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中共政治局批准一項計劃 北京申奧大爆驚人醜聞(圖)
【人民報消息】中共前體育總局局長袁偉民最近發佈新書《袁偉民與體壇風雲》,大爆出北京申奧的驚人醜聞:北京與羅格(Jacques Rogge)達成祕密交易,即北京承諾說服自己的朋友一起投票支持羅格當選國際奧委會主席,以此換取奧委會歐洲成員支持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

據大紀元記者李曉宇報道,書中原文寫道:「2001年,在莫斯科舉辦的第29屆奧運會申辦城市和新一屆國際奧委會主席競選上,北京奧申委制定了『合縱連橫』策略,就是要通過中國對羅格的支持,換取歐洲委員對北京的支持。」書中還寫道:「我們爲了北京申奧成功,積極做中國的朋友的工作,希望他們也把票投給羅格。」

袁偉民說,羅格明確地與他討價還價,以期在2001年莫斯科新一屆國際奧委會主席競選中獲取中國的選票。結果2001年7月13日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7月16日羅格便當選國際奧委會主席,從在位21年的薩馬蘭奇手裏接管國際奧委會。

這一內幕的披露在國際社會引起激烈反響,國際主流媒體紛紛轉載並披露北京與羅格的祕密交易,以及騙取08奧運舉辦權的過程。

沒有書面協議 暗通有無

美聯社20日報道,袁偉民說,北京2008申奧有非常周密的安排與部署,在投票之前,爲獲取北京對羅格的支持,奧委會的歐洲成員們已經口頭答應以支持北京主辦2008奧運會爲交換條件。雖然沒有來自任何一方的書面協議,但雙方多次會面後已達成相互「理解」,即一旦羅格勝選,就會支持北京。

北京與羅格交易 加拿大兩頭受害

加拿大廣播電視臺(CBC)稱,北京與羅格的幕後交易使加拿大受到雙重傷害。首先直接導致多倫多申奧失敗,當時多倫多的得票僅次於北京位列第二。另一方面,蒙特利爾的龐德(Dick Pound)反對羅格當選國際奧委會主席。龐德的直率和真誠深得媒體和加拿大人的支持,卻使很多多倫多的潛在支持者變得猶豫不定。

多倫多被幕後交易擠出

加拿大電視網有限公司奧林匹克專網(ctvolympics.ca)報道說,北京的幕後計劃進行的很完美。不僅北京成功申辦2008年奧運會,羅格當選國際奧委會主席,而且國際奧委會的董事會沒有任何一名成員來自美國或加拿大。

保羅亨德森(Paul Henderson)是加拿大前國際奧委會委員、國際帆船聯合會前主席,他領導了多倫多1996年的申奧活動(後來在亞特蘭大舉辦),並擔任2008年申奧活動的顧問。他說:「問題是,我們都是些好人,我們沒有任何國際政治團體去爭取支持。(多倫多)2008年與1996年的申奧活動都擁有最好的技術標書……但技術投票並不能贏,只會丟標。」

報道稱,一個重要的事實是,一旦涉及到祕密的幕後遊戲,加拿大人就成了童子軍,面對國際奧委會的所有規則,他們只是瞪大眼睛的小學生,一個勁的講他們的競標有那些優點。

實際上2008年夏季奧運會舉辦權的投票嚴重的以歐洲爲中心,當時的奧委會成員組成是:歐洲60名、美洲20名、亞洲20名、非洲15名。儘管國際奧委會否認羅格與北京的交易,但幕後的協議不是公開的文件,它真實存在着──按照他們需要的方式,不是在紙上,但足夠正式來確保(雙方的條件)。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21日指出,北京與羅格的交易顯示,其幕後的政治活動是如何影響了國際奧委會的投票。袁書似乎拋出一種印象:國際奧委會容易受政治小動作的影響,引發人們對投票過程中的誠信度的質疑。

中共政治局批准一項計劃

泰晤士報報道說:中共的幕後政治活動直接在政治局常委李嵐清的領導下進行。袁偉民爆料,中共政治局批准了一項計劃,既採用「合縱連橫」策略和「滲透」的方法將羅格推到國際奧委會主席的位置上,從而換取國際奧委會歐洲成員對北京的支持。

袁說,他和北京市長劉淇曾去日內瓦的一個祕密公寓與羅格會面。羅格解釋說,他支持中國的理由之一是,如果巴黎贏得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將對他競選國際奧委會主席的活動不利。羅格表示,他希望中國的三名國際奧委會代表和中國的朋友會支持他。”

這次會面之後,羅格要求確保中國將履行協議中的承諾。袁偉民寫道:「當然我們承諾中國將說服其朋友支持羅格。作爲回報,我們得到了羅格的支持從而獲取歐洲代表的選票。」

北京2008奧運會,亂象不斷。從一開始奧運火炬傳遞就在全球各地引發前所未有的人權抗議聲浪,示威人羣不斷,以致中共不得不多次臨時改變傳遞路線、縮短傳遞路線,甚至取消傳遞。

