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成員國立陶宛1月29日宣佈,因國家安全問題,禁止在本國機場使用中共國企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Nuctech)生產的機場安檢設備。 |
【人民報消息】 美國前總統川普針對彈劾案 回覆參議院 由民主黨掌控的美國參議院將於2月9日,以挑起1月6日國會山騷亂爲由,彈劾前總統川普(特朗普),川普於2月2日通過他的律師提交了他對彈劾文件的回覆件。 回覆文件中否認了彈劾案的指控,並表示:第45任總統在其作爲美國總統任期期間的表現令人欽佩,他在任職期間一直都在做他認爲的、最符合美國人民利益的事情。 回覆文件強調:美國的憲法第一修正案確保了川普表達自己對2020年美國大選看法的權力;而且由於他現在已經卸任,參議院彈劾一位不在職的前總統違反了美國憲法,因此參議院的彈劾程序從一開始就不具有法律效力;同時衆議院在彈劾川普時也未走正常的法律程序,而政治仇恨在美國任何的司法系統中沒有地位,特別是在美國國會司法系統中。 美七名參議員提法案 阻非法移民獲得駕照 美國國會七名共和黨參議員已經提出法案,阻止非法移民獲得駕駛執照。法案還禁止一定的聯邦資金流向那些向非法移民提供駕照的庇護州。 參議員馬莎.布萊克本1月28日表示,她和其他多名共和黨參議員一起提出了《停止給非法移民開綠燈辦駕照法案》。該法案打擊的是一些庇護州,這些州允許移民在沒有證明他們合法居住在美國的情況下獲得駕照。 「如果我們的邊界沒有得到防護,聯邦移民法沒有得到充分執行,那麼,美國沒有任何一個城鎮可以免受罪犯和恐怖份子的侵害。」布萊克本在一份聲明中說。「這個國家是由法治來管理的。我們不應該在非法移民沒有遵循適當法律程序的情況下,給他們發放駕照。」 Parler首席執行官宣佈 遭董事會解職 Parler創始人、首席執行官約翰.馬茲(John Matze)1月3日晚間宣佈,他已被解除了公司首席執行官的職務。 在包括川普總統在內的多位著名保守派人士被推特封禁後,Parler用戶出現了大幅度的增長。 今年1月初,Parler被從蘋果(Apple)和谷歌(Google)的應用商店中刪除,這兩大科技巨頭的理由是,Parler對用戶發佈的暴力內容缺乏管制。Parler否認了這一說法。 馬茲說,此前他的公司服務條款,確實得到了蘋果、亞馬遜和谷歌的批准。在Parler出現爆炸式增長之前,這些科技巨頭從未表示過Parler不遵守規定。 馬茲表示,Parler董事會在1月29日決定終止他的職位,但是並沒有讓他參與這一決定。福克斯新聞最先報導了馬茲被解聘的消息。 Parler董事會由對沖基金億萬富翁羅伯特.默瑟的女兒瑞貝卡.默瑟控制。 五角大樓資建德州稀土廠 減少對中國依賴 美國國防部將向澳大利亞萊納斯公司提供3,000萬美元的資金,用於在德州建設稀土加工廠,以減少對中共國的依賴。 該工廠將能加工輕稀土元素(LREE),這類元素不僅廣泛用於手機、電動汽車發動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而且對下一代戰鬥機和精確制導導彈的生產也至關重要。 萊納斯公司作爲少數幾家重要的非中共國稀土礦商之一,並不是第一次獲得聯邦政府對美國項目的資助。2020年,該公司與德州的藍線公司合作,與五角大樓達成了一項協議,建設一個重稀土元素(HREE)分離工廠,這些元素用於製造專門的軍事武器系統。 這兩家工廠都將建在德州的洪多(Hondo),位於聖安東尼奧以西約45英里處。萊納斯表示,這些設施投入運營後,將能生產全球四分之一的稀土需求量。 伊拉克追剿ISIS殘部 再斃兩重要頭目 伊拉克總理穆斯塔法.卡迪米1月28日宣佈,該國的安全部隊擊斃了恐怖組織ISIS(其自稱爲「伊斯蘭國」)的指揮官阿布.阿瑟.伊薩維,伊薩維自稱是ISIS在伊拉克的首領和整個組織內的「副首領」。卡迪米在當天的一條推文中寫道:「我們實現了諾言,我曾發話要追擊達伊什恐怖份子,我們給了他們雷霆萬鈞的響應。」 2月2日,穆斯塔法.卡迪米宣佈,該國安全部隊又擊斃了兩名臭名昭著的恐怖組織ISIS恐怖份子。這是伊拉克連續兩週在追剿ISIS頭目方面取得勝利。 卡迪米寫道:恐怖份子阿布.哈桑.卡里巴維——即伊拉克南部ISIS的所謂領導人,和負責運送自殺炸彈的恐怖份子加納姆.薩巴.賈瓦德,今天都被消滅了。 憂國家安全 立陶宛禁中共國造機場安檢設備 北約成員國立陶宛1月29日宣佈,因國家安全問題,禁止在本國機場使用中共國企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Nuctech)生產的機場安檢設備。 立陶宛新任總理西蒙尼特的發言人雅基萊提尼對法新社表示,一個由政府任命的委員會裁定,同方威視的設備不符立國家安全利益。同方威視是一家中共國企,成立於1997年,源於清華大學。 立陶宛國會國安及防衛委員會主席卡斯薛昂納斯表示,戰略基建的投資和採購必須符合跨大西洋安全準則,此次(禁用同方威視機場安檢儀器的)決定顯示立陶宛絕不加入中(共)國創建和控制的技術圈。 立陶宛情報部門曾在年報中警告,中(共)國投資的積極滲透,有控制立陶宛資源基建、操控市場和施加政治影響力的風險。 (人民報記者畢藤菲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