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栏目 › 生活 › 文章: |
北堂树萱草寄母忘忧 游子孝亲故事(图)
【人民报消息】夏天的熏风袭来,萱草花开使人消暑忘忧。一年中的母亲节,那古老的诗篇悠然幽幽然、一缕缕在心田的经纬间编织起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穿越千古对母亲的感念、怀念汨汨涌来,孟郊《游子吟》春晖煦煦、常在人心。诗中「寸草」就是指萱草。 萱草是属于百合科萱草属,叶子细细长长,花俗称「金针花」,红黄色或橙黄色,一日即谢,明日再开的是另一朵了。萱草花有着宽和温厚从容、和煦洁净的气质,宛宛然宽厚仁慈的母亲。 忘忧草 自古萱草无忧树北堂 中国文化中早认识了萱草可以使人忘忧,自古就有个「忘忧草」的别名。三国文学家嵇康《养生论》中说:「合欢蠲(注:免除;音同捐)忿,萱草忘忧。」 萱草使人忘忧不仅是指萱草赏心悦目,而且萱草也有妙用,宋人苏颂的《草本图经》(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说萱草「主安五脏,利心志,令人好欢乐,无忧,轻身明目。」萱草俗谓之鹿葱,味甘无毒。五月采花,八月采根用。 萱草是常见的植物,处处田野都有。古代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就有萱草的足迹。《诗经.国风.卫风》中有〈伯兮〉一篇,诗中问哪里找忘忧的萱草啊?「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此谖草,就是萱草;汉代《毛氏传》批注说:「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由此典籍的记载看来,三千年前,至少在汉代,就在北堂种萱草。 北堂一般是主妇、母亲的居处。《仪礼.士昏礼》说:「妇洗在北堂,直室东隅;篚在东,北面盥。」 古代人家居室东房的后部,就是北堂,是主妇盥洗、居住的地方。因此,「北堂」指主妇居处,代指「母亲」。 树萱慰亲 自上古以来萱草就是中国母亲的花;种萱草的「北堂」又称「萱堂」,也代指母亲。北堂树萱娱亲,使母亲忘忧,是中国文化中孝亲的一种表现。 李白的诗句吟:「托阴当树李,忘忧当树萱。」诗人郭翼有这样的诗句:「萱草无忧树北堂」。宋代诗人家铉翁的《萱草篇》诗说:「诗人美萱草,盖谓忧可忘。人子惜此花,植之盈北堂。」因为萱草好、可忘忧,所以为母亲种植在居处。 所以,古代游子远游前,就在家中北堂阶前种上萱草以陪伴母亲,让母亲减轻对游子的思念。诗人孟郊远游前,应该在北堂「树萱」--栽植萱草,寄望母亲得以忘忧。年轻游子远游离心如箭,或去追求人生的理想: 萱草女儿花,不解壮士忧。壮士心是剑,为君射斗牛。(孟郊《百忧》) 然而长年的远游,高堂倚门望,眼中只有游子影,那北堂阶前的忘忧草怎能娱悦亲颜、抚慰了亲心?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孟郊《游子诗》) 孟郊一生飘浪本无志于仕途,然而感念父母劬劳,46岁考上进士,50岁得到生平第一份小公职--溧阳吏,他赶忙去迎接母亲来奉养,在途中他作了那首有名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吟出了人性中最本真、最无私、最温暖的纯挚真情,常在人心。 堂前萱草红 持杯为母寿 元末明初高士王冕有梅花般坚贞清高的品格,他对母亲的孝心真率超俗,不畏世人眼光。据《浙江通志》记,王冕父亲死后,他将母亲迎入城中奉养。过了一些时光,母亲思念乡下的生活要返乡。王冕想减少母亲的劳累,就买了一头白牛为母亲驾车,他自己一身古服、戴着古帽跟随在车子后面。牛车走在街道上,被一些小孩拦道取笑,王冕一点不以为意,和孩子们笑成堆。王冕古朴道人,一片纯孝不受世尘的沾染。 王冕也有几首以萱草为主角的诗,感念亲心,如: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墨萱图二首 其一》) 母亲的心如萱草花,摇摇为谁开?游子行路在外,一丝一毫的苦,时时牵动母亲的心。返照王冕胸臆,时时感念亲心。当王冕两鬓霜白时,母亲健在,他持杯为母亲祝寿。共看堂前萱草花,今朝宁静无哗澄淡的世界中,聚首就是欣喜: 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王冕《今朝》) 纵然有「为君射斗牛」的壮士情,怎生忘倚门慈母情?繁华花花世界中,仅取一朵澹澹萱草花,即能抚慰亲心。母亲节,就是普天母亲的生日,遥愿「萱堂日永」,青春永寿;萱草年华,如蟠桃春色。△ |
|
|
相关文章: |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