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台海大戰若爆發 印度洋有可能成為中共的「阿喀琉斯之踵」
【人民報消息】中共多年來一直在迅速擴張軍力,對台灣的海空騷擾不僅咄咄逼人,更頻率和數量增加。若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一旦下令攻占台灣,美國和西方國家如何應對,如何協防颱灣,越來越被納入多國軍方和智庫學者的議程。路透社在週四(12月14日)發表的一篇長篇分析報道中指出,其實貌似強大的核子大國中共國也有自己的軟肋,或稱「阿喀琉斯之踵」。 據美國之音報導,路透社在通報中指出,在波斯灣與中國各港口之間,每一天都有將近60艘滿載原油的超級油輪在穿梭奔忙,而這些原油維持著中國經濟半壁江山的運作。 當這些油輪進入南中國海海域之時,它們顯然越來越受到中共軍方的保護。解放軍不僅在南中國海有爭議的島礁上建有機場並部署了飛彈陣地,而且解放軍海軍的055型隱形萬噸大驅(飛彈驅逐艦)的火力也相當強悍。 但油輪一旦進入印度洋,這裡還匯集有從非洲和巴西前往中國的油貨輪,解放軍兵力投射立即鞭長莫及,這裡是美國海軍獨霸的一統天下。 印度洋也因此被稱為中共解放軍的軟肋,或稱為「阿喀琉斯之踵」。 阿喀琉斯是希臘神話中刀槍不入的勇士,但是他全身唯一沒有浸泡過冥河水的地方就是他的腳踝,這也是他全身唯一的弱點。阿喀琉斯後來在特洛伊戰爭中被毒箭射中腳踝而喪命。 「阿喀琉斯之踵」因此被引申為致命的弱點與要害。 路透社引述十多位武官和學者的話說,解放軍的這一弱點目前正在被西方軍隊和專家在兵棋推演中仔細研究與推敲,也就是說,研究與中共就台灣或東亞其它某個地區爆發衝突後,戰事將如何演變與升級。 澳洲國立大學安全專家大衛布魯斯特(David Brewster)向路透社表示,在一場大戰中,行駛在印度洋的中國油輪「會發現它們很容易遭到攻擊」。 「中共海軍艦艇會被圍困在印度洋……它們只有很少或完全沒有空中的掩護,因為它們沒有可以依賴的自己的基地或設施,」布魯斯特說。 西方和亞洲首都熟悉相關討論的四位武官和八位分析人員向路透社表,這一巨大的軟肋給了中共的對手一個多種升級選擇的台階,特別是在一場像俄烏戰爭這樣曠日持久的衝突中。 涉及的場景從對中國海運進行騷擾到攔截,而這些行動有可能迫使中共海軍艦艇分散兵力趕到現場救援,最終還包括對中國海運實施封鎖或更嚴厲的措施。 三位分析人士表示,在一場全面戰爭中,可以裝載200萬桶原油的油輪將是敵手將其擊沉或捕獲的重要目標,就像上世紀世界大戰參戰國攻擊地方經濟命脈一樣。 路透社在通報中指出,西方國家這些選擇有可能被用來勸說中共不要對台採取行動,或是事後升上入侵台灣的代價。 受訪人士表示,目前不清楚的是北京在意識到自己的軟肋後,是否會影響其在台灣問題上的算計。 路透社曾聯絡中共國防部,尋求對中共在印度洋實力的評論,但沒有收到任何回應。 路透社在報道中指出,根據相關文件以及退役軍官的說法,中共的戰略學家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但是是否對台採取軍事行動最終要由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作出決定。 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威廉·伯恩斯(William Burns)今年二月在國會作證時曾表示,習近平已經下令解放軍在2027年,解放軍建軍100週年時,做好攻打台灣的準備。近年來,解放軍一直在台灣週邊的海空域進行訓練和演習。解放軍在台灣明年一月大選來臨之際,更是升高了對台灣的軍事壓力與恫嚇。 習近平自2012年掌權之後,就一直強調軍隊現代化的重要性,要求解放軍能在全球投射軍力,並保護中國關鍵的水上貿易路線。 但一些分析家認為,在一場衝突中,中國由於能源需求增加,保護這些水上貿易生命線將會心有餘而力不足,這使得北京就攻占台灣而引發的一場長期戰爭難以持續。 五角大廈估計,中國約有62%的原油和17%的天然氣經由海運進口,而且必須透過連接印度洋和南海的馬六甲海峽這個狹窄的咽喉要道。 中國正在讓其能源供應多元化,並且已經透過輸油管從俄羅斯、緬甸和哈薩克進口原油。但在2022年,從這些國家進口的石油只佔中國進口原油總量的10%左右。△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習統治危機即將爆發 盼其暴斃心態瀰漫中南海 2023/12/18 (172,033次)
習近平搞假旗行動?CNN:臺官員揭中國欲藉假消息為出兵犯臺鋪路 2023/12/17 (32,301次)
揭祕:緬甸是如何成為鴉片最大生產國的? 2023/12/17 (166,389次)
「中國民間檔案館」網站上線!訴說中共掩蓋的事實(圖) 2023/12/17 (32,670次)
大陸一家8口走線來美 再也不願回「地獄」(多圖) 2023/12/17 (47,592次)
中共權鬥險惡 胡錦濤之子仕途遭冷凍(多圖/視頻) 2023/12/17 (59,584次)
中共攻擊菲軍船 南海變局加速(圖) 2023/12/17 (35,395次)
四大危機同時出現 中共已無合法性基礎 2023/12/17 (36,343次)
中國現中共病毒新變異株 將有新一輪感染高峰 2023/12/16 (119,014次)
 
