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考场舞弊 彻底进入高科技时代
【人民报消息】高科技时代,高,不仅是人类追寻的目的,亦是社会向前推进的目标。虽有“高不可攀”之成语,却未能警戒予人。攀高,已成不可阻挡的时代趋势,攀高,又都是因为不够高才攀,高不成低又不就,不可避免辟出众多达高捷径。高科技大战考场随着时代趋势应运而生。

高考,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所以高考成为一场高科技战争,考场是一场无形、无声、无硝烟的战场。各种考试也同高考一样考场即是战场,考试舞弊已彻底进入高科技时代。考试作弊的潜在动力,考试分数决定成败。在这一大气候下,对于考试,无论你能否接受,其结果都必然是高分高就,进入名牌大学深造;得高学位,高职称,高职位。低分没人理睬还好,鄙夷的目光难以避开,不但如此,人生也跌入低谷。为达到人生制高点,考试无形之中演义成高智商、高科技的战场。

作弊设备越来越小巧,配套越来越完备

据了解,2006年松原高考作弊,当时接收装置是用对讲机改装的,需要考生身上携带金属线圈:作弊者将其改造成男生穿的背心,女生穿的胸罩,为了防止男生被金属探测仪检测出来,还让男生戴上金属项链,用来干扰检查。

2009年,作弊采用一种骨传导式接收设备,像普通硬币大小,咬在嘴里,连耳机都不用。从负责传出考卷,到部署答题、下载答案、传送答案,以及放风防守,如工厂一般流水作业分工明确。此外,作弊者往往利用考场周围复杂的地理环境为反舞弊制造困难,考场外的作弊设备可以距考场几十到几百米,甚至上公里,令防作弊者难以搜寻和清查。

2010年的作弊器材有跟“间谍”设备一拼高下的绝对性。今年高考前出现的新型作弊器材,接听装置是一只小耳脉,塞入耳朵之后,即使趴在耳边看也很难发现。与其配套的接受装置则是改装的格尺、橡皮和指针式手表。“在橡皮或格尺内挖个小洞,把电路板放进去,外面套上橡皮套,跟正常橡皮一样,而且因为使用树脂等材料,金属探测器很难探到。防作弊者的高智商,高科技只能甘拜下风,步其后尘。

考场舞弊趋向集体化、产业化

考试作弊最初大部分为个体作弊,手段也非常单一,部分考生利用抄纸条、夹带等方式将可能出现的考试资讯带入考场,但作弊成功者寥寥。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各类公开考试重要性的增加,考试作弊也由个体向群体发展。

据报导:在贵州松桃,用手机作弊成功的考生称:“学校要照顾升学率”也是他们躲过追查的原因。学校升学率高了,教育部门的“政绩”自然也就上去了,他们也就自然而然成为高考舞弊的受益者。舞弊者自身受益、家庭受益,受益已成群体。舞弊也顺乎群体化。

近年来发生在各地区的高考舞弊案,越来越有规模化、产业化的趋势,“作弊成功”的考生,也不是孤立的,其中包含着权力腐败与监守自盗。考试迅速演义成为:高智商、高层次、高科技、无硝烟、无声息、无限期的战役。组织也更加缜密细致,作弊团伙躲避追踪的能力越来越强。作弊与防作弊同为一尺之高的魔,对垒之中胜负难分。

集体舞弊法,把学生组织成多个作弊小组,事先安排好的考生,将无线钮扣高清摄像机带入考场,在偷拍试题后通过无线电设备将试题图片传输到考场外。考场外专门负责做题的人再将答案通过无线电信号传输到考生带进考场的专用尺子、橡皮和无线电耳机上,有的学生也直接通过手机接收。

高考舞弊形成集体化“产业链”,从设备研发到人力配备,从市场兜售到权力公关,是一个庞大的利益共同体,考生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小环节而已。从频繁发生的高考集体舞弊看,一些地方的资本与权力通过联姻,已经拥有一种可以突破相关监管的力量。

作弊器材更新换代快,当局遮罩系统形同虚设

今年对高考作弊尽管各地实施严厉打击,并采取了诸如无线电遮罩和监测等诸多防范措施,但并没有阻挡住一些不法人员作案和个别考生作弊。

生产销售的作弊器材都是针对目前市场上最先进的第三代遮罩仪,通过正规管道到市场上购买最先进的遮罩设备,然后直接针对这些设备研制新型的作弊器材。所用的无线发射频段全部是400兆赫以下的,而我们高考考场今年使用的遮罩仪,遮罩的全部是400兆赫以上的无线信号,这就使遮罩系统形同虚设。从技术角度看,这种高科技作弊设备很难防得住。

