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沉睡海底的文明遺蹟(多圖)
神祕的百慕達出現的海底水晶金字塔。

【人民報消息】1990年潛水人員在日本最西端的與那國島西崎海域海底,發現了一個以岩石堆砌的龐大金字塔。這個金字塔型結構寬183公尺、高27.43公尺,由長方形的巨石構成,總共有5層。而大金字塔附近還發現幾座小的石墩,形狀類似於大金字塔,是由石板拼成階梯狀的袖珍金字塔,寬約10公尺、高2公尺。 參與研究的琉球大學地質學家判斷這個建築是人工產品,並非自然產物,否則應該有經過腐蝕而成的碎片聚集其上,但是完全沒有找到這樣的石塊碎片。此外金字塔周圍有類似街道環繞的遺蹟,也顯示這不是大自然產生的。 美國波士頓大學地質學者潛水考察後也表示,這一系列由一公尺高的石塊組成的巨大臺階,應是一種階梯式金字塔。雖然可以假設石塊破裂後經由水的自然腐蝕可以產生這樣的結構,但他從未發現什麼過程可以產生這樣鋒利的階梯斷面。倫敦大學的考古學家則表示,建造者至少有如美索不達米亞及印度河古文明的文明水平。 據東京大學地質學教授指出,這個海域所在的陸地露出地面的時間,至少是萬年前最後一次冰河期的事。而以現代科學的認識來看,萬年前的人類還處於原始人追着野獸跑的石器時代,根本沒有能力建造這種金字塔型建築物。有人認爲這很可能是一個不爲人知的人類文明留下的證據。我們不禁要問:是否真有繁榮先進的古代文明?而日本的海底遺蹟難道是一個特例嗎? 神祕的臺灣澎湖虎井海底古城牆

埋在海底的澎湖虎井古城,深藏人類文明興衰的祕密。

據臺灣古籍《澎湖縣誌》中的描述,從虎井高處俯視可以看到海底有一片綿延的城牆,當時文人稱之爲「虎井沉淵」。公元1982年,國內資深潛水人找到了澎湖虎井古沉城正確的位置,引起考古人士的關切。 這座古牆遺址呈十字形形狀,以指北針測量呈90度,爲不偏不倚的南北、東西走向。主體爲玄武岩構成,表面長滿海草,東西向總長約160公尺、南北向總長約180公尺,城牆厚度上端約1.5公尺,底部約2.5公尺,有些部份被侵蝕而呈凹凸不平,但搭建城牆的岩石塊接縫極爲平整。在北部另有呈圓盤形的構造物,外牆直徑約20公尺,內牆則約15公尺。 當時有人認爲古沉城爲桶盤、虎井特殊柱狀玄武岩節理地形,一直延伸入海,形成沉城假象。但據地質學家研究表示,自然的岩石若形如城牆,應該是全部連續的,若是人造的話會有中斷處;另外若城牆很直,長度又很長,人造的可能性極高。而虎井古沉城中堆成沉城城牆的玄武岩,每塊岩石大小相當一致、角度垂直、石頭縫隙間又有填充物;此外城牆凹口呈十字行,且接砌面平整,非常符合人造建築的標準。 以《上帝的指紋》(Fingerprints of the Gods)一書聞名全球的英國作家漢卡克(Graham Hancock),偕其夫人在公元2001年8月間會同中、日人員實地潛水探勘後,說明以海底沉城石塊堆砌的方式,明顯與玄武岩自然節理不同,應爲人工堆砌。他很肯定的指出:「大自然對東西、南北走向沒有興趣,但人類建築卻很講究方位」,虎井海底沉城的石塊呈現十字形南北向與東西向方式排列,其方位正好是東西走向和南北走向。並且由於搭建城牆的一塊塊大石頭,表面都很平滑,其接縫處平整的程度「可以將刀子插入」,他說明這一定是人造而非自然力量所能形成。 漢卡克並表示,當今的人類文明歷史有一個既定的主流模式,但是這個主流的模式卻無法解釋這些持續大量出現的考古學發現,爲何共同有着「史前文明」的影子?事實上,人類史上有很多失落的部份是現代歷史還無法告訴我們的,而這些失落的線索,很可能就如同澎湖虎井古城一樣埋在海底,深藏人類文明興衰的祕密。 百慕達、巴哈馬海底遺蹟

