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儘管中共當局已撥出數百億美元,試圖幫助開發商完成已售出的住宅,但中國的爛尾樓問題仍在加劇。 這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對經濟復甦是巨大的拖累。目前,中國最大的兩家開發商恆大集團和碧桂園控股,以及許多規模較小的開發商都出現了債務違約。這使潛在購房者對房地產市場失去了信心,這種情緒進一步造成了惡性循環。 等待交屋的人群是中國房地產公司最大的債權人。在中國房地產危機爆發前,預售收入是開發商的主要資金來源。 中共官方並沒有對未完工房屋進行統計,但截至6月,中國五家未能償還海外債務的大型開發商的合同負債總額約為2,660億美元,這可粗略地代表他們已售出但尚未交付的房屋價值。 上週,野村證券(Nomura)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估計,中國未完工的預售住宅約有2000萬套,這相當於碧桂園規模的20倍。 他估計,要完成這些住宅的建設,需要超過4,400億美元,並預測中共當局最終不得不填補這一資金缺口。 大量的爛尾樓,讓許多中國家庭陷入困境。去年,許多業主受不了一再延遲交屋期限,計劃要停止支付房貸。 隨後,中共當局大陸設立了3,500億元人民幣(約480億美元)的保交樓專項借款,幫助資金短缺的開發商完成預售項目的建設。 中共央行還表示,如果大型商業銀行出於同樣的目的向開發商提供貸款,它將向這些銀行提供高達2,000億元人民幣(約270億美元)的無息貸款。然而,這些資金中有很大一部分被閒置。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最新季度報告,截至9月份,放款率只有約3%。 一些陷入困境的房地產開發商向《華爾街日報》表示,他們無法滿足商業銀行的貸款標準,未完工的項目也無法獲得融資。他們也很難從地方政府獲得貸款,並表示合格項目的篩選過程不透明,各城市的情況也不盡相同。 仲量聯行(Jones Lang LaSalle)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表示,這一切是因為銀行希望規避風險。 在某些情況下,銀行告訴開發商,只有在項目有足夠的抵押品,保護銀行免受違約影響時,他們才會發放貸款。這些抵押品可能包括土地和未售出的公寓。 同時,只有大部分已預售但未按時交付的住宅項目才有資格獲得國家援助。 分析師認為,雖然向開發商提供貸款已成為國有銀行的一項政治任務,但它們仍需評估風險,並避免虧損。 房地產市場下行,意味著開發商的資產價值也在下降,這影響了他們能取得的融資。 爛尾樓問題 導致中國抗議活動急劇增加 人權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中國異議監測」(China Dissent Monitor)項目的研究負責人凱文·斯拉滕(Kevin Slaten)表示,難以解決的爛尾樓問題,導致中國抗議活動急劇增加。 斯拉滕在一份分析文章(鏈接)中表示,根據「中國異議監測」的統計,從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間,中國至少出現了1,777起與房地產行業有關的抗議活動。 其中三分之二的事件與建築項目爛尾、延期或偷工減料有關。其餘的抗議活動,大多由建築工人發起,要求支付拖欠工資。 斯拉滕表示,目前每月約有50至70起抗議活動。抗議事件已遍布各地,自2022年6月以來,全中國已有276個城市發生了抗議事件。 在很多情況下,住房抗議並非孤立事件。在研究期間,每7次抗議活動中,就有一次與過去的抗議活動有關,這表明抗議者的訴求具有持續性。△ (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