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美国权威杂志:你不知道的中国泡沫即将来临(图)
 
2009年7月27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大纪元记者吴英综合编译)美国评论外交的权威性杂志《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网站七月二十三日登载投资管理协会研究主管维塔利·格兹尼尔森(Vitaliy N.KATSENELSON)所撰“非吾等认知的中国泡沫即将来临”(The China Bubble's Coming--But Not the One You Think)一文,提醒读者相较于中国股市的变化,中国经济近期的发展趋势及其可能带来的泡沬危机才是应该关注的焦点。



你不知道的中国泡沫即将来临。

格兹尼尔森在文章中对于部份分析人员以中共最近公布今年前二季经济成长数字接近百分之八,推论中国经济似乎摆脱全球经济风暴影响的说法,提出质疑。针对目前中国的经济,作者以十年前朗讯科技公司(Lucent Technologies)为创造营业成长的数字,采取借贷资金购买自家装备的作法,指出美国目前即是采用类似的作法,用中共的资金购买中国产品。

不过,这样的作法,虽然可以呈现短暂荣景的状况,但时间一长,就会显出疲态。十年前的朗讯科技公司即在不久后出现资金不足无力偿还贷款的窘境。美国虽然不是一般的私人企业,但其作法显示中共的经济成长显然大部份是来自自家的资金,最后终将无法逃避朗讯科技公司陷入营业困境的恶运。

这样的作法,必须仰赖美国消费市场恢复动能,才能真正的使经济复苏,然而全球各地特别是美国的消费市场仍在持续下降中,对于急于追成创造经济成长数字的中共,缓不济急。

在这样的情境下,中共若要维持经济成长的帐面数字,可以利用其特殊的共产政权控制银行的优势,强迫银行提供贷款资金创造投资假象,这是一般民主国家无法比照采用的方式,它们无法强迫银行国有化,也不能强迫企业和消费者支出。

另外,中国共产党政权拥有庞大资金以及支出机器,要创造货币供应量不是问题,因此在今年六月,中共的货币供应量成长百分之二十八点五,这样的数字实则拜中共可以控制及强迫银行提供贷款之赐。

此外,作者指出,中共虽然有庞大的外汇存底,但由于有严格的外汇管制,实际上并无法因此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因此,持有庞大外汇的中共,可以很简单的要求公营法人机构借钱并迅速支出,随意的建造公路、医院、学校等基础建设,甚至是某位高阶党员的房子。所以,中共要创造强劲的经济成长数字,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依据格兹尼尔森在文中的分析,中共急于创造经济成长数字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中共没有完善的社会安全网制度,它必须不惜任何代价维持经济成长的荣景,否则数百万迁移到城市的人口,将因为失业、饥饿等生活不保的问题而引发社会暴动,进而危及中共政权的问题。不过,中共人为的刺激经济成长,希望拖延时间直至全球经济稳定为止的作法,是否可逃避大量可怕的借贷可能带来的泡沬危机,则是未知数,这犹如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未爆弹。

作者特别提醒快速成长不等同于可持续增长。在过去十年中,中国的经济成长绝大部份来自对美国的借贷。这样的成长会带来大量的坏帐,中共终将付出代价,只不过是时间以及影响层面大小的问题而已。

另外,作者说,中共还有一个困境。中国出口货品到美国,赚取美元,但为了避免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从而引起降低中国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中共并未将出口赚取的美元按一般作法换成人民币,而是用来购买美国债券。

作者说,已持有二点二兆美元美国债券的中共面临一项难题。为了刺激经济成长,中共在中国境内需要资金,但如果出售美国债券,将会刺激人民币升值、不利中国产品的出口、以及美国利率上升等不利因素。

作者认为中共若无法处理这些难题,终将走入泡沫,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中共若不及早修正其藐视金融法则的作法,将使其经济陷入更难以复苏的境地。

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在本月十七日登载亚洲经济政策研究员德里克·西瑟斯(Derek Scissors)撰写一篇名为“中共拒绝调整经济”的文章。文章指出虽然中国经济情况多变且复杂,但是中共统计局为了制造符合中共意向的数字,只需要十五天的时间,即可完成有着十三亿人口的经济动态调查报告。

在美国传统基金会的报告中,西瑟斯称中共目前实施的部份经济刺激方式,大多是依赖加大投资力度在短期内改善中国经济状况,但是这样的作法,会导致中共落入大量的财政赤字,并使中国经济再次回到引发此次经济危机的旧经济轨道上。

西瑟斯指出,中共因应这次经济危机的作法只是强化危机发生前的政策,人为的强迫银行借贷以及提高货币供应量,创造不可持续的经济成长短暂荣景,但这无法帮助解决全球经济风暴的问题,反而推迟了采取调整及改革等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此将拖累中国及全球的经济。

 
分享:
 
人气:16,788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