有中國學生會主席出面組織歡迎團。參加歡迎團是有報酬的,事後由中領館統一發放。據說中共事先還派出1000人的先頭部隊,很多也會充當所謂的歡迎人員。

中共收買歡迎人羣,意在創造一個胡錦濤無論在海內還是在海外都受到萬民擁戴的假象。一方面欺騙外國元首,一方面通過中共中央電視臺和一些海外親共媒體內銷中國大陸,欺騙中國百姓,還有一方面便是自我欺騙。殊不知,這其實是一種政治上極其幼稚和缺乏智慧的表現。對於西方國家的政府首腦,在他們支持率最高的時候出訪民主國家,恐怕看到的抗議者還是要比歡迎者多得多,甚至有時還不得不應付橫飛的雞蛋和西紅柿。但他們深知,意見表達的自由和示威的自由是一個民主國家的基石。100%的支持和100%的得票率對他們而言絕對不是光榮,而近乎一種恥辱,因爲那是獨裁和專制國家的特有現象。如果胡錦濤這次出訪一改江澤民時代大搞收買和對異議團體實行「消聲」的做法,而是聆聽真正來自人民的聲音,則胡錦濤在外交方面會得分不少。胡若沿江澤民的道路走下去是在坑害自己,等於在外國元首面前拚命塑造一個獨裁者的角色。從這個意義上說,那些溜鬚拍馬的所謂「僑領」其實壞了胡錦濤的大事。

今天人類已經進入信息時代,阻擋信息的流動最終將是徒勞的。中國已經有很多人接觸到了外部世界的真相,也有很多人了解到了中國大陸工人或農民區域性維權抗爭的事實。他們已經認識到中共虛假宣傳的本質。對這樣的民衆而言,中央電視臺若播放「華僑華人熱烈迎接胡總書記」的場面恐怕只能引起更多的質疑。

至於喜歡大場面和「君臨天下」的感覺,則是中共領導人的通病。遠至毛鄧,近至江澤民,無一不是自欺欺人的行家裏手。現在看來,胡錦濤也擅此道。在這種「舵手」的操縱下,中共這艘破船覆滅自然指日可待。

另外,中共出錢收買歡迎團,最終還得是中國人民買單。中共雖然吹噓自己是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卻無法掩飾危機四伏和人民遭受重重苦難的事實。當今的中國,城鎮的實際失業率大概在15%到20%,而這還不包括農村超過一億人的無業人口,是世界失業率最高的國家。用以衡量財產集中程度的基尼係數爲0.458,已超過國際公認的0.4的警戒線,進入了分配極不公平區間。中共官員們可以一夜暴富,可是普通中國人卻因爲付不起兒女的學費而自殺。在這種情況下,胡錦濤還在揮霍民脂民膏爲自己買「面子」,實在爲天下所恥。那些受僱參加歡迎的人也應當想一想:你們拿到了一天的「報酬」,可中國可能就會多一個農村失學兒童!這樣的錢,和人血饅頭又有什麼區別?

不知道胡錦濤先生在領受這種「虛假歡迎」時感不感到害臊?

大紀元 2005年9月13日

 
分享:
 
人氣:17,764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