部分考试舞弊事件

◆2003年高考期间,陕西省南郑中学两名教师收受考生1.2万元,利用手机发送答案,涉案师生达67人。
◆2004年河南濮阳高考舞弊案。濮阳市第三中学政教处副主任田春山,组织监考老师集体高考舞弊,共有120名考生得到监考老师作好的答案,支付费用20万元。
◆2005年北京发生数百成人高考考生短信舞弊案。
◆2006年武汉四六级英语统考舞弊案,11名涉案人员利用网路接收试题和答案,用手机短信传送考场。
◆2007年西安研究生入学考试案。西安无线电管理部门接到举报,现场查获考研“作弊电台”,控制了8名参与者。
◆2008年太原高考案。史某通过手机资讯、网上传输等手段,从辽宁孟某处获取2008年高考试题“答案”,随后传给张某,由其传给作弊者。10名被告均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分别被判处两年有期徒刑、缓刑或免予刑事处罚。
◆2009年吉林松原高考舞弊。一场高考,松原共抓获34名绑带作弊设备和答案者,收缴683套作弊设备,查到违纪考生33人。
◆2010年1月,研究生考试华中师大考点共查处8名作弊考生,除了1人将作弊材料写在手臂上外,其余的都是使用带有液晶显示幕的手表、橡皮擦、皮带进行作弊。

(大纪元记者李敬一综合报导)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考神代表你的心 2010/6/24 (19,487次)
中国高考的焦虑和宣泄(图) 2010/6/20 (17,777次)
大陆网民恶搞今年高考作文题(图) 2010/6/8 (20,727次)
零分作文太“刁钻” 轰动全中国 2010/5/3 (25,134次)
2009年河南省高考零分作文(图) 2009/6/14 (30,190次)
我的高考零分作文:挖井(图) 2009/6/14 (23,837次)
大陆高考热为何降温(图) 2009/6/11 (23,249次)
英雄自古出少年──我决定参加高考前退出邪灵 2009/1/20 (25,416次)
这篇北京2006高考零分作文有看头 2006/6/20 (25,476次)
不匪夷所思!陆克文女儿预知父亲下台(图) 2010/6/27 (43,524次)
一顿美俄总统午餐为何如此震撼中国(多图) 2010/6/27 (34,087次)
江吹牛皮闪舌头 南京撞上“二奸二假”(多图) 2010/6/26 (58,657次)
李瑞英今天获得博士学位(图/视频) 2010/6/25 (120,544次)
记住这新的教训!加与中共签署的条约清单(多图) 2010/6/25 (32,149次)
仨漂亮姑娘咋败在一个相貌平平的手下(图) 2010/6/25 (55,378次)
老毛相信!加国地震与陆克文下台(多图) 2010/6/24 (60,254次)
小笑话:重庆打黑立功干警被停职的原因 2010/6/24 (67,032次)
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放心肉(多图) 2010/6/23 (31,229次)

黑色幽默:商务部暗示外出吃饭自带筷子(图) 2010/6/23 (64,990次)
胡锦涛访加 曾庆红往里砸楔子 2010/6/22 (47,963次)
薄熙来主政下的最新奇闻(多图) 2010/6/21 (52,306次)
小笑话:谁给重庆希尔顿酒店色情“一条龙”撑腰(图) 2010/6/21 (71,696次)
大事不好,裆中央所在地发生离奇地陷!(多图) 2010/6/20 (60,199次)
贾庆林来了!宋祖英厦门假唱 福建多地房倒屋塌(多图) 2010/6/20 (56,647次)
彭大将军活着也得震惊!美国兵原来天天就吃这个(多图) 2010/6/19 (34,316次)
黑色幽默:江泽民“南巡”收重礼(图) 2010/6/19 (69,704次)
搞死你!日首相菅直人亲美疏共(图) 2010/6/18 (32,940次)
新区挂牌儿!薄熙来在重庆喝油会烫嘴(图) 2010/6/18 (43,179次)
姻缘天注定的几个小故事令人称奇 2010/6/18 (56,649次)
瞧!桂林暴雨的组图排列都有讲究(多图) 2010/6/17 (53,806次)
张作霖用人之道:不提拔没顶撞过自己的部下(图) 2010/6/17 (27,658次)
端午节 这六千万元薄熙来从哪儿拿来的(多图)(更新) 2010/6/16 (49,070次)
扬州秘闻!老江哭求李光耀协助整小胡(多图) 2010/6/15 (57,628次)
江此次“南巡”为办两件大事(多图) 2010/6/14 (50,507次)
4个绝了门儿的小品(视频) 2010/6/14 (138,458次)
一张图片引三个党官爆红网络(多图) 2010/6/13 (41,650次)
出卖灵魂的凤凰卫视名嘴阮次山(多图) 2010/6/12 (68,273次)
新华教育!奥巴马演讲时背后发生的事情(多图) 2010/6/12 (29,269次)
恼羞成怒!"天安"事件损失最大的是中共(多图) 2010/6/11 (42,689次)
一张图片!美国公布最离奇偷渡招数(图) 2010/6/11 (33,553次)
中共的这个消息发布的早了点儿(图) 2010/6/10 (32,070次)
这个时候你绝对找不到薄熙来(图) 2010/6/10 (46,606次)
小笑话:“天安”事件中的角色分配(图) 2010/6/10 (60,173次)
摄影政治!新华社镜头下的日本新内阁大臣(多图) 2010/6/9 (33,976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