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短片《包寶寶》獲奧斯卡獎 母愛引共鳴(圖)
《包寶寶》(Bao)獲第9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導演石之予(右)與製片人一起上臺領獎。

【人民報消息】由加拿大籍華裔女導演石之予執導的《包寶寶》(Bao),2月24日奪得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這部時長僅8分鐘的動畫片,以中國傳統美食包子爲主角,細膩地描寫了母親與孩子之間的溫馨互動,感人至深,引發觀衆強烈共鳴。 母子溫馨互動引共鳴 短片以多倫多華裔移民子女的經歷爲創作靈感,講述一個熱愛做包子的華人母親,有一天她蒸了一籠包子,其中一個小包子神奇的活了過來,成了她的「包兒子」,給她帶來溫暖。她對「包兒子」細心呵護,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 石之予表示,「bao」作爲影片的片名有兩重含義:一是包子的「包」,一是寶寶的「寶」,一字雙關。 今年30歲的石之予,出生於中國四川,2歲時隨父母移民到加拿大。她在多倫多長大,畢業於加拿大謝爾丹學院最負盛名的動畫專業,2011年以動畫分鏡實習生的身份,進入皮克斯動畫工作室。 作爲獨生女的石之予透露,「從我很小的時候起,媽媽就把我當成她珍貴的小包子、她的包寶寶。她總是說,甚至到現在還會說:『之予,我真想把妳放回我肚子裏,這樣妳就能永遠跟我一起了。』」 一位觀衆感慨:「我看《包寶寶》時哭了。讓我心裏感到很溫暖。」 「這是一曲獻給中國母親和亞洲食物的奧斯卡頌歌。」英國廣播公司對《包寶寶》這樣評論。 許多看過短片的網友表示:「忍不住哭了。」「太感人了!想起了自己成長時和父母之間的故事。」 對於女兒的首部作品就獲得奧斯卡大獎,石之予的媽媽喜極而泣:「天哪,我太開心了。」 電影靈感源於家庭故事 石之予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表示,《包寶寶》的靈感來自於溫馨的家庭生活。她形容從小就被父母的愛所包圍的自己,其實就是片中的「包子寶寶」,父母事事保護她,不讓她碰觸危險之事。但也因爲這樣過度保護,令她感到挫折,直到長大後才慢慢了解父母的愛。 石之予說:「在我的成長過程中,關於媽媽做包子這件事覺得理所當然的。她總是很快就搞定,很快就做好端出來了。但這次在拍攝和研究她做包子的技術之後,我才發現,天哪,做這個需要太多工作和努力,需要愛、汗水,甚至淚水。」 石之予透露,在拍片過程中,曾去唐人街好多次,還邀請媽媽到皮克斯工作室,親自給大家演示如何包包子。她用鏡頭記錄下了媽媽和麵、擀皮、包餡的全過程。她感觸表示:「直到那時,我才從媽媽的視角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東西。我就是那個受到超級保護的包子。通過做這個短片,我更了解媽媽了。」 石之予的父親石砳是一位藝術家,他表示,女兒酷愛美術,從小就喜歡畫畫,爲了讓她的創造力有自由發揮的空間,他和妻子沒讓她過早地上藝術課。母親鍾女士說,他們用女兒的作品裝飾客廳起居室。像《包寶寶》短片中所展示的,美食在石家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鍾女士說,女兒最喜歡韭菜、豬肉和大白菜餡的包子。只要女兒回家,夫婦倆就忙着給她做好吃的。 希望短片能夠激勵觀衆 石砳對女兒首部動畫短片就能獲得奧斯卡獎感到非常欣慰,並透露,得獎後女兒在電話中表達了對父母的感謝和愛:「謝謝您們把我撫養長大,謝謝爸爸教我藝術,媽媽給我做飯吃。」 這位父親自豪地說,女兒石之予是皮克斯第一位女性導演,第一位華裔導演,也是最年輕的導演。 石之予表示,她以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對食物的熱愛爲靈感,創作了《包寶寶》,她希望短片能夠激勵觀衆。「如果他們是亞洲人,我希望他們喜歡在銀屏上看到自己(的寫照)。」她說,「如果不是,我希望他們了解中國文化和小區,並對唐人街的中國食品更好奇。我希望他們給他們的媽媽打電話,帶他們去吃午飯。」△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中共二便失禁!美朝將互設聯絡處(圖) 2019/2/21 (464,375次)
