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妻子以死相逼不与婆婆同住 男子租房藏母养九年(图)
子孙辈要孝敬长辈,才是真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人民报消息】他把这个女人悄悄藏起来9年,只能偷偷抽点时间来陪伴。这样的隐秘曾让他苦恼,但他必须这么做,因为这个被藏起来的女人是自己母亲…… 2007年过年时,西昌的上门女婿刘相礼把母亲龚兴珍从会理老家接到家里住,但母亲与妻子赵宗翠闹得不可开交,争吵中,妻子还喝下一瓶白酒以死相逼,坚决不同意老人在家里住。为了家庭和睦,刘相礼只好在西昌城里租房供养母亲,并对妻子谎称已将母亲送走。 据《成都商报》2016年7月14日报导,9年来,刘相礼将两个“家”一肩挑,一头是母亲,一头是妻子。为了照顾好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他每天打三份工,一份工资用来供养母亲,一份工资上交妻子。他保守着秘密,把母亲藏了整整9年,赡养了整整9年。同事们都觉得他很辛苦也很伟大,他笑着说,这是为了兼顾两个女人的爱,不得已作出的选择。 妻子以死相逼 丈夫妥协另谋方法 现年50岁的刘相礼,是西昌市兴胜乡人。1985年,他从会理县来到兴胜乡做了上门女婿。婚后,他非常勤奋,外出当水电工,省吃俭用,除了家里的开销,挣的钱都存了起来。 2004年,他花12万元在村里修起一栋小洋楼。房子修好了,全家人都很兴奋,刘相礼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得知住在二哥家的母亲生活得不太好,他很想把母亲接来同住。于是,他多次向妻子提出这个想法,都遭到拒绝。 2007年,刘相礼把母亲接到家中过年,但只住了一个多星期,母亲就提出要回老家。“母亲心直口快,她(妻子)也比较强势,两人经常吵架。” 在母亲的观念中,自己作为长辈具有绝对的主持“家政”的权威,因此,儿子家里大小事,她都要管。而在媳妇看来,婆媳平等,加上婆婆是外来人,不应干涉家政。 刘相礼心里也清楚,婆媳矛盾是千古难题,问题没那么简单。“婆媳两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家庭背景下,双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个性习惯都不同,相处难免有一些隔阂。” 为了让母亲多住些时日,刘相礼只得两头劝,一边劝母亲安享晚年少管家事,一边开解妻子多理解老人。 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有一天,妻子和母亲吵得不可开交。妻子一气之下,喝下一瓶白酒,倒在客厅,借着酒劲嚷起来:“你要是把你妈接来我家长住,我就死给你看!”妻子随后不省人事,幸好及时送医才被抢救过来。“她从没喝过酒,全家人都被吓惨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刘相礼只好妥协,答应把母亲送回会理老家。但他心里依然郁结难解:“儿子修好了房子,老母亲却不能住,你说好笑不?” 兼顾两个女人的感受 在外租房养母

在妻子的谅解下,刘相礼已把母亲接回家。照片上是他抽空回家陪母亲吃饭。

虽然接母同住遭妻子拒绝,但刘相礼并没有放弃母亲。母亲的苦难,一直铭刻在他心里。 据刘相礼介绍,母亲小时候在会理一吴姓人家做童养媳,每天吃不饱穿不暖,还常常挨打。后来,她带着未满月的儿子逃走,最后嫁到刘家。 母亲先后为刘家生下7个孩子,加上带来的大儿子,共有8个孩子,3儿5女,他是老三。后来,儿女们长大成家立业,大儿子被吴家带走,5个女儿远嫁他乡,刘相礼到西昌做了上门女婿。父母便把财产留给二儿子,跟着他一起生活。然而,二儿媳妇占据着家里的主导地位,婆媳之间常闹矛盾,无法在一起生活。老俩口仍在山上的老土坯房居住,条件艰苦。2006年,老伴去世,龚兴珍唯一的依靠都没有了。 2007年过年前,刘相礼到会理老家看望母亲,母亲一瘸一拐地来迎接他,一句话戳痛了他的心,“老三啊,家里没有吃的了。” 母亲告诉他,她只能靠上山挖点野菜吃,前两天不小心摔伤了。刘相礼一阵心酸,决定把母亲接去西昌一起生活。但他没想到,竟然引发一场家庭风波。 