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災難中的神蹟——人該改進自己的行爲了(多圖)
 
2014年12月25日發表
 
火山熔岩在教堂前止步,太神奇了!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馮靈湘綜合報導)最近,一位網友講述了他慕名到墨西哥觀賞帕裏庫廷火山(Volcan Paricutin)神蹟的故事。帕裏庫廷火山位於墨西哥境內,因其爆發後出現的神蹟及其火山活動由出生至死亡,被完整的記錄下來,而罕見於世。 前往帕裏庫廷火山,要由墨西哥Patzcuaro搭乘巴士到Uruapan,再轉乘Colectivo,途中在Angahuan下車。遊客到了這裏,任何現代的交通工具完全派不上用場了,只有徒步或騎馬這兩種選擇,許多原住民導遊聚集在這裏等候,準備爲遊客做嚮導。搭乘巴士而來的遊客爲了趕時間,只得選擇騎馬,因下午4點以後沒任何交通工具可以離開本地。 騎在馬背上,由遠至近在相距4公里處,帕裏庫廷火山神蹟極目可見了,一座教堂矗立在熔岩中,這時影像全貌放大到眼前,教堂有一個足球場大小,位於熔岩必經的路徑中。 導遊告訴說,原來,在火山沒噴出前,地處火山的位置是廣袤的農田,臨近還有兩個村鎮,San Juan Parangaricutiro Church古代教堂就坐落在村鎮的側面。村民們以傳統的生活方式供奉着神和祖先,他們安居在這裏,很少有人與外界接觸。 記錄顯示,帕裏庫廷火山爆發於1943年2月20日,火山熔岩烈焰突然在農田中噴出,一天後火山錐高達50公尺,一個星期後達到150公尺,1943年底火山錐已經高達330公尺,與此同時滾滾熔岩向四周更遠處擴散,那兩個臨近的村落被淹沒不見了蹤跡。但神奇的是,坐落在那裏的古代教堂卻依然矗立着,熔岩像長了眼睛似的環繞教堂四周在教堂底部戛然而止,堆砌在那裏。教堂原先與平地接壤的底部及大門如鑲嵌在熔岩之中,神壇則與當初火山爆發前完全一樣完整無缺。 遊客們隨着導遊,或是在熔岩山丘及教堂四周穿梭,或是透過窗戶進入教堂內部,當見到在教堂底部熔岩戛然而止堆砌在教堂四周的情形,被震驚的人們都讚歎不止:太神奇了!太神奇了! 每當這時,導遊都會高興的補充又像是在提醒人們似的,大聲說:火山爆發雖然摧毀了二座村鎮,教堂神蹟也很不可思議,不過最大的奇蹟則是完全沒有村民因着火山爆發而傷亡。這好像是天使神功,在給人提個醒! 是呀,到1952年,帕裏庫廷火山錐高度已達到424公尺,這時它停止了活動,熔岩不再噴出。歷經9年多的歲月,留下了現在這令人驚歎回味的神蹟及神奇的故事! 其實,在災難中,類似的神奇故事還真不少見,最值得追憶的是在10年前,印度洋海域發生的9.0級強烈地震而引發的那場大海嘯,展現的神蹟更是驚人。 當年的報導都震驚了全球,海嘯是在2004年12月26日發生,接下來的日子媒體新聞報導及圖片都是驚心動魄的。 下面一連串的故事,也許會從新找回被時間淡忘的記憶,世事無常,說不定換一種活法才是今生在世的本意呢。 南亞大海嘯奇蹟的感悟 聞名世界的度假天堂——泰國普吉島,大浪排山倒海而來時,約有10公尺高,滔天巨浪將西岸碼頭區的漁船整排掀起來,這些漁船飛起來後,在空中劇烈相撞,船體支離破碎,散落在岸邊,猶如電影情節,景象讓人不敢置信。 臺灣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指出,印度尼西亞強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2,000顆廣島型原子彈。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海洋環境工程系教授張國棟表示,海嘯的平均時速相當於噴射機。位於英國愛丁堡的英國地質觀測中心地質學家布斯說,26日引發的海嘯捲起10公尺高的大浪,夾帶數百噸的海水,沒有東西可以承受那樣的壓力。蘇門答臘島整個島因龐大地殼運動能量位移了30多公尺。 臺灣國科會地震及斷層研究計劃總召集人王景華表示:印度尼西亞外海的大地震可能造成地殼的外型產生變化,未來一定期間內,地球自轉時會出現些微的差距,每天的時間因此會多出零點幾秒。專家表示,它的傷害力絕對比地震比戰爭還要可怕。

