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坐是華夏古人的傳統坐姿,正確的跪坐姿勢優雅,體現中華文明端莊和謙恭的儀態。 |
唐之後胡風盛行,才漸漸改爲高坐,也就是「胡坐」。 |
從琵琶女高坐演奏的畫卷可以得知,宋代女子可以與男子平坐。 |
胡床不是床,胡床是古代一種可以摺疊的輕便坐具。胡床功能類似小板凳,人所坐的部份不是木板,一般是用可卷折的布或類似物,兩邊的木腿可合起來。 |
【人民報消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五千年神傳文化給世界留下了璀璨的記憶。連平時坐的椅子、床等都在歷史的過程中不斷髮生着變化。 據文獻記載,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迄今爲止最古老的床(低矮型),爲後世各類床具首開先河。秦漢時,形成了供席地起居完整組合形式的傢俱系列,此時期可視爲中國低矮型傢俱的代表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古代傢俱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過渡時期:上承兩漢,下啓隋唐。這時從少數民族傳入了高型坐具:胡床。經過演變,漸高傢俱圓凳、方凳等等開始漸露頭角。臥具床、榻等也漸漸變高,可垂足坐於床沿。但從總體上來說,低矮傢俱仍占主導地位。 隋唐時期是中國古老的起居方式由席地而坐向垂足坐轉變的過渡時期,典型的高型傢俱椅子、凳、桌子等已經出現,並且在上層社會中流行。這時期是高型與矮型傢俱共處的階段。到了宋代,高足床、高几、巾架,垂足而坐的椅、凳等高腳坐具已普及到民間,從而結束了幾千年來席地而坐的習俗。宋代也是中國傢俱史中空前發展、空前普及的時期,爲明清傢俱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從中國古代傢俱的演變可以看出,古人起居方式從席地而坐完全轉變爲垂足坐只是宋代以後近一千年來的事。難道古人從來沒有想過能坐得高點,腳垂着會舒展一些?古人真的必須由胡床的出現才意識到自己可以坐在凳子上嗎?當然不是。是歷史的安排造成的。 ◎ 傳統跪坐體現內涵與養生 跪坐(正坐)是古人的傳統坐姿,正確的跪坐姿勢優雅,體現中華文明端莊和謙恭的儀態。歷史上先秦漢唐的人們身穿寬大飄逸的服裝跪坐於地,有一種大氣的美韻。從「促膝談心」和「舉案齊眉」等成語也可看出古人的文化。跪坐不僅體現出一種修養和風韻,從養生角度看,對人體健康也大有益處。 跪坐是一種對對方表示尊重的坐姿,也叫正坐。姿勢就是席地而坐,臀部放於腳踝,上身挺直,雙手規矩的放於膝上,端莊大氣,目不斜視。有時爲了表達說話的鄭重,臀部離開腳跟,叫長跪,也叫起。樂羊子妻勸丈夫拾金不昧時,就用這個姿勢說話。 古代行武之人是在左側佩劍的,所以坐下來前,成單腿跪姿態;隨後再彎曲右腿,膝蓋距離一拳寬度;站起來時,先起右腿,再起左腿。文人的坐法是先彎腰,成鞠躬姿態,身體重心降低,隨後雙膝着地。坐後和女子一樣,是雙膝蓋併攏,雙手平壓在前面。平日起居可以用前一種,但是祭祀、跪拜必須用後一種。 ◎ 始有禮儀之正 方可有心氣相通 古人的坐姿可分爲席地而坐和垂足兩大時期。遠在商周時期,古人「坐」的姿勢是兩膝着地,兩腳腳背朝下,臀部落在腳踵上。如臀部抬起上身挺直,就叫「跽」,又稱長跪,是將要站起來的準備姿勢,也是對別人尊敬的表示。 在《戰國策》裏提到「范雎說秦王」這段歷史,秦王就是跽見范雎的。 范雎(發音居)魏國芮城(今山西省芮城縣)人,戰國時期著名軍事謀略家,後來成爲秦國宰相。 魏國人范雎來到秦國,秦昭王在宮庭裏迎接,秦王對範睢說:「我很久以來,就該親自來領受您的教導,正碰上要急於處理義渠國的事務,而我每天又要親自給太后問安;現在義渠的事已經處理完畢,我這才能夠親自領受您的教導了。我自己不明事理,思考也不靈活。」於是秦王以正式的賓主禮儀接待了範睢,範睢也表示謙卑。 接見范雎的這一天,看到秦王用如此莊重的禮儀場面接待范雎的人,無不臉色變得嚴肅起來。隨後,秦王屏退左右的人,宮中沒有別人了,秦王跪着請求說:「先生拿什麼來賜教寡人?」范雎說:「對,對。」過了一會兒,秦王再次請求,范雎說:「對,對。」如此三次。 秦王長跪着說:「先生不肯賜教寡人嗎?」范雎回話說:「是我不敢啊!」范雎舉歷史上的一些例子,說怕秦王也受到小人讒言,自己盡了忠而被殺,如此天下人就會鎖住嘴、裹住腳,再也沒人敢來秦國了。 秦王直跪着說:「先生這是什麼話!秦國遠離中原,僻處西方,寡人又笨拙而不賢明,先生竟能光臨此地,這是上天要寡人來煩勞先生,從而使先王的宗廟得以保存啊。寡人能夠受到先生的教誨,這是上天賜恩於先王而不拋棄他的兒子啊。先生爲什麼要這樣說呢!事不論大小,上到太后,下到大臣,希望先生全都教導寡人,不要懷疑寡人啊。」 范雎向秦王拜了兩拜,秦王也向范雎拜了兩拜。范雎受到秦昭王信任和重用,成爲秦國宰相。 這一段歷史記載,充分表達了「君視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唐代畫家閆立本所畫的唐太宗接見西域使團的畫中,也是如此。跪坐是一種恭謹虔誠的方式。 ◎ 跪坐漸失的根本原因所在 從晉開始,跪坐的禮節觀念逐漸淡薄,坐姿隨心。到南北朝,高形坐具出現。入唐後,席地起居的習慣逐步有所改變。不僅椅凳多見,高形桌案也開始出現,但跪坐仍存在。唐代處於交替時段。宋代,桌椅開始真正進入人們的生活。但是,桌椅的流行,在上層社會還有頗大的阻力。 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四記載,「徐敦立言:往時士大夫家婦女坐椅子,兀子,則人皆譏笑其無法度。」可見北宋時期士大夫家內的婦女還不得坐椅子,否則即被視爲不懂規矩。到了南宋,女子高坐已普遍。 宋之後跪坐被逐漸取代,但到了清朝還是有跪坐,這種坐姿並沒有徹底消失,清朝之後就徹底消失了。跪坐在明朝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時傳到日本,並被保留至今。 中華民族五千年神傳文化與其它國家不一樣,其它國家稱爲「國」,而中國歷史的發展是朝代,一朝一代,一朝衰亡了,又一朝接替,唐、宋、元、明、清,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服飾一朝風俗,從各個角度體現了不同民族的民族特點。因此,從「跪坐」到「椅坐」,「立體」起居,表面上看是社會發展造成的,其實只不過是按照早就寫好的歷史劇本在走而已。(文/華世谷)△ (人民報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