但是,刘相礼也没有责怪妻子,多年相处,他认为妻子并不是不讲道理的人。而且他觉得,妻子的理由按农村习俗来讲也不是全无道理——既然其它兄弟继承了家里的财产,就应该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即便二哥不愿意照顾老人,家里还有这么多个兄妹,赡养工作可以大家来共同承担。” 但5个姐妹均远嫁他乡,按农村习俗,“嫁出门的女儿就像泼出门的水,老母亲的赡养问题不该由她们来负责。” 刘相礼不想计较这些,“生我养我的是母亲,我总不能自己享福,把老母亲丢在一边不管。”那么如何安排好母亲成了他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方面,绝对不能再让母亲回老家受苦;另一方面,也要顾及妻子的感受。他笑着说,作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两个人都很重要。 于是,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租房供养母亲。偷偷把母亲留在西昌,只要没人说,家里人也不会晓得。 说做就做,刘相礼立即到长安街租了一间屋,把母亲接到西昌城里。接走母亲那天,刘相礼对妻子赵宗翠说把母亲送回会理老家了,妻子相信了。 当时是2007年,刘相礼在西昌明珠酒店做水电工,酒店离母亲的出租屋仅几百米远,照顾母亲很方便。 自从把母亲接到西昌来后,刘相礼除了上班,每天总会抽空给母亲买菜做饭。但他不敢将此事告诉妻子,把这个秘密埋藏在心中。 起早贪黑打3份工 辛苦维持两个家 2007年,刘相礼只在城里做一份水电维修工作,每月工资1,900元。那个时候,刘相礼每月上交1,000元工资给妻子,供家里的开支。 但母亲到了西昌后,房租、生活及医疗费每月也需要千余元,刘相礼在经济上出现巨大漏洞,已无力再向妻子交付每月1,000元。 为了弥补家里的开支,也为了不让自己的行动暴露,他利用业余时间,在西昌城里跑电马儿,每月可以多挣1,000多元。这样,他又可以按时给妻子上交生活费,并且继续供养母亲的生活。 刘相礼在酒店工作的同事高洋表示,我们很多同事都知道老刘的事,都觉得他很辛苦也很伟大。但他经常笑着对我们说,这是为了兼顾两个女人的爱,不得已作出的选择。 高洋还记得,那时,刘相礼上夜班,早上下班后,就匆匆去菜市场买菜,回到出租屋给母亲做饭,然后小憩一会儿,就去跑电马儿,他真的挺不容易。 可好景不长。后来,酒店破产,刘相礼失业了。为迅速补足资金缺口,他一口气应聘3份工作:第一份,在西昌某物业公司做水电工,负责两个小区的水电维修,每月工资2,400元;第二份,在西昌一家连锁酒店做水电维修工,每月工资2,000元;第三份,在西昌某山庄做水电维修,每月1,000元。 每天白天,刘相礼就负责物业公司两个小区的水电维修;每隔一天晚上,就到酒店上夜班,每月上15天夜班;其中山庄的工作最灵活,有维修需要才前往。 3份工作基本占据老刘的全部时间。由于长期上夜班,他的黑眼圈十分明显,“虽然很累,但没得办法。” 3份工作合起来每个月能领到5,400元工资。除了供养母亲,每个月甚至还能再交给妻子2,000元生活费。 秘密供养母亲 向妻撒上千个谎 母亲在西昌安顿好了,刘相礼的心愿也算了了。但在他心中,一种愧疚感总是涌上心头,他说,可能是对老婆的隐瞒吧。 这些年来,除了工作,刘相礼一有时间就往母亲的住处跑。有时妻子发现他还没回家,或没回家吃晚饭,便打电话来问他,刘相礼总会骗妻子说:“我还在工作,你们吃,不管我。”实际上,他经常正在出租屋给母亲做饭。 他说,这几年里,他起码对妻子撒了上千个类似的谎言。有时候说在加班,有时候说朋友有事……能想到的借口他都说了个遍。 撒这样的谎让老刘觉得很受折磨。每说一次谎言,他的内心总会深深自责。“我不应该隐瞒妻子的。”但为了照顾母亲只能继续圆谎。 刘相礼一直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妻子的态度能改变。为此,他找大女儿刘敏商量,让她试探妻子,“妈妈,能不能把奶奶接我们家来住。”但妻子的态度依然坚决否定。 面对妻子的屡次拒绝,刘相礼也偶尔发狠想过,“为了母亲,就算被揭穿,哪怕离婚也要供养,毕竟是自己的妈。” 但为了家庭,他没有这样做,他知道无论是伤害到妻子还是母亲,都是他最不愿意看到和无法接受的。