在巴哈馬羣島所屬的北彼密尼島附近的海底,發現了長達四百五十公尺的巨大丁字形結構石牆。

1958年,美國動物學家在大西洋巴哈馬羣島進行海底觀測研究時,意外發現羣島附近的海底有一些奇特的建築。這些建築呈特殊的幾何圖形,也有的爲筆直線條綿延數海哩。10年後,在巴哈馬羣島附近又發現了巨大的丁字形結構石牆,長達450公尺,並有兩個分支與主牆形成直角,並且石牆是由每塊超過一立方公尺的巨大石塊所砌成。隨後更發現結構更復雜的平臺、道路及類似碼頭和橋樑的建築結構,整個建築遺址呈現出類似港口的分佈。 此外,歐洲科學家在著名的百慕達三角洲海底探測時,也發現百慕達海底聳立着一座無人知曉的巨型金字塔,金字塔邊長300公尺、高200公尺。塔上有2個明顯爲人工建造的巨洞,海水急速從這兩個巨洞流過,形成巨大漩渦,使四周一帶水域波濤洶湧,海面霧氣騰騰。而要推算這座海底金字塔建造的時間相當困難,但已知這一帶陸地沉入海底的時間至少在數萬年前。 史前文明的存在 我們所居住的這個地球,並不是一開始就是現在這個樣子的,而是歷經了無數次的地殼變動、火山爆發、洪水、冰河等變化,億萬年來幾經浮沉,才形成今日我們所看到的地理環境。以日本的「親潮古陸」爲例,這片離日本海溝僅90公里,深達2,600公尺的地方,在6,700萬~2,500萬年前竟是高聳在日本列島以東120公里的太平洋海面上。所以,我們不難想象,如果史前時代人類曾經有文明,那麼很可能一度 、甚至幾度毀滅於天然災害侵襲,只留下部份遺蹟在地形變動或海水上升後,沒入海底而得以保存。△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世上最神奇的數字 藏於埃及金字塔(多圖) 2014/9/27 (44,350次)
紙鈔故事「上帝之眼」和雙頭鷹(圖) 2014/9/4 (37,244次)
揭祕北緯30度恐怖禁區:詭異的不解之謎(多圖) 2014/7/20 (53,253次)
史前文明:記載中的史前核武戰爭(圖) 2014/6/23 (48,405次)
太空也有一個神祕的「百慕達三角」(圖) 2014/6/1 (161,440次)
時光隧道真的存在嗎?(圖) 2014/4/29 (100,872次)
墨西哥遠古神奇的國度(二)(多圖) 2014/3/19 (130,853次)
墨西哥遠古神奇的國度(一)(多圖) 2014/2/27 (111,607次)
解密南極爲何發現金字塔(圖) 2013/6/27 (120,992次)
劉雲山抓狂!四中全會前夕轉移審周視線(多圖/視頻) 2014/10/20 (267,797次)
一個真實的神話:四中全會前夕爲何霧霾濃重(多圖) 2014/10/19 (142,742次)
文藝座談會名單曝光 新華網這麼擠兌老江(多圖) 2014/10/18 (142,272次)
周永康被定案前夕 爲何不走"佔中"這顆棋子(多圖) 2014/10/17 (258,977次)
1.25億年!進化論咋沒在七鰓鰻體現出來(圖) 2014/10/16 (280,129次)
文藝工作座談會 習講話受捧 劉斜眼敵對 (圖) 2014/10/16 (137,566次)
貪啥丟啥!蘋果避稅將被重罰數十億歐元(圖) 2014/10/15 (271,119次)
習近平一次高智商講話,江系聽懂了(圖) 2014/10/14 (165,505次)
普京樂亞亞!不導彈 俄領海增1500平方公里(圖) 2014/10/13 (109,687次)

麵包車自燃成空殼 新生兒9天突起火(多圖) 2014/10/13 (97,387次)
暗殺總未遂,王岐山軟硬不吃的驚人故事(圖) 2014/10/12 (333,670次)
香港蘋果護金三兒打習 劉雲山權力受限(多圖) 2014/10/11 (132,085次)
小笑話:金正恩錯去北京找爹(圖) 2014/10/11 (239,206次)
地球糟蹋到沒法兒住,又上火星找出路(多圖) 2014/10/9 (272,598次)
蘋果拒人民報用手機版後 發生系列怪事(圖) 2014/10/8 (293,899次)
驚見老江近親 全身紅色如小惡魔(圖) 2014/10/8 (135,332次)
習近平請人爲江澤民示範逃跑下場 (多圖) 2014/10/7 (168,586次)
人類未曾有過的奇聞 老江中南海大戰羣鷹(圖) 2014/10/7 (291,979次)
動動腦!爲何這人形生物錄像四年後發表 (圖/視頻) 2014/10/6 (243,168次)
朝稱金胖健康 仁川亞運閉幕式現驚人一幕(多圖) 2014/10/5 (124,434次)
誰?把李嵐清這粒耗子屎放進一鍋高湯(多圖) 2014/10/4 (274,489次)
老江想判他死刑,胡錦濤非留着這活口(多圖) 2014/10/3 (361,008次)
眼睛會噴血!角蜥這三件禦敵法寶怎了得(多圖) 2014/10/2 (252,987次)
被針孔錄像 曾慶紅得一驚人綽號(圖) 2014/10/1 (312,395次)
這圖厲害,江被迫觀看習的"美麗中國夢"(圖) 2014/9/30 (150,610次)
除江!中紀委首次公開發表習近平講話(多圖) 2014/9/29 (272,445次)
習近平實踐中華夢 浙江衝在最前頭(多圖) 2014/9/28 (123,948次)
朝鮮高層打着紅旗反紅旗 金正恩差不多了(多圖) 2014/9/28 (136,424次)
做善事不懂善事 李連杰爲何與妻續前緣(多圖) 2014/9/26 (160,052次)
威廉王子研究駐英大使劉曉明的髮型(多圖) 2014/9/25 (113,809次)
鬼斧神工的天然橋奇觀竟是大禍臨頭信號(多圖) 2014/9/23 (282,985次)
治標又治本!解密埃博拉疫情治癒祕方(多圖) 2014/9/22 (302,224次)
陳至立下令上海全面抵制習的中國夢(多圖) 2014/9/21 (458,135次)
詭異命案 山西國土所長下車小便遇…那啥(圖) 2014/9/21 (134,061次)
木訥的北大教授湯一介爲何讓習近平青睞 (多圖) 2014/9/20 (159,721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