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陸在新任知縣 建"問苦亭"探民隱(圖)
 
2016年11月13日發表
 
陸在新在縣衙的右側修建一座亭子,名曰「問苦亭」,每月抽出空閒時日,坐亭中訪求民隱。

【人民報消息】「安民爲本,在於足用。」這句話體現古代的富民思想,在歷代官吏治理民政的過程起到積極作用。清朝康熙年間,江西廬陵縣(今吉安)知縣陸在新就具有這種思想,他關心百姓疾苦,力除民患,取得安民的好效果。 陸在新,字文蔚,江蘇長州(今蘇州)人。他從小務農,取得生員資格後仍堅持耕作,「晨荷鋤出,暮歸讀書。」後應聘入城授徒,每謂弟子曰:「我輩豎起脊梁,便合擔當正義,何得負此昂藏七尺爲?」 康熙五年,皇帝下詔以策論取士,陸在新因「夙講經濟,遂得舉」,授松江府儒學教授。後來,江蘇巡撫湯斌發現他政聲卓異,向上司推薦,被遷任爲廬陵縣知縣。 陸在新接到委任札書時,便立志做個安民的父母官。他不帶僕從單騎就道,一到廬陵,即「誓於城隍神,不以一錢自污。」隨後又親赴各鄉了解民情,及時解決累民之苦,並在各方面給老百姓的生產、生活提供方便。 爲了能隨時體察民間疾苦,並使百姓有表達心願的機會,陸在新在縣衙的右側修建一座亭子,名曰「問苦亭」,每月抽出空閒時日,坐亭中訪求民隱。通過這種形式,百姓可經常與知縣交談。不僅解決許多問題,同時也融洽了官民關係。 廬陵縣和其它地區一樣,每年農民交納的賦役錢糧都要增加一定的損耗額,即所謂耗羨。而耗羨之額歷年又都不同,這與地方官吏的貪慾程度有關。由於錢糧耗羨,往往成爲地方官吏中飽私囊的重要來源之一,因此,耗羨之額愈來愈重,長期以來一直是百姓的沉重負擔。 陸在新了解百姓對此十分不滿,下令廢除陋規,一律按政府規定之額徵收,從此錢穀耗羨革除殆盡。按慣例,各鄉百姓納糧要由各戶自己送到縣上。百姓每年交納時,都要先經水路再轉陸路,既花費許多時間,又要付出可觀的運送費用。陸在新爲了減輕百姓的負擔,在通往縣城的各水道邊,建立五個糧倉以便民輸納。僅此兩項改革,即減輕百姓許多負擔。 廬陵縣山區的百姓生活十分貧困。陸在新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經常攜帶乾糧、日用品等,親自到山裏去替百姓辦事,減少災患,並幫助他們安頓生活,發展生產,使山區百姓深受感動。 爲了給百姓創造安定的社會環境,陸在新一直注意嚴束屬吏,不使其擾民。同時不斷打擊盜賊以杜絕殃民之禍。他特別注意社會風氣的轉變,爲此,修學校、進諸生、設義學、教民子弟讀《小學》、《孝經》等書。 康熙二十六年,贛江水氾濫,廬陵縣遭受特大洪災,許多百姓被圍困於水中。陸在新心急如焚,爲了儘快搶救遇難災民,他帶頭捐資僱船募夫前往救助。在他的影響下,屬吏及城中士民也紛紛捐資,很快組成龐大的搶救隊伍就。陸在新親自率隊出入洪濤中,將一批批災民接救到城裏,隨後又發給災民口糧。經過奮力搶救,使遇難災民逃過死劫。 由於陸在新關心百姓疾苦,力除民憂,一年之後境內百姓安居樂業。儘管他在任時間不長便死在任上,但卻得到廬陵百姓的敬仰。去世後,廬陵人爲他罷市三日,悼哭者萬餘人。百姓們又共同請求上官,將陸在新的牌位供奉到吉州「名宦祠」,人們都以敬奉鄉賢之禮祭祀他。 (參考數據:《清史稿》)△

 
分享:
 
人氣:39,683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