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中华民族的传统技艺 现代人很难继承(图)
 
2016年4月3日发表
 
王炎生托起泥坯碗底,将瓷碗放到一排木板上,以备下一个工序使用。
王炎生的辛苦成就了如此精美的瓷器。

【人民报消息】(人民报记者肖辛报导)现代人都希望轻轻松松的有好日子过,不出力能挣大钱,最好是天上掉馅饼。但中华民族的传统技艺一般的出力还不行,得出大力气。能挣大钱么?很难。哎,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钱那玩意儿,生带不来、死带不去。像徐才厚那样家里钱很多都没开箱,结果让钱给烧出癌症来了,临死时他请求两件事,一个是希望从轻处理他老婆,一个是别让他宝贝女儿蹲监狱。按理来说,他已经是军委副主席了,待遇已经非常非常好了。可是人一走上邪路就把一家子害了。 近日看到中新网记者王昊阳写的一篇报导很是感慨,他今年3月采访了一位81岁制瓷老专家王炎生,讲述的就是他要毫无保留的把技艺献出来、教出去,为何没人继承这宝贵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连他自己的儿子、孙子也不肯继承。报导是这样写的︰ 春日暖阳,投射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内,一排排整齐的泥胎碗列于木架上,享受着「日光浴」。木架之侧,一位精神矍铄的白发老者手按木棒,飞快地转动面前辘轳车上的砂轮盘,再将盘上的制陶泥土拉捏成瓷碗形状。 这里是景德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传承基地,景德镇千年制瓷工艺在这个手工制瓷作坊得以一一呈现。白发老者名为王炎生,现年81岁,他笑着告诉记者,他十岁开始学艺,至今有71年「工龄」了。 王炎生10岁那年,因家境贫寒,就跟着父亲在景德镇薛家坞一家作坊做学徒。父亲王绳结是一位「拉坯」工,这是把瓷泥用手工拉制成瓷胎的一个工序。「拉坯」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却极为不易。 父亲极为严格。在王炎生的记忆深处,「挨打」是最难忘的。「我16岁时还经常被打」,王炎生说,拉坯非常难,跟泥土湿度、天气温度和操作时用的力度都有关系,一不小心做坏了一个,就会遭到一顿打。多年以后,王炎生的技艺才日渐成熟。 1949年景德镇组建建国瓷厂,王炎生分到餐具组继续拉坯,后来担任车间小组长,1995年他调到景德镇古窑,在景区进行生产性表演。在2006年,王炎生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继续留在古窑,向来参观旅游的世界各地游客展示景德镇古老的制瓷工艺。 「做100件泥坯,不可能100件都能成功。」王炎生表示,技艺是永无止境的,虽然他拉坯71年,但对自己的手艺始终不满意。拉坯这一技艺,没有十几年的功夫,不能入得门径,瓷器的形状有大有小,最小的如玉蓝定杯,直径仅5厘米,大的如马蹄品碗,直径40多厘米,是最难拉的。 更难的,是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传承问题。王炎生说,现在工厂都是用机器压坯,传统手工技艺被机器取代了。他想把技艺传给孙子王小宝,孙子跟随他学了4年,最终还是嫌收入低,跑去搞运输了。 「儿子、孙子没有一个人留在陶瓷行业了,」王炎生摊开满是老茧的双手说,这个行业的确很辛苦。 唯一让老人感到欣慰的是,他收了一个慕名前来学艺的徒弟。这位徒弟是北京故宫的一位研究人员,专程跟随老人学习了一年时间。 「景德镇传统手工技艺后继有人。」王炎生望向日光下一排排雪白的泥胎碗,轻声呢喃。 这个报导让人心情沉重。像王炎生老人这种传统工艺太需要人来继承了。但是找不到人,因为社会堕落了,都想着赚钱去了,什么继承民族遗产,在年轻人看来是很可笑的事情,与他们完全不相干的事情。现在,能踏下心来做事的人,实在太少了。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分享:
 
人气:394,943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