物理大師束星北與王岐山的小偷論(多圖) 2019/2/20 (953,063次)
人類學家與多貢族智慧老人深談後依然白癡(多圖) 2019/2/17 (600,250次)
川普是對的!澳洲4歲童淚訴曾被流產(圖) 2019/2/16 (468,293次)
宇宙是無神論者的永遠不解之迷(多圖) 2019/2/14 (548,076次)
委內瑞拉誰會當總統!人民報修改紐時漫畫來作答 (多圖) 2019/2/10 (563,992次)
人民報2019中國新年獻詞:沁園春·話豬 2019/2/8 (590,942次)
中共懼川普!達沃斯論壇四易王岐山講稿(多圖/視頻) 2019/2/5 (640,459次)
人民報修改紐約時報的這幅漫畫 (圖) 2019/2/1 (509,187次)

金魚爲何居然會喜歡古典樂曲(圖) 2019/1/31 (406,936次)
她們瀕死後 發生了不可思議的事情 (多圖) 2019/1/30 (446,169次)
忒幽默!段子手川普一天的推文(多圖) 2019/1/29 (525,804次)
小笑話:中共駐加大使威脅炒加記者(圖) 2019/1/28 (543,547次)
目犍連神通驚人 卻爲這被人砸死(多圖) 2019/1/27 (453,399次)
灰犀牛與黑天鵝向顫顫的中共奔來(圖/視頻) 2019/1/26 (654,781次)
楊恆均幫中共玩火 可能成劉曉波第二(多圖) 2019/1/25 (548,735次)
張首晟是江家棋子,與鄧時代不搭槓(多圖) 2019/1/24 (1,004,010次)
川普咋「對加州的價值觀懷有敵意」(多圖) 2019/1/22 (552,258次)
權當小笑話:新華網拿CCP開涮(多圖) 2019/1/21 (476,047次)
除三害的周處墓 出土文物震驚世界(圖) 2019/1/20 (412,295次)
與中共合同曝光 肯尼亞總統嚇的胡言亂語(多圖/視頻) 2019/1/16 (692,356次)
支持同性戀的波蘭市長當衆遇刺身亡(圖) 2019/1/14 (492,317次)
民主黨搗亂 美國政府部份關門帶來什麼(圖) 2019/1/12 (454,363次)
若NASA再這麼忽悠,別怪我跟你急(多圖) 2019/1/11 (506,007次)
驚人爆料:中共沉默的力量侵襲白宮(5)(多圖) 2019/1/10 (934,100次)
照着做,沒人敢動臺灣一手指頭(圖) 2019/1/7 (622,990次)
一位來自紐約貧民窟的社會主義者議員(多圖) 2019/1/6 (466,835次)
驚人爆料:中共沉默的力量侵襲白宮(4)(圖) 2019/1/3 (890,756次)
克隆人是外星人佔領地球的辦法(多圖) 2019/1/2 (374,986次)
人民報2019年元旦願詞(圖) 2019/1/1 (483,200次)
小笑話:政治局私議如何處置習近平(圖) 2018/12/30 (641,317次)
習金句:"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和尚(多圖/視頻) 2018/12/28 (580,597次)
劉強東的鐵褲衩與律師的夜壺嘴(圖) 2018/12/27 (435,700次)
驚人爆料:中共沉默的力量侵襲白宮(3)(多圖) 2018/12/26 (855,859次)
心想事不成!大法官金斯伯格又得肺癌(多圖更新) 2018/12/25 (440,638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