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今年上半年,他已瞒了妻子9年。 在母亲出租屋周围,邻居们都知道他们母子俩。几年前,西昌公益人士李华云也被刘相礼的事迹感动,经常帮忙照顾老人。 李姓房东也证实,刘相礼为母亲租房9年,他几乎每天都去看望母亲,很孝顺。很多人都对老太太说:“你有这么好个儿子,真是好福气。”面对称赞,龚兴珍脸上总是充满自豪感,但她不知儿子背后付出的艰辛。 9年来,妻子赵宗翠也一直以为婆婆在会理老家,偶尔过年过节,她还向丈夫提过几次,“你有空回会理老家看看老母亲嘛。”刘相礼总是笑着答应。 婆媳偶遇 事情穿帮妻子谅解 今年3月,刘相礼决定给母亲换个房子。“以前住3楼,但母亲年纪大了,腿脚越来越不便,上楼累得很。” 最终,刘相礼在西昌市农科路附近给母亲找了一个一楼,这个地方离他住的地方只有10分钟左右路程。原来租的那个房子要远一些。 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一方面要考虑到母亲住着方便舒适,另一方面还有这样的担心,母亲住的地方不能太远,但也不能太近。“万一(母亲和妻子)两人遇到,岂不是穿帮了吗?” 因为,3年前,刘相礼妻子也来到西昌城里生活,主要是来带外孙。平时,刘相礼和妻子便在马水河路段租房居住。即便妻子来了城里,刘相礼每天还是偷偷去看母亲。 然而,母亲在新租的房子住不到3个月,刘相礼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6月30日,婆媳二人到西昌农科路的菜市场买菜,竟然相遇了。说起当时情景,82岁的龚兴珍记忆犹新。当天中午,她到农科路菜市场买菜,“我看见那个妇女很面熟,很像儿媳妇。”由于9年没见儿媳,她也拿不准,于是走上前去问:“你是不是赵宗翠?” 儿媳也认出她,但满脸疑惑:“你不是在会理老家吗?” 龚兴珍不知道儿子未告诉媳妇真相,回答儿媳:“我儿都照顾我好多年了,一直都是他在供我吃穿,还为我租了房。” 这时,赵宗翠才恍然大悟,自己被丈夫骗了多年。买完菜回家,他给丈夫打去电话,“我在菜市场,遇到你老母亲了。”刘相礼心头一震,“会不会在诈我?”连忙笑着回答:“怎么可能,我妈在会理老家。” 在电话中,刘相礼死不承认。当妻子和盘托出与婆婆的交谈内容时,刘相礼一下彻底懵了,事情已经穿帮了,只好承认供养母亲的事实。 6月30日晚,刘相礼下班回家,主动如实向妻子赵宗翠说明真相。“你供养母亲这么多年,都不给我说一声。为何骗我这么多年?”赵宗翠质问他。刘相礼说:“给你说能起什么作用,你又不管,给你说又要闹架。” “这些年,你挣的工资花了好多钱在老妈身上?”妻子质问,刘相礼吼道:“我花在老妈身上十万八万,我就是愿意。”交谈无果,双方陷入冷战。当晚,两人无眠。刘相礼已经做好最坏的考虑,老婆可能要闹翻天,甚至是离婚。 但第二天,妻子对他说:“我也想通了,我们一起照顾老母亲吧。”虽然还有些生气,但赵宗翠说她选择原谅丈夫的欺骗,同意让老人一起住,这也能减轻丈夫的经济负担。 刘相礼喜出望外。“这么多年的坚持,换来这样的结果,很值得!” “现在一切都好了,不用再偷偷去照顾母亲,也不用再对妻子说谎。” 7月4日,龚兴珍住进儿子刘相礼的家。得知儿子多年来的“秘密”,龚兴珍连连称赞。“辛苦我儿了,要是没有他,我恐怕活不到现在。” 回顾多年来的隐忍与艰辛付出,这个朴实的男人一点都不后悔,也毫无埋怨,他多次给记者提及一段话:“为人子女要牢记,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世不供养,死后烧香白费神。” 如今,刘相礼还在打3份工,女儿们都劝他放弃工作,但他说还要坚持,挣钱让家人过得再好一点。除了上夜班的日子,他现在依然每隔一天都会回家看望母亲,给母亲做饭,陪着聊聊天。 上周末,妻子赵宗翠和他一起从城里回家,婆媳相处的两天里,双方交谈融洽,关系逐渐破冰。 当记者问赵宗翠为何同意再次让婆婆走进家门呢?赵宗翠说:“这些年,他一个人供养老母亲也很不容易,虽然他(丈夫)骗我,我有点生气,但是我还觉得可以原谅。我也想通了,以前在处理婆媳关系上,还是有很多不对的地方。现在,我也渐渐老了,也有了孙儿,观念改变了很多。人嘛,总有老去的一天,树老怕枯,人老怕孤。” 其实,真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子孙辈要孝敬长辈,儿媳妇也同样要做到。