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爬上世界餐桌的中國毒(多圖)
 
王靜雯
 
2007年6月3日發表
 

2003年5月1日在上海汽車站裏,一位乘客正走過新安裝的紅外體溫儀。導致全球數千人死亡的致命性SARS病毒,據說就是從廣東人食用含有毒病毒的野味開始的,如果子狸。(Getty Images)

【人民報消息】民以食爲天。當人們不知不覺被餐桌上有毒的佳餚所虐殺和傷害時,人們的憤怒不言可喻。近來中外媒體都在談論有關中國製造對人體有害的各類食品。

8,500只寵物離奇死亡

從今年3月開始,美國不少家庭發現他們飼養的貓狗寵物莫名其妙地死亡。經投訴調查後發現,導致寵物死亡的原因是「來自中國的小麥蛋白飼料內含有毒的化工原料:三聚氰胺」。

據《洛杉磯時報》報導,截至5月4日,美聯邦官員表示,消費者已經舉報了高達8,500起貓狗因食用受污染飼料而死亡的案件。5月8日,中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承認,中國企業的確出口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小麥蛋白。

《新華社》稱直接造成這次美國寵物中毒死亡案件的是江蘇徐州安營生物技術開發公司和山東濱州富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爲了提高其麥麩產品的蛋白質含量指數,兩家公司分別把用作阻燃劑、減水劑、甲醛清潔劑的三聚氰胺添加到了飼料中。目前中國當局已拘留了公司有關主管。

除了寵物食品之外,美國還陸續發現豬飼料、雞飼料以及魚飼料也受到三聚氰胺污染。據美國食物和藥物管理局(FDA)統計,已經有約6,000頭豬和310 萬隻雞食用了受污染飼料,受影響人羣超過數百萬。目前FDA估計,人類食用飼料中含三聚氰胺的畜禽魚製品應該不會產生健康問題。

事件公佈後,美國消費者十分驚恐。據紐約一家廣告代理商調查,68%的人認爲這次寵物飼料中毒事件顯示美國的食物供應太容易受到傷害。


從上至下:毒茶葉;毒雞翅雞腿雞爪;毒奶粉;毒米;毒麵粉;毒肉。

「小心中國來的鯰魚」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當美國人還在悲傷他們死去的貓狗,互相提醒要「小心中國有毒的狗飼料」時,「小心中國來的鯰魚」又成了美國南部各州人們的忠告。

據《華盛頓時報》5月4日報導,密西西比州農業與商業部檢測所有中國進口的鯰魚(又名貓魚)樣本中都發現了禁用的抗生素。此前一週,阿拉巴馬州的20箇中國鯰魚的樣本中有14個呈現抗生素,促使農業部官員停止了業者的販賣。

據《美國環球雜誌》報導,僅在上個月,美國就因發現沙門菌、殺蟲劑、抗生素和硝基夫喃(一種致癌化學品)而拒絕了51艘來自中國裝滿鯰魚、鰻魚、蝦和羅非魚的進口魚船入關。專家表示,沙門菌可在高溫食品加工中消除,但對那些有害的獸藥和殺蟲劑污染物,再好的食品加工程序也無法消除它們的危害。

由於便宜的價格,中國出口的各類食品在美國市場中的佔有比率逐年提高。僅美國農業部從中國的進口額就從2002年的10億美金上升到2006年的近23億美金。一旦中國食品出現問題,將嚴重影響很多美國人的日常生活。

據美國農業部透露,中國目前正全力爭取打開美國的熟雞市場。據悉美國人每人每年吃掉85磅重的雞禽肉類,目前該市場中95%的份額由美國自產的雞禽佔據。

基於中國食品的不安全性,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反對從中國進口食品。早在2002年,因藥品殘留量超標,歐盟曾全面封鎖中國動物源性產品的出口,在此之前,歐盟還封殺過中國的醬油等不合格農副食品。

食品合格率僅爲36%

然而在中國國內,能出口的食品都是質量優於國內產品的。統計顯示,出口毒食品之毒主要是因殘留量超標引起,而在大陸,爲欺騙顧客而人爲有意加入的有毒物質則佔了多數。

在大陸網站裏有篇文章流傳甚廣:「常吃的50種毒食品大曝光」,文章以配圖的方式揭示了黑心商人的罪惡勾當。

以人們每天吃的米麵爲例,不法商人把生霉的陳米用工業油加工後,變得像新米一樣晶瑩透亮,而裏面的黃麴霉菌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致癌物質,在280度高溫下仍可存活,這種毒米輕者導致腹瀉、頭暈,過多使用會致癌。

然而那些真正的新米很多也是有毒的。據BBC 5月13日報導,世界環保組織指出,「中國農民濫用殺蟲劑,害人害己」。目前絕大多數農民爲保護稻苗,用劇毒農藥浸泡稻種,在種植過程中,爲防止蟲害促進產量,農民還大量施用化肥和殺蟲劑,這些有毒的化學物質會殘留在稻米中令人體受害。

目前大陸幾乎所有的麵粉都添加了漂白劑,大部份漂白劑中過氧化苯甲酰超量,長期食用後身體會出現疲勞、頭昏、失眠、多夢、神經衰弱等不適感。

在肉類毒品中,爲縮短生長週期,提高存活率,爲動物注入激素和抗生素已成爲不法商人的常用手段,然而近年來報導的瘦肉精事件更是讓人防不勝防。當豬吃了含有瘦肉精(鹽酸克倫特羅)的飼料後,可明顯長肉,而且瘦肉比例增多。然而這樣的豬肉人吃了會心跳過速、肌肉顫抖、頭暈噁心,高血壓心臟病患者還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大陸媒體曾經曝光的有毒食品數不勝數,如含有致癌染料的紅心鴨蛋、抗生素蟹、餵養避孕藥的蛇、孔雀石綠魚、哮喘藥豬、石蠟瓜子、硫磺竹筍、大頭奶粉、死豬臘肉、鉛催烏骨雞、地溝油、二氧化硫黃花菜、高濃度甲醇白酒、鋁超標薯片、問題油條、工業鹽泡菜、化學雞蛋、敵敵畏鹹魚、塑料白飯魚、頭髮豉油、地渣油、漂白筷子、「吊白塊」粉絲等。