一尊完整的泰國木雕佛像站立在泰國普吉島一間被毀壞的潛水商店前。

在這些慘不忍睹的圖片中,有一張震驚世界的圖片:一尊完整的泰國木雕佛像站立在泰國普吉島一間被毀壞的潛水商店前!潛水商店的慘狀與木雕佛像的完好無損形成了極其鮮明的對照。 有位朋友說:這對於無神論者來說簡直不可思議,怎麼解釋都顯得牽強;對於敬仰神佛者來說根本不用解釋,一切都順理成章。這話不無道理。

斯里蘭卡加勒寺廟前,佛像在海嘯侵襲中絲毫無損。

當時引發的大海嘯狂飆東亞、南亞、東非十幾個國家與地區長達逾7千公里海岸線。其中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和印度南部災情最爲嚴重。在斯里蘭卡西南部港市加勒被海嘯侵襲後,呈現在眼前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場景:海嘯所到之處旅館、房屋和建築物頓成廢墟,一片狼藉;而令人驚奇的另一幕:在同時同地的廢墟中,加勒寺廟前的佛像卻在洪水中屹立不動,毫髮無損。也沒有任何說有佛像受到損毀的報導。 海嘯目擊者蘇馬納說,某種看不見的力量保護了附近的一座佛像。這座佛像坐落在斯里蘭卡一個南方小鎮的巴士轉運站邊上的橋旁邊。海嘯吞沒了行人和購物者,小車和巴士也被衝進建築物,連保護佛像的玻璃櫥窗都被震碎,但是佛像卻在滾滾奔流的洪水中屹立不動。 還有,一個學校在潮水過後幾乎全毀,而立在學校的佛像如同加勒寺廟前的佛像一樣,在海嘯襲擊過後,連位置都不曾改變,聳立於災後的一片斷垣殘瓦之中!