北京樓市下猛藥,房價斷崖式下跌,明年將更慘!經濟大衰退 京東大裁員!
北京樓市下猛藥,房價斷崖式下跌,明年將更慘!經濟大衰退 京東大裁員!
劉鶴生父文革被整亡,半年無人奔喪!身為兒子的他,為何還致力效命中共?
劉鶴生父文革被整亡,半年無人奔喪!身為兒子的他,為何還致力效命中共?
親兒子崩潰 母親離世留下16萬存款 開20個證明也取不出來!
親兒子崩潰 母親離世留下16萬存款 開20個證明也取不出來!
三天餓五頓,睡橋洞,靠日結,吃上頓沒下頓的「三和大神」| #人民報
三天餓五頓,睡橋洞,靠日結,吃上頓沒下頓的「三和大神」| #人民報
經濟寒冬 上海高級金領也慘了;河南現「雷打雪」異象!疫情持續升溫
經濟寒冬 上海高級金領也慘了;河南現「雷打雪」異象!疫情持續升溫
深圳街頭網紅乞討 廣東三和大神住橋洞遭驅趕!北京房價 斷崖式下跌
深圳街頭網紅乞討 廣東三和大神住橋洞遭驅趕!北京房價 斷崖式下跌
 
令計劃之禍(3)新四人幫政變 — 推翻習近平 令計劃要當總書記!(視頻) 2023/12/17 (96,588次)
中共權鬥險惡 胡錦濤之子仕途遭冷凍(多圖/視頻) 2023/12/17 (59,584次)
日本網友歡呼:「習維尼」讓小粉紅倒大楣(多圖) 2023/12/16 (62,085次)
日本餐廳貼「習維尼」輕鬆搞定小粉紅(圖) 2023/12/16 (62,589次)
以色列送哈馬斯支持者回加沙 網友一片叫好(視頻) 2023/12/15 (54,828次)
劉鶴生父文革被整慘亡 半年無人奔喪(視頻) 2023/12/15 (68,206次)
日媒:中共幹預臺大選事態嚴重 國臺辦認了?(圖) 2023/12/14 (57,239次)
生倆娃有利長壽?網民:騙生沒招了(圖) 2023/12/13 (141,808次)
香港影星周海媚57歲在北京病逝(圖) 2023/12/12 (95,380次)

牆倒眾人推 十三道壞消息催命中共(圖) 2023/12/12 (211,180次)
臺退將︰中共暗地策反臺軍 叛逃軍人不獲信任(圖) 2023/12/12 (57,364次)
秦剛被注射氰化鉀 十名將官一同被處死(圖/視頻) 2023/12/11 (202,226次)
房價頂不住!700萬買的 300萬賣掉(視頻) 2023/12/11 (69,465次)
中國年輕人無力生養「金寶寶」(多圖) 2023/12/11 (57,213次)
撤陳峰王健林等名字 哈佛被中共滲透水很深 2023/12/11 (59,222次)
中國「結石寶寶」家屬為何索賠難? 2023/12/11 (57,513次)
習近平親自領導之下中國政軍經呈現亂局 2023/12/10 (59,100次)
關於朝鮮戰爭之十大真相 2023/12/10 (71,248次)
秦剛死訊中共不敢回應 大膽推測:與政變有關係?(圖) 2023/12/9 (65,105次)
中共大清洗!秦剛恐已身亡?(視頻) 2023/12/8 (75,366次)
一個比一個多 中共高官的私生子(視頻) 2023/12/8 (61,538次)
失業風暴!中國就業困境(視頻) 2023/12/8 (72,052次)
中植系爆雷 富人也被收割 投資者經濟損失或超過75%(視頻) 2023/12/7 (69,478次)
驚掉下巴!戰狼學者李毅發表驚人言論(圖/視頻) 2023/12/7 (74,921次)
不守規矩要吃虧 中國遊客威尼斯翻船落水(圖) 2023/12/6 (53,630次)
幽默視頻:病的不輕 中共黨魁想吃點啥就吃點啥(圖/視頻) 2023/12/4 (68,899次)
過不下去了 移民吧!(視頻) 2023/12/4 (73,601次)
做飯也能觸動中共禁忌 美食網紅無奈發視頻宣佈不再做蛋炒飯(視頻) 2023/12/3 (73,015次)
越來越不受待見! 中共黨魁在美待遇大不如前(視頻) 2023/11/30 (70,403次)
為中共黨魁畫像 知名畫家罹癌病亡(視頻) 2023/11/28 (75,390次)
吃蛋炒飯再加一動作 給中共消風(圖) 2023/11/28 (56,212次)
新一波疫情洶湧而至 救世防疫有良方(圖) 2023/11/28 (92,730次)
「辱母案」中的於歡怎麼樣了?(視頻) 2023/11/27 (72,036次)
「悲劇英雄」孫志剛(視頻) 2023/11/23 (74,045次)
中共又鬧笑話 《上甘嶺》暫停播出(視頻) 2023/11/23 (106,294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