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政府覬覦學生壓歲錢 被譏向孩子割韭菜(圖)
 
2021年3月7日發表
 
林州市教體局和市慈善總會要求該市中小學校、幼兒園開展「壓歲錢捐贈」活動,引起民衆不滿和議論,最終當局匆匆將活動叫停。

【人民報消息】河南省林州當局看準孩子們在過年期間有可觀的紅包進帳,要求孩子向原本出錢助學的教體局部門捐出「勝利品」。事件引起民衆不滿和議論,有人形容當局「割韭菜」,連小孩也不放過。 河南省林州市教體局和市慈善總會聯合下發紅頭文件,以「獻愛心」爲由要求該市中小學校、幼兒園開展「壓歲錢捐贈」活動,此事遭到輿論廣泛質疑。不過這項全國性募捐活動的主導者源自中共共青團中央,而且已持續多年。 捐贈壓歲錢 被自願恐淪硬攤派 一份河南省林州市教體局聯合慈善總會下發的《關於在全市範圍內開展2021年愛心壓歲錢捐贈活動的通知》在網上熱傳。 該通知要求全市中小學和幼兒園發起「捐贈壓歲錢、奉獻一片愛」的慈善活動,並要求各學校都要向學生家長遊說,希望完成這個政治任務。 當地高家莊小學一位老師證實當局要求學生捐出壓歲錢,但他稱不是強迫捐贈,學校也不設立什麼捐獻門坎。 關於捐款用途,《通知》稱此捐款爲教育救助基金,主要用於救助大病或家庭困難教職工、救助大病或家庭困難學生、救助因傷亡或其它意外事故導致貧困的學生家庭。 對於這份要求學生捐贈壓歲錢的文件,不少網民表示質疑和憤慨。 有網民擔心,雖然通知稱學生自願,但官方部門以正式文件下發,沒有學校敢不執行的,不自願也得「被自願」,最後恐怕成「硬攤派」。 還有網民說,不管以什麼樣的理由,兩部門聯合下發紅頭文件要求學生捐贈壓歲錢的做法都是違規的,慈善資金來源有多種途徑,豈能從孩子下手。他們是祖國的花朵,不是募捐的韭菜。 對於捐款的救助對象,有網民表示,教職工有困難,讓學生拿壓歲錢救助,那些保障疾病、失業、事故、死亡的社會保障金哪裏去了?四處募捐的慈善組織哪裏去了?憑什麼把有關部門失職造成的救助漏洞,強迫學生拿壓歲錢來補?更不要說慈善機構不知圈養了多少個郭美美。 在輿論壓力下,3月5日,林州市教體局官方微信公衆號發佈通報,稱林州市教體局聯合林州慈善總會下發關於捐贈活動的通知未經嚴格審批,決定停止該活動。 其實,早在2016年林州市慈善總會發起的愛心壓歲錢捐款活動就曾被當地媒體報導過。此外,在中共宣傳部、中央文明辦的門戶網站,有多篇以「抗擊疫情」爲由,號召學生捐贈壓歲錢的文章受到官方高調宣傳。 捐贈活動主導者 源自中共團中央 據媒體報導,壓歲錢捐贈活動的主導者源自中共共青團中央,再由各省市團委於節前下發文件通知,而且已持續多年。 2016年,由中共共青團中央學校部等單位共同舉辦全國「最美中學生」、「最美中職生」尋訪活動,咸寧中學一名入選者的「最美」之處是熱心於公益事業,積極參與捐贈活動,並將自己的零花錢、壓歲錢捐贈給官方機構。 此外,根據中共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主辦的官方網站顯示,早在2011年1月31日,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等機構就曾聯合下發通知,官方以扶貧濟困等名義要求全省中小學參與壓歲錢捐贈活動。 從歷年的相關活動通知看,除了援助對象以及各種「高大上」的募捐名義有所不同之外,中共官方還將募捐主題從「壓歲錢」擴展到「零花錢」,同時要求開展募捐活動的時間選在新年、學雷鋒紀念日、五四青年節、六一兒童節等節日上。 儘管官方聲稱捐贈活動秉持「不搞攤派、不下任務、不定指針」等原則,但按照上述網民的說法,「官方部門以正式文件下發,沒有學校敢不執行的」。 除了上述提到的廣東省、河南省之外,湖南省、四川省、貴州省、福建省、浙江省、山東省、河北省等多個省份都曾報導過相關募捐活動,其中也有貧困市縣。 中共慈善機構屢受詬病 歷次中共官方的慈善捐款活動均聲稱秉持「公開、透明」的原則,但中共紅十字會等慈善機構卻屢受輿論詬病。去年疫情期間,官方慈善機構私自截留「瓜分」援助物資,一線醫生護士卻苦求無果的醜聞不斷被曝光。 去年2月1日,《麗江日報》以「暖心!麗江兩姐妹捐贈4萬個醫用口罩」爲題,報導兩名中學生在家人的陪同下,向麗江市紅十字會捐贈4萬個醫用口罩,這批口罩是姐妹倆用壓歲錢和獎學金從國外購買。 2月2日,一位署名「任易」的作者發文質疑,同一箱口罩,爲什麼能從巴利島空運武漢,繼而轉移到麗江,然後再被中學生重新捐給麗江紅會呢?文章還提到,印度尼西亞華僑在巴利島掃光所有庫存,通過空運發回國內,其中有帶特殊標識的貨箱卻詭異地出現在雲南省紅十字會的捐贈儀式上。 對此,有網民評論說,海關截留海外援助物資,由官方分配到各地紅會,而紅會再請託兒高調宣傳捐贈儀式來誘惑民間善款,之後援助物資被各級政府官員瓜分。 網友說,中共的黨團隊都是犯罪組織唄!而且這些犯罪手段之下流,連外國黑幫都自嘆不如!公然向未成年人下手搶收保護費,還美名其曰「捐壓歲錢」,真的是已經無法只用邪惡來形容,這些人真的是畜生不如!△

 
分享:
 
人氣:30,557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