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捨身成仁的文天祥(圖)
 
正言
 
2019年7月15日發表
 
「捨身成仁」的文天祥。

【人民報消息】《論語》中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意思是說,仁人志士不苟全性命去損傷仁德,而是寧肯犧牲生命來成就仁德。「捨身成仁」是指人在生死關頭寧可捨棄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德。 文天祥,江西人,初名雲孫,字天祥。後以天祥爲名,改字履善、宋瑞,因住過文山,而號文山。他是南宋後期人,著作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樂府》,著名的《正氣歌》、《過零丁洋》更是成爲千古絕唱。 文天祥十九歲時獲廬陵鄉考第一名,第二年進入吉州白鷺洲書院讀書,同年中選吉州貢士,隨父前往南宋首都臨安應試。在殿試中,他所作的《御試策》切中時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負,宋理宗親拔爲狀元,考官王應麟奏曰:「是卷古誼若龜鑑,忠肝如鐵石,臣敢爲得人賀。」 公元1275年正月,元軍大舉進攻,宋軍的防線崩潰,朝廷下詔讓各地組織兵馬勤王。文天祥拿出家產充當軍費,招募當地豪傑,起兵勤王,組織義軍三萬,開赴臨安,以文官之身走上戰場。 次年正月,元軍兵臨臨安,文武官員紛紛出逃。文天祥被任命爲丞相兼樞密使,派他出城與元軍伯顏談判。但與此同時,南宋朝廷卻派人到文天祥軍營,解散他的軍隊來討好元軍,文天祥於是被伯顏抓捕。但他寧死不屈,被押解去北方,途中得當地義士相救脫險。 後來南宋朝廷投降了元軍,但文天祥仍帶領宋朝軍民堅持抗戰。公元1278年戰敗,爲元軍所俘。 唯可死 不可生 文天祥是狀元出身,筆力當然雄健,生平留下的煌煌筆墨不知凡幾,首推他在零丁洋上的浩歌。那是公元1279年正月,他已兵敗被俘,恰值英雄末路,此一去「百年落落生涯盡,萬里遙遙行役苦」、「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無一絲一毫的張皇失措,在這生與死的關頭,他坦然選擇以身殉道。 七律《過零丁洋》寫道:「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路上文天祥又是絕食,又是服毒,自謂「唯可死,不可生」。然而,他的使命還沒有結束,同年十月,他就在一種求死不得、欲逃又不能的狀態下抵達元大都燕京。 面對誘降 留夢炎和文天祥曾同爲南宋的狀元宰相。留夢炎早在公元1275年的臨安保衛戰中,就夥同內奸陳宜中暗裏策劃降元。爲此,他極力干擾文天祥率軍馳衛,而後又棄城、棄職逃跑。待到臨安淪陷,他又拿家鄉衢州作獻禮,搖身變成元朝的廷臣。 留夢炎一見文天祥就說:「信國公啊,今日大宋已滅,恭帝廢,二帝崩,天下已盡歸元朝,你一人苦苦堅持,又頂得了什麼用呢?那草木,誠然還是趙家的草木,那日月,卻已經是忽必烈大汗的日月了。」 文天祥轉過身去,只給他一個冷背。留夢炎仍然搖脣鼓舌,聒噪不已。文天祥不禁怒火中燒,霍然轉身,指着留夢炎痛罵:「你今天來,就是給我指這條出路的嗎?你這個賣國賣祖賣身的奸賊!你,身爲大宋重臣而賣宋,可是賣國?身爲衢州百姓而賣衢州,可是賣祖?身爲漢人而賣漢節,可是賣身?……」 「你、你、你──,老夫本是一番好意,你不聽也罷,憑什麼要血口噴人?」