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文化 › 文章: | |
巧治應聲蟲(圖)
【人民報消息】古時,有一種疾病爲「應聲」,無論你說什麼,都會從體內傳出響應的聲音。 雷丸殺蟲驅邪 根據宋朝陳正敏(一說範正敏)著作的《遁齋閒覽》記載,淮西有一個士人楊勔,到中年時得了奇怪的疾病。每當說話的時候總會聽到小小的響應聲。這回音聲不是來自外界,而是從他的肚子裏發出來。 幾年之間,響應聲逐漸變大了。一天,有一個道士看見他,驚訝地說到:「這是應聲蟲啊。倘若再不治療,就要傳染給妻子兒女了。最好的辦法是,你回家後閱讀醫典《本草》,讀到某種藥名,蟲子不應聲時,你就取那味藥來吃。」言外之意,那味中藥是蟲子的剋星,蟲子害怕,不敢應聲。 楊勔按照道士說的去做,找來《本草》,逐一閱讀藥名。當他讀到「雷丸」時,應聲蟲忽然沉默無聲了。於是,楊勔就服用了幾粒雷丸,此後就痊癒了。 雷丸殺蟲,在醫典中確有記載。明朝大醫家李時珍解釋「雷丸」名字的涵義。他說:雷斧、雷楔,都是雷神擊發霹靂,擊打東西時的精氣所化成。雷丸生長於土中,沒有苗,沒有葉子,但能殺蟲驅邪,猶如雷的彈丸。「本竹餘氣所結,得霹靂而生」,雷丸又稱爲竹苓,由竹子的餘氣所結,因得霹靂而產生,作爲一味中藥,歸胃經和大腸經。它的主要功效殺體內寄生蟲,消除積食,清除胃熱,驅逐毒氣。 後來陳正敏來到了長汀,遇到一名乞丐,也患有同樣的疾病。很多人圍着乞丐,看他戲耍。陳正敏告訴他服用雷丸可以治療此病,乞丐謝過他,說:「我生來貧窮,沒有其它的生存技能。平常向人們索求衣糧養活自己,唯獨依靠『應聲』而已。」 張文仲開先例 閱讀醫典巧治應聲蟲並非個案,在唐代就有先例。《優古堂詩話》的作者吳幵,有一次閱讀唐朝張鷟撰寫的《朝野僉載》,上面記載着類似的病症。 大唐時期,洛州有一個讀書人得了應聲病。每當講話時,都會從喉嚨中傳來響應的聲音。他請教當時的名醫張文仲,怎麼才能治好這個病。 張文仲是武則天時的御醫,善於治療風疾。自武則天、唐中宗以後,他被公認爲是三大名醫之首,另兩位是李虔縱、韋慈藏。唐高宗李治病重,頭暈目眩看不見東西。張文仲採用針刺療法,在高宗頭部施針放血,爲高宗解除了頭眩之症,也恢復了他的視力。後來,張文仲奉命召集當時的大唐名醫,共同撰寫治療風疾氣疾的諸多藥方。 張文仲治療了很多疾病,但這樣的應聲病卻沒有遇到過。他徹夜思考,想到了一個辦法,取來《本草》讓書生閱讀。書生閱讀其它的藥名,蟲子都會響應,但有一處蟲子不敢響應。張文仲認爲,那是因爲蟲子害怕此藥,以致不敢發聲。於是取來那味藥,作成藥丸,讓書生服下。當下病症就解除了。 (參考數據:《優古堂詩話》、《續墨客揮犀》、《本草綱目》、《舊唐書》)△ (有刪減) | |
| |
| |
相關文章: |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