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栏目 › 文化 › 文章: |
为什么寺院的钟要敲一百零八下?(图)
【人民报消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朝诗人张继《枫桥夜泊》这首诗使寒山寺扬名天下。每逢新年,寒山寺都要敲钟一百零八下,为新年祈福。为何寺院的钟要敲一百零八下呢?这其中是有缘由的。 钟,庄重平稳,端正安详,自古即为寺院中重要的法器之一。寺院的钟分为梵钟、唤钟两种。梵钟专司召集众人,或为朝夕报时之用;唤钟则为法会、节庆通告佛事开始之用。 佛寺大殿前左右两边通常都建有钟鼓楼,分别放置钟、鼓。寺院僧人于每日朝课与熄灯之前都会敲击钟鼓,称为「晨钟暮鼓」。 据《百丈清规.法器》中载︰「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引杵宜缓,扬声欲长,凡三通各三十六下,总一百八下。」 所以敲钟也有讲究,晨晓敲钟,是警醒世人自无明长夜中觉悟;晚暮敲钟,是唤醒世人的昏暗迷惑,又称为幽冥钟。 寺院敲钟是早晚各敲一百零八下。晚上先击鼓再敲钟,一边击鼓一边持咒,击鼓后再敲钟,晚上的敲钟先慢后快,慢十八下,快十八下,反复三次,计一百零八下。早上则反之,先敲钟后击鼓,钟先快后慢。 为什么钟要敲一百零八下,这里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易经》认为「九」寓意吉祥,一百零八是九的倍数,是至高无上的象征。 另一种说法是佛教认为人在一年中有一百零八种烦恼,钟响一百零八次,则除尽人间所有的烦恼。因而,佛珠也是一百零八颗,念经或持咒都是一百零八遍。 汉朝班固撰《白虎通义》中记载︰「钟者,动也,言阳气于黄泉之下,动养万物也。」大意是说,钟能聚集地下的阳气,敲钟可以把阳气从地下唤出来,滋养万物。 古人有除夕夜「撞钟祈福」的传统习俗,人生的一百零八种烦恼,随着悠扬的钟声「随夜尽」,新的一年「破晓来」。 还有一种说法是撞钟一百零八下即为一年之意。因为一年有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五日一候),共一百零八,象征年年循环不息,天长地久。 明朝学者郎瑛撰《七修类稿.事物类.钟声数珠》上记载︰「钟声,晨昏扣一百八声者,一岁之义也。盖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正得此数。」 据传,寺院撞钟的传统源自于南朝梁武帝,他曾向高僧宝志和尚请教︰「如何才能摆脱地狱之苦?」 宝志和尚回答︰「人的苦痛不能一时消失,但如果能听到钟声敲响,苦痛就能暂时停息。」于是,梁武帝就下诏令寺院每日都要撞钟。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盛世鸣钟的习俗,钟的端庄形象和铭文具有永久性和历史感,象征着天长地久、国泰民安、和谐幸福。 永乐大钟 广传梵音善化万民 北京的大钟寺有铸于明永乐年间的「钟王」永乐大钟。永乐大钟高6.75米、钟口直径3.3米、重达46.5吨,用铜、锡、铅合金铸成,通体褚黄,有「钟王五绝」的美誉。钟体内外铸有佛教汉、梵经文共23万多字,经文字体工整婉丽,是明代书法家沈度的手笔。 永乐大钟音响奇妙优美。钟体上窄下宽,钟声浑厚洪亮,音波起伏,节奏明快幽雅,击钟时余音长达两分钟以上,钟声最远能传15~20公里之外。 明成祖铸永乐大钟是一口集各类古钟之大成的「佛钟之王」。它是世界上最重、最大的佛钟,钟身内外铸满佛教经咒,遍布大钟的每一寸表面,外面为《佛说阿弥陀经》等,里面为《妙法莲华经》等,钟唇为《金刚般若经》等,计有经咒十七种。 《长阿含经‧阇尼沙经》阐述,梵音有五大特点,「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澈。四者其音深满。五者周遍远闻。具此五者,乃名梵音。」成祖明确表达,传播梵音的目的是「普为众生转法轮」,「普利于一切」,包括「所有十方诸众生」。 永乐大钟的钟声以其音声、音义,均恰合梵音。击钟一下,「字字皆声」,周遍远闻。钟体所铸二十三万多字的经文、佛号及梵语也随着钟声被送入人耳,直抵人心,佛法沁入人间物质大场,其醒世弘法、善化万民的功力功德无量。△ |
|
|
相关文章: |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