在海嘯襲擊過後,這尊佛像連位置都不曾改變。

一個名叫哈夏(Harsha)的斯里蘭卡人對記者感言,民衆並不認爲這只是一場大災難,這更像是上天在告訴他們,是該改進他們的行爲的時候了。他說,斯里蘭卡人在海嘯過後都變得更好了。 美聯社報導說,僧侶蘇馬納(Sumana)在接受採訪時說,人的生活偏離了神的教導。自然界懲罰了這些人,因爲他們沒有遵循佛的指引。人們應該從中吸取教訓。 另位當地著名的僧侶在斯里蘭卡的電視節目中說,這個海嘯是上天安排好的,有一個人會出來拯救人們,並教導人們如何在未來的新世界中做個好人。 說到做好人,人們在過去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好人一生平安。對,這在大海嘯中也得到了驗證。 臺商一家平日敬佛 在狂飆巨浪中奇蹟生還 臺商徐其旭,家住臺灣桃園縣新屋鄉。敬神祭祖,原本就是他們家一輩傳一輩的生活重要內容之一。海嘯發生時,徐其旭與妻女一家三口正在普吉島度假;當時,徐其旭正在高爾夫球場打球,完全不知妻謝瑞蓮和女兒徐千惠處於空前災難中。 在海嘯襲來,謝瑞蓮、徐千惠母女兩人在飯店與海灘之間,當即被大水衝散。謝瑞蓮居然被衝回飯店機房中,慌亂中幸運捉住機器,等到海水退去後安然存活。女兒徐千惠更是幸運,被衝倒在飯店樓板上,千鈞一髮之際,湊巧旁邊有一名外國人,她趕快抓住對方,而對方也樂於救援,於是她在貴人的幫助下逃過一劫。蹊蹺的是母女倆都沒有被狂飆巨浪帶到死亡之地的海灘。 徐其旭在返回飯店途中,看到沿路破瓦殘垣和遍地屍體,心急如焚,經過三、四小時精神崩潰的找尋後,全家重新團圓、恍如隔世、喜極而泣,於是在12月30日搭機從普吉島返回臺灣。 南亞大海嘯過後,許多幸存者感悟到自己的大難不死是神的佑護。一名斯里蘭卡旅館業者說,雖然方圓數公里內其它東西都被摧毀,他的旅館卻奇蹟般的僅受到輕微傷害。他表示,這是因他過去十年來行善所積的陰德所致。而徐其旭一家三口返回家後立刻焚香祭祖,感謝祖先和上天庇佑。 神的佑護大難不死,這一點不假,人是神造的嘛!前提是你得信神敬神,神才能佑護你,這也是千真萬確。接下來的故事講的是敬奉神全村村民免除災難的奇聞。 原始部落的小漁村民 毫髮無損安然無恙 在泰國普吉島拉萊海灘旁有一個約2,000名居民的小漁村,這個漁村一直保持着原始部落的社會結構形態,他們以德高望重的長着爲統領,靠打漁爲生,很少與外界接觸,通常部落的漁民都依長着的旨意行事。對神靈的敬奉與朝拜,是他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遇到重大事情都由這位長着帶領大家,設神壇舉行敬奉儀式。 每年的8月,是他們最爲重視的敬海神儀式,以求海神保佑漁民的一年平安。由於他們保持着原始的純樸狀態,人的本能損失的就少,所以對神的警示很敏感,特別是這位長者更是通靈。這次海嘯來襲時,村民們就是靠着其長者的指示,離開了自己的村落遷徙到安全地帶,避開了這場海難,全村只有一人沒能按着長着的指示行動而喪生。 另一則神奇的事,這場驚心動魄的劫難似乎與大自然的飛禽走獸們不相干似的,牠們毫無損傷,而讓人最爲驚訝的是大多家養的雞、鴨、貓、狗之類的家禽,卻和牠們的主人一樣遇難喪生。 當時路透社就有相關的報導,在受災嚴重的印度洋島國斯里蘭卡,南亞海嘯來臨時,洶湧的海浪撲向位於斯里蘭卡東南部的亞拉(Yala)國家公園,這裏是斯里蘭卡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基地,有數百頭野象和不少美洲豹在這裏生活。野生動物專家社記者說:令人奇怪的是,我們沒有找到一具動物屍體。沒有一頭大象死亡,我們甚至沒找到一隻野兔的屍體。我想,動物也許能感知到這場災難,牠們有第六感,了解要發生的事情。 統計數據顯示,斯里蘭卡在那場海嘯中有逾4萬人喪生,可他們居然沒有發現一具動物的屍體。 對此,泰國一位長者的說法是:大自然的獸類沒有經過人的馴養,牠們的先天本能依然保持着,牠們是靠着牠們的本能,來繁衍生息的,也就是對生存環境的先知先覺吧,那在大海嘯發生之前牠們早就預感到逃之夭夭了。神就是這樣安排的,其實人也是一樣,比起動物更有這方面的預知能力。就像那個普吉島附近原始漁村的村民在長者的帶領下躲過這大海難一樣。只是現在的人們只想着追求、享受現代科學發展帶來的東西,沒有止境。這就失去了神給人的本能,也破壞了神安排給人應有的社會形態,在物慾追求享樂中忘記了神的旨意,踐踏着人的道德,做的事傷天害理了也不知道,還覺得挺好呢。天怒降罪於人,也渾然不知,所以,才會有這許許多多的災難,神用這個辦法淘汰不可救度的壞人,警示還活着的人,末劫時了嘛,釋迦摩尼說過的。 原來世間的事沒有偶然的,都是神安排的。信與不信、生存與淘汰,都是人自己選擇的。△

 
分享:
 
人氣:33,525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