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魔高一尺 道高一丈──网络博弈
 
李大同
 
2010年3月16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国接入国际互联网是在1995年初。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表明中国终于和世界在信息上开始共享: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竟然可以随时获得这个世界最新的消息,同时也可以向世界发布他自己的消息,多么神奇的事情!

正是在这一年,我购置了个人电脑,买回来一个像砖头那么大的外置调制解调器(MODEM),按照说明书晕头胀脑地连接、设置好之后,拨号,一段奇异的蜂鸣声响起,成功了。我上网了!从那以后,我就成为了第一代网民,并且再也没有脱离过网络。据记载,1996年,中国的网民还不到8万人;15年过去了,如今中国的网民已经有3.8亿人之多!不知有多少中国人,今天可以说就生活在网上。与我们这些当年一度视电脑、网络为畏途的老知青不同,如今的年轻人甚至小孩子,摆弄电脑、上网就和玩游戏一样简单和自然。

管制

这样一个信息自由沟通的利器进入中国,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是谁也预计不了的。对中国这样一个集权国家而言,统治者的条件反射就是要管住它。我们曾听过这样的传达,时任总理朱镕基问当时的中宣部长丁关根,“互联网究竟能不能管住?如果管不住,就不要管。”这说明想管住互联网是要花钱的,而且要花大钱,总理是管钱的,朱镕基不想白扔这笔钱。中国接入互联网后,当时最著名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叫“瀛海威”,我原来认为这是一家民办公司,有一次他们的公关总监来拜访我,聊天当中透露这家公司最大的股东竟然是国家安全部!可见,国家对互联网的警惕和介入,从它一进入中国就开始了!

即便如此,想真正管住互联网一时半会儿没有什么办法。中国的网民过了一段自由自在的好日子。大概有三四年的时间,你确实可以想去哪就去哪,想骂谁都无所谓。对中国互联网真正有效的监管大概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这是因为中国获得了西方一些高科技公司的技术,随后,网站屏蔽、敏感词搜索、过滤等等手段开始运用,及至后来发展出组建“网评员”队伍来冒充舆论、将在互联网上发表独立见解的人士以“颠覆国家罪”投入监狱等等。总体说来,管制手段已经日渐精密与专横,然而其基础却只有一个:不受限制、不得人心的专制权力。

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渴望自由的网民与管制当局的斗智斗勇,今天魔高一尺,明天道高一丈,其中一幕幕的活剧足以写出一本厚书来,绝非本篇小文能够容纳。笔者只能简要概括一些最重要的变化。

互联网的作用

首先,互联网极大地打破了信息的地域界限,使得中国任一地方的新闻在一夜之间就可以构成全国性新闻甚至世界级新闻。在平面媒体时代,只有全国性媒体报导的新闻才是全国性新闻,否则,你就是再引人注目,也顶多就是一条地方小报上的消息。那时对媒体的管制手段之一,就是对某些消息,地方报纸可以登,全国性媒体不许报导。如今不同了,只要是具有全国性新闻价值的报导,不管你刊登在什么偏远地区的小报上,几乎同时就会成为所有门户网站的头条新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意味着没有哪个地方官员现在真能掩盖住本地发生的丑闻。

其二,互联网的存在使所有中国的所谓主流媒体边缘化。以往,当局控制住主流媒体就控制了信息的发布权和解释权。公众由于没有其他渠道获得不同消息与对某一事件的不同评论,头脑自然失于简单,容易上当受骗。经过十多年网络的催化,现在中国传媒的格局已经发生根本的变化,基本路径是:所有市场取向的都市媒体都紧盯网络,一旦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出现(此时还不能认定真伪),立即派出记者做深入查证和连续报导,如果此事具有较高新闻价值,往往都市报记者云集。这种集团性报导会立即在网民中引起强烈反响,引发热评无数,从而构成舆论。中国中央级新闻媒体因长年不许报导重要新闻,早已在受众中丧失信誉,同时也丧失了影响力。曾经深刻影响中国民众的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早已边缘化,有谁还指望从那上面获知新闻呢?如今即使这些所谓“主流媒体”都倒闭了,也不会对中国社会发生任何影响。

其三,因互联网的存在,中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言论自由,已经部分实现。众所周知,中国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曾经是被剥夺净尽,这依托的是国家对新闻与出版机构的绝对控制,如果没有人来采访你,没有报刊刊登你的文章,没有出版社出版你的著作,那么你的言论权利就被轻易剥夺了。现在不一样了,在互联网上,已经有上亿的个人博客存在,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博客发布消息和表达意见,包括声频和视频文件的发布。近年来广受瞩目的青年作家韩寒的博客,已经有超过两亿人次的点击,每篇博客的阅读者都有几十万之多,留言达数千条,这几乎等于他自己办了一份发行量颇为可观的报纸!如果你写了一本书,如果并不为了挣稿费,那么在你的博客上连载完全没有问题。事实上,如今不少作者,均是先在网上写作走红,才被纸媒出版社追上门来的。

新闻自由属于言论自由的范畴,但主要是指媒体的权利,然而互联网却在中国催生了“公民记者”。去年央视新楼大火,仅仅半个小时之内,笔者就先是接到手机短信通报,接着上网一看,大火现场的图片和视频已经满目皆是。前年发生在重庆的钉子户捍卫房产事件,也是公民记者首先将现场图片发布在自己的博客上,继而使之成为世界级新闻的。游行示威当然会被当局禁止媒体报导,不过厦门民众反对建设污染环境的大型化工项目的“散步”,笔者竟在网上看到了声频视频俱全的“实况转播”。

最后,互联网的舆论,已经是当今中国政治博弈当中的真实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众多影响巨大的事件,无不有网络舆论参与其中并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2009年有十大网络事件:邓玉娇免予刑事处罚;“躲猫猫”死亡真相得以查出;制造“欺实马”的杭州交警当局被迫公开道歉;遭遇上海“钓鱼执法”的受害人获得胜诉;被“跨省追捕”的王帅获得赔偿;在网友的“人肉搜索”下,“替谁说话”的逯军受到处分;周久耕最终被查出犯有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这些都是网络力量的生动体现。如今官员们业已经充分明白,真正的舆论不在他们能够控制的传统媒体上,而是在网上。值得一提的,是开明的官员们已经开始以普通网友的身份参与网络互动,这当然也是社会的进步。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当局对互联网的管控仍然会很紧,有“敏感词”的帖子会被拦截,不少网站会被关闭,不少人的博客会被封杀,也许还会有人因表达见解而坐牢,然而这种管控无视宪法,是内心恐惧的表现,悖逆全世界公认的人权标准,又能有多坚固呢?柏林墙是有形的,互联网的“中国墙”是无形的,二者都花费巨资并且看起来坚不可摧,然而当民众下定决心真去推它的那一天,柏林墙瞬间倒塌,互联网的“中国墙”会有更好的命运吗?我看没有,大约是同样的下场。

来源:《BBC》

 
分享:
 
人气:16,110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