留夢炎饒是厚臉昧心,也擱不住文天祥這一番揭底剝皮,當下臉上紅白亂竄,低頭鼠竄而去。 元人又派九歲的趙顯勸降。這位南宋的小恭帝,國隆的日子沒有趕上,國破的日子似乎也不覺得太痛苦。 文天祥料到元人會有這一招,因此早做好了準備。他沒等趙顯走上會同館的臺階,趕緊跨出門坎,來個先發制人。但見他搶前數步,擋住趙顯,然後南向而跪,口呼「臣文天祥參見聖駕」,隨即放聲痛哭。小皇帝被這突如其來的哭聲鬧懵了,傻乎乎地站在那裏,說不出一句話。 文天祥這一場大哭本是策略,旨在讓故恭帝無從開口。但他哭着哭着,想到今日幼主爲人所制,竟不自知,而自己和千萬忠臣義士浴血沙場,抵死搏戰,還不就是爲了保衛趙宋江山!一時心中湧上萬般酸楚,不由動了真情,遂跪地不起,長哭不已,並且一迭聲地泣呼:「聖駕請回!」 趙顯這邊慌了手腳,越聽哭聲心裏越發毛,早把元人教給的言語忘了個一乾二淨。少頃,又擱不住文天祥的一再催促,於是轉身而去。 元世祖招安 勸降招安活動並沒有就此止步。這就要談到元世祖忽必烈──也就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也稱得上是一代英雄,他不僅識得彎弓射大雕,還懂得治理天下。他深知接管漢室,光憑蒙古人的力量是不能暢達無阻的,須得藉助漢人,實行「以漢治漢」才行。而在漢人中最具號召力、影響力,因此也最能幫他鞏固統治秩序的,當數文天祥無疑。所以,文天祥愈是不屈,他就愈想招安。 公元1282年3月,元世祖問大臣:「南方、北方宰相,誰是渠能?」 羣臣回答:「北人無如耶律楚材,南人無如文天祥。」於是,元世祖下了打算授予文天祥高官顯位的命令。文天祥的一些降元舊友紛紛勸說他投降,遭到文天祥的拒絕。 12月8日,元世祖召見文天祥,親自勸降,說:「你在這裏的日子久了,如能改心易慮,用效忠宋朝的忠心對朕,那朕可以在中書省給你一個位置。」 文天祥回答:「我只求速死。不當久生。」 元世祖又問:「那你願意怎麼樣?」 文天祥回答:「但願一死足矣!」元世祖十分氣惱,於是下令立即處死文天祥。 第二天,文天祥被押赴刑場,向南方跪拜,說:「我的事情完結了,心中無愧了!」於是引頸就刑,從容就義,年四十七歲。 朝聞道 夕可死 文天祥被捕之後寫下許多詩文,流傳後世,他的氣節光耀千秋。在這期間,他得遇道家高人,修煉「大光明正法」。 經考證,在一本《分類古今筆記精華》,又名《古今筆記精華錄》的「卷二十」中,有《文文山遇仙》一篇,文章未署作者姓名。但卻記錄了下面的內容: 宋代文天祥,號文山,在他的《指南後錄》中,記述他曾經遇到一位道家高人「靈陽子」,向他講述過道家的學問。 文天祥事後寫了一首詩,抒發自己的感情:「昔我愛泉石,長揖離公卿。結屋青山下,咫尺蓬與瀛;至人不可見,世塵忽相攖。業風吹浩劫,蝸角爭浮名。偶遇大呂公,如有夙世盟。相從語寥廓,俯仰萬慮輕。」 文天祥在這首詩中敘述自己曾經遠離囂塵,結屋青山;想遇高人,不能如願;回身塵世,爭名染業;現遇呂公(靈陽子)大受教益。 之後文天祥寫了另一首詩,根據詩的題序,該書的作者認爲那是文天祥被俘後,在獄中遇到異人後所寫。 文天祥在獄中「遇異人,指示大光明正法;於是,死生脫然若遺矣」。他在詩中寫道:「誰知真患難,忽悟大光明。日出雲俱靜,風消水自平。功名幾滅性,忠孝大勞生。天下唯豪傑,神仙立地成。」 如果說,文天祥的前一首詩,是寫他從靈陽子處聞道受益;那麼,這後一首詩,就是寫他得道修煉了。△

 
分享:
 
人氣:30,872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