中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也公開承認,中國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十分嚴重。

據質檢總局2002年對全國米、面、油、醬油、醋等最常用的五類食品質量抽查發現,64%的出廠產品檢驗不合格或沒有進行檢驗,其中醬油合格率僅略超過 31%,醋的合格率僅爲47%,植物油合格率79%,大米合格率爲85%。在農產品方面,2001年質檢總局對部份省會城市的9個蔬菜品種中的9種農藥和 14種有毒有害物質殘留進行了定點檢測,總合格率僅爲54%。


2005年4月22日,廣州一醃菜廠的4位工人在清理發酵池時被裏面的硫化氫氣體毒暈。附近居民周文光聞訊先後救出兩人,而自己也因中毒而隨另兩人死去。圖爲悲痛欲絕的家人。(Getty Images)

大陸每年食物中毒人數20萬以上

據2006年亞洲開發銀行報告顯示,中國每年至少有3億人由於食品有問題而得病,診治這些疾病每年要花費360億到1,680億元,相當於中國2005年國民生產總值的0.2%到0.9%。

關於大陸食物中毒統計數據,令人吃驚的是,堂堂國家機關公佈出來的竟是一本糊塗賬。僅2001年衛生部就公佈了三種版本。根據衛生部衛生統計信息中心公開的《衛生統計提要》顯示,2001年食物中毒611起,中毒人數19,781人,死亡人數爲135人;而該中心發佈的《2001年全國衛生事業發展情況統計公報》則稱,據不完全統計,2001年食物中毒624起,中毒人數20,124人,死亡143人。而在衛生部對中共人大常委會的《食品衛生法》執行情況彙報中,這三個數字卻又分別爲706起、22,193人和184人。

近年來大陸發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急速上升,2002年中毒事件128起,中毒人數7,127人,死亡138人;2003年379起,中毒12,876人,死亡323人;衛生部強調說,這些數字是在「下邊」有嚴重漏報隱瞞的情況下彙總統計的。

據大陸媒體報導,中國疾病預防專家估計,中國每年由於食品中毒的人數達到20萬~40萬以上,僅僅因爲鼠藥而中毒的就高達5~8萬人,大部份都是因人爲原因而引起。專家們認爲,中共目前公佈的食物中毒資料僅爲中國實際發生食源性疾病的「冰山一角」。

據專家介紹,中國每年因食物殘留農藥和化學添加劑中毒的人數超過20萬人,而近40%的癌症是由飲食引起的;各種腸道、胃、肝臟、腎臟、心臟、腦血管、血功能障礙、神經系統病、癡呆症、帕金森病、傳染病、記憶力減退、免疫力低下等等疾病更是與毒食品有着直接的聯繫。

毒食品造成的男人雌性化、精子減少、精液品質過低、性功能障礙,女人生理紊亂、乳腺疾病遽增、不孕不育遽增、孩子早熟、嬰兒畸形等等現象更是越來越嚴峻的社會問題;4歲女孩來月經,10歲男孩長鬍子,這已不是個別現象。


2004年3月21日,浙江嘉興某磚廠職工和家屬在食用鹽醃製的豬肉後集體中毒,多人嘔吐暈倒,57人被送進醫院搶救,一位 3歲女孩死亡。圖爲事後當地警察和健康官員在檢查有毒的豬肉。 (Getty Images)

人心之毒 制度之毒

有大陸報紙評論說,中國毒食品屢禁不止而且越演越烈,其背後是有「中國特色」的大背景的。調查發現,在阜陽製造毒奶粉的廠家居然各證齊全,顯然有「上頭」的關照。早在媒體揭露一年多以前,當地羣衆就陸續投訴,卻無人受理。

本該對食物安全負有監管職責的工商、衛生、質量監督、環保、食物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海關等近十個部門互相推諉,聽任事態發展,直到66名嬰兒送醫,13名死亡的醜聞遭曝光,溫家寶親自過問後,當地幹部才表示「痛心」。事後只有一些小商販做了替罪羊,而該市主要負責人僅受到「黨內記過」的微處分,繼續享受其高官厚祿。

陳勁松對此分析說,「與其說是商品之毒,不如說是人心之毒;與其說是人心之毒,不如說是制度之毒。經過50多年有目地、有系統、有計劃的摧殘,道德滑坡,天良喪盡,成爲中華民族的巨創。」

澳洲評論家施國英稱中國製造的有毒食品是另一種恐怖主義行動。

他表示,當貼着「中國製造」的有毒食品源源不斷向海外輸出的時候,作爲消費者,你是不是感到一種深深的恐懼?如果說通常意義上的恐怖主義是以殺人害命爲手段,以製造社會恐慌爲目地,那麼製造有毒食品的恐怖主義則是爲了達到謀財目地,不惜犧牲他人健康和生命。它的危害其實比通常意義上的恐怖主義更持久。

奸商在哪都有,但爲什麼在中國大陸卻能如此大規模地長期存在?有學者認爲,這是中共的統治導致整個社會的信用崩潰,在一定程度上是人心之毒。

(摘自新紀元週刊)

******************

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詳介


誰有幸參加這個舞蹈大賽,誰有大福氣!

 
分享:
 
人氣:20,715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