但现在人们所理解的所谓“传统风俗”是中共党文化教育下的传统、风俗,是反人类的,因此子女弃养父母的事层出不穷。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人民报报纸B2版“中华文化”里。那里面的历史故事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文明,是炎黄子孙做人的标准。 这个故事之所以感人是刘相礼对母亲不但有孝敬之心,而且持之以恒;对妻子的无礼要求不是让家庭充满火药味,而是努力想办法忍让。这种事情当成新闻刊登出来,传递了两个良性信息,一个是部分媒体人在向着宣扬正常人类行为的方向发展,另一个是党文化教育将越来越不得人心。△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肯塔基州这么多凑巧奇闻绝非偶然(多图) 2016/7/17 (104,446次)
风尘女骗人被骗,自尽后堕入地狱(图) 2016/7/16 (74,149次)
葡萄牙必胜法国 最后一球的秘诀(多图) 2016/7/15 (206,429次)
帮王儒林落马 江系媒体哭爹哭糊涂了(图) 2016/7/14 (477,788次)
与文化相适应!中共治下的医院是屠宰场(图) 2016/7/13 (106,840次)
吕加平和克拉娃要了江泽民老命(图) 2016/7/12 (482,000次)
秀抗洪被免职 引起基层干部不满(图) 2016/7/10 (227,598次)
一亿美元打造诺亚方舟 为何不见方舟(多图/视频) 2016/7/9 (203,552次)
终于看到一个公正的裁决!美国烟草巨头败诉(多图) 2016/7/8 (95,520次)

一个打不垮的民族 得到神的恩典(多图) 2016/7/7 (221,799次)
江残暴攻击同类致死 有图有真相(多图) 2016/7/6 (112,400次)
吴建民撞死应该给人留下深刻教训(多图) 2016/7/5 (234,579次)
一个震惊全人类的新闻出现在美国(多图) 2016/7/3 (261,941次)
张德江挣扎!深航在香港制造未遂撞机事件 2016/7/2 (492,697次)
习近平用伟光正痛治"伟光正"(图) 2016/7/1 (109,123次)
互信互利平等协商 君子坦荡荡(多图) 2016/6/30 (205,792次)
八连跌之后 苹果无可逆转的原因(多图) 2016/6/30 (103,029次)
英国话题太紧张了,爆笑一下…(多图) 2016/6/29 (226,239次)
上天慈悲人,让狗与生俱来有这本事(多图) 2016/6/28 (68,619次)
让狼吃青草的两岁娃与薄熙来教子(多图/视频) 2016/6/27 (593,000次)
英国脱欧 与当年苏联解体同一理由(多图) 2016/6/26 (105,674次)
祈祷得到了回应 他竟然活着回来(多图) 2016/6/25 (67,953次)
非同小可!千件养心殿文物挪窝儿修复 (多图) 2016/6/24 (98,316次)
怎了得!首次发现明代宫殿建筑群遗迹(多图) 2016/6/22 (232,328次)
打破平均主义 你贡献大你就多得(多图) 2016/6/22 (193,819次)
人类大难临头!圣母玛利亚雕像流血泪(多图/视频) 2016/6/21 (195,880次)
访塞尔维亚 江哪壶不开习专提哪壶(多图) 2016/6/20 (498,791次)
习近平比戈尔巴乔夫还戈尔巴乔夫 (多图) 2016/6/19 (123,477次)
踢开绊脚石!聂树斌冤案得重审(多图) 2016/6/18 (216,907次)
!挖周永康家祖坟的被抓住了(多图) 2016/6/17 (503,336次)
眼见为实!遗体查三次 伯尔纳德被封圣女(图) 2016/6/16 (76,818次)
博闻社的"独家"笑掉人大牙(图) 2016/6/15 (100,528次)
高智晟出书 考验新任陕西省委书记(图) 2016/6/14 (51,270次)
绝!"蜥大大"让江蛤闭嘴 小蛇骑上鳄鱼头(多图) 2016/6/13 (257,783次)
民族崛起,中国女排也争光(图) 2016/6/12 (95,783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