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人心是肉長的!醫患間的感人故事(圖)
 
2016年4月25日發表
 
王豔爲鄭女士寫下的4張A4紙話。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唐颯芮綜合報導)醫生應該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但現在道德下滑,醫護人員與病患之間的衝突時有發生,如果醫護人員能對患者盡力相救,無論結果如何,彼此關係都會和氣。這裏報導二則感人的小故事: 聾啞人剖腹產 護士鼓勵話語寫滿4張紙 據媒體報導,4月18日,31歲的聾啞產婦鄭女士在杭州市婦產科醫院進行剖腹手術。爲了減低鄭女士的恐懼感,護士王豔以4張A4紙與鄭女士交流。 王豔告訴記者:「產婦進入沒有家人陪伴的手術室,獨自面對未知的手術過程都會緊張,何況是聽不見也不能說話的聾啞產婦?」細心的王豔在術前一小時得知鄭女士的特殊狀況,「第一次遇到聾啞產婦,我們就想,通過什麼方式緩解她的緊張情緒,順利生產?」 因爲產婦平時習慣用寫字板交流,王豔準備了幾張A4紙,先寫下「你好,很高興能爲你迎接寶寶的到來。我是手術室護士王豔。我們會爲你和寶寶提供最好的護理服務」。再逐條寫下術前術後注意事項、手術過程、可能遇到的問題。 王豔說,比如手術要插導尿管,我就提前寫好「導尿管會有些不舒服,術後第二天會緩解,不要緊張」。 18日上午,鄭女士被推進手術室。「她的手一直捏着被角,很緊張。」王豔說,不止是我,手術室的護士、醫生都在幫助產婦,麻醉師要了解麻醉情況,也寫了很多話,詢問效果。產婦看了字,用點頭、搖頭回應我們。 臨近中午,孩子出生了,王豔第一時間將性別、重量等信息寫下給鄭女士看:「寶寶出生了,男孩子,對嗎?恭喜你啊!」 「他的體重是3400克,評分10分(也就是說很健康)。他哭了,哭得很大聲,開心嗎?」 「她和丈夫都是聾啞人,肯定很關心孩子的健康,所以我特意在寶寶『哭得很大聲』下面畫了線,讓她放心。」 看到孩子,又看到王豔寫的字,鄭女士流下了眼淚。 王豔以爲是宮縮疼痛,趕緊「問」她:「你怎麼哭了?是覺得疼嗎?」 鄭女士搖搖頭,王豔放心了:這是初爲人母的喜悅。 這則溫馨的新聞感動了很多人,這是真正的白衣天使。有網友說:「從她的文字內容能讀到,這是一個特別體恤他人感受、有很多的愛可以分享給別人的姑娘!有輸出溫暖的能力,對護士姑娘來說也是她的一種幸福!」 還有一則新聞乍看之下以爲是醫鬧,繼續讀下去,發現也是一則很感人的報導。 患者家屬送錦旗 自備榔頭釘子 據2016年4月19日四川在線報導,近日,一位帶着一把榔頭的病患家屬來到成都市某家醫院傷口造口門診,不明所以的人紛紛避讓,大家心裏都在揣度,難道又是醫鬧? 其實,事情與大家想象的不一樣。 這得從頭說起。63歲的徐女士是一位來自邛崍市寶林鎮的農民,家境貧寒,因爲多種消化性的疾病,由下級醫院轉入成都某家醫院消化內科。在治療消化道疾病的同時,患者告訴內科醫生,左肩部因爲一年以前背篼刮傷,長期流膿不癒合,一年以來傷口惡臭,沒有穿過一天干淨的衣服。 爲了讓徐女士刮傷的部位得到更好治療和護理,消化內科醫生請外科造口門診鄒護士長前去會診。經過查看病情,發現患者極度消瘦,精神狀態極差,面色蒼白,左肩胛部有一處傷口的皮膚潰爛,有膿狀分泌物溢出。 患者的傷口情況確實不容樂觀,鄒護士長告知患者在傷口造口門診可使用新型敷料治療慢性傷口,但是因爲患者患有多種疾病、營養極差、身體消瘦等情況,慢性傷口癒合可能難上加難。可是,患者及家屬的治療願望非常迫切:「鄒老師,我們相信你,因爲這一年以來,爲了這個傷口不知道去過多少醫院,找過多少醫生,一直沒有好轉,不管結果怎麼樣,哪怕試一試,我們也願意。」患者和家屬的堅持和理解給了鄒護士長信心,她決定放手一搏。 徐女士的家離醫院很遠,每次到醫院換藥都要坐4個小時的公交車,傷口造口門診時間爲每週一、週四上午,所以徐女士每次都需要很早就出門,當老倆口牽着手步履蹣跚的來到門診已經是11時了。 在傷口的治療前期,情況並不理想,但是老倆口的感情和樸實感動了鄒護士長,他們的堅持也給了她信心。因爲前期換藥頻率高,來回車費遠遠高出治療費。因此,她想了個辦法,指導患者在當地醫院換藥,寫了詳細的處理方法交給患者轉交給當地醫生,保持電話聯繫,讓患者一週來一次醫院,做到心裏有數,並且根據傷口不同階段更換不同敷料…… 一個半月過去了, 困擾徐女士一年的傷口終於癒合了,患者及其家屬十分感激,於是徐女士的家屬帶着榔頭和釘子送錦旗來了。 患者家屬說:「我早就仔細觀察過了,沒有掛錦旗的地方,我自己帶來榔頭和釘子,你們就不用操心掛錦旗的事了。鄒老師爲我們想得周到,我們也理應要想得全面一點。」△

 
分享:
 
人氣:46,250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