據《開放》雜誌報道,中國2008奧運會耗資300億英鎊。運動會期間北京部署了鐵幕式的安全措施,趕走外地人員,抓捕異見人士,切斷北京以南的水源以確保北京的噴泉不致乾涸。開幕式上的假煙火,假的小小歌唱家,許多舉辦運動比賽的體育場都是半空的,因爲當局害怕出現騷亂。

面對人們對中國人權記錄和去年奧運期間鎮壓自由的質疑,羅格也不得不如是說,國際奧委會接受中共領導人(改善人權)的說法也許是太天真了。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CNN 陷入了最糟糕的惡夢之中(圖) 2008/9/6 (31,081次)
羅格稱北京或繼續開放新聞自由 外界反駁 2008/8/24 (15,705次)
國際奧委會要求調查中共假報運動員年齡事件(多圖) 2008/8/21 (17,278次)
北京奧運的「完美表面」出現裂痕 2008/8/13 (20,342次)
無恥的國際奧委會 2008/8/8 (21,305次)
奧運前中共密令連發 國際奧委會昨接受百萬徵籤 2008/7/26 (17,533次)
笑一笑十年少!看新德里奧運小花絮(多圖) 2008/4/17 (72,835次)
加國家郵報:奧委會應考慮更改奧運地點 2008/3/29 (22,976次)
捷克、南非前總統要求奧委會從新考慮舉辦地(圖) 2008/3/24 (25,923次)
列寧腦袋掉了!俄聖彼得堡警察竟不作爲(多圖) 2009/10/24 (32,777次)
兩股道跑的車 萬里和薄一波永遠沒交叉點 2009/10/24 (31,503次)
重慶法院正密集審理「打黑」案件的原因(圖) 2009/10/23 (27,414次)
就是它!皇家空軍專家不知從哪裏來(圖) 2009/10/23 (36,875次)
與賈甲的交往點滴及在北京機場的最後通話(圖) 2009/10/23 (15,394次)
江:這小子打黑打亂套了! 2009/10/22 (35,603次)
奧巴馬,白宮通訊辦公室主任應該換人(圖) 2009/10/22 (25,025次)
慶賀《人民報》週報出版第200期 2009/10/22 (17,155次)
何等的壯舉!爲中國民主 賈甲抵京遭拘捕(多圖) 2009/10/21 (29,402次)

小笑話:胡錦濤同美國總統奧巴馬通電話 2009/10/21 (24,677次)
中國人獲得諾貝爾獎須有這先決條件 2009/10/20 (26,022次)
踹斷親爹三根肋骨 薄熙來管黑社會老大叫爹(多圖) 2009/10/19 (54,243次)
政治局常委會有關薄熙來的最新決議 2009/10/18 (40,987次)
證據在此!江澤民患有嚴重老年癡呆症(圖) 2009/10/18 (34,093次)
貓膩!挪威剛到手的美國油田要轉賣中共(多圖) 2009/10/18 (28,948次)
這小小新聞發出兩個不可忽視的信息(圖) 2009/10/17 (27,894次)
小笑話:王立軍的擔心 2009/10/16 (27,046次)
10月15日新華網透露特大喜訊(圖) 2009/10/15 (32,062次)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米勒的沉痛(圖) 2009/10/15 (23,423次)
習近平出訪歐洲 薄熙來打翻醋罈(多圖) 2009/10/14 (40,615次)
不想再留下遺憾 萬里高調考察天津內幕(多圖) 2009/10/13 (39,727次)
原河北省人大副主任、組織部長化名退黨 2009/10/12 (28,037次)
笑暈胡錦濤!絕了門兒的「十一」惡搞解說詞(多圖/視頻) 2009/10/12 (84,717次)
北宋神人邵雍(圖) 2009/10/12 (37,370次)
看圖吧!天安門一個極其悽慘的新聞(多圖) 2009/10/11 (37,299次)
四川怪事:蛇有腳還有爪子(圖) 2009/10/11 (47,016次)
從臺灣故宮爲雍正繼位正名說起(圖) 2009/10/10 (30,211次)
北京爲何舉辦雞同鴨講的「世界媒體峰會」(多圖) 2009/10/10 (27,906次)
周永康正在步黃菊後塵(多圖) 2009/10/9 (43,687次)
此次諾貝爾文學獎給文人指出一條正確的寫作之路(圖) 2009/10/8 (25,737次)
「十一」曝驚天內幕 中共已經完結(多圖) 2009/10/8 (53,315次)
中組部理直氣壯泄密的原因 2009/10/8 (37,449次)
最重要問題 不是熱比婭獲新西蘭簽證(圖) 2009/10/7 (31,823次)
隨便發帖!發展論壇不看領導人的小臉子(多圖) 2009/10/6 (32,820次)
耿和:高智晟、孩子的父親你在哪裏? 2009/10/6 (28,791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