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许成钢演讲批评中共党魁 触及政权崩溃话题(图)
美国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制度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许成钢。(许成钢授权大纪元)
【人民报消息】日前,美国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制度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许成钢教授在台湾大学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批评中共党魁习近平上台后重返极权体制,并做出各种误判的决策。他还谈到中国经济问题的现状和对中共政权崩溃的分析。 据新唐人报导,12月4日,许成钢在台大国发所发表了题为“制度基因:中国制度与极权主义制度的起源”的专题演讲。 党魁误判“东升西降” 学者:“低能表现” 许成钢表示,共产党极权制特点包括党控制国、党统治社会的一切、不允许存在任何独立于党的组织、团体、财产;党国持有或控制社会所有的财产、可暴力剥夺所有私有财产;所有个人包括中共官员都丧失人权。 许成钢提到,现在很多人以为中国有私有财产权,所以不是极权制度。但是在没有法制的社会里,法律规定的产权并不意味著对资产的全面控制权。目前,中共是党领导一切,党领导司法,司法执行党的指令。 对于中共所谓的“改革开放”,许成钢认为,改革开放只为中共续命。在改革开放时产生私有制,让各地争取台商、外商投资。但是这让外界误解,这并非中国产生天翻地覆的改变,事实并非如此。 许成钢认为,发展经济的中共经济改革和在文革时搞阶级斗争,两者都是为了同一目标,走向共产主义。 许成钢表示,中共特色的极权制度就是向“地方分权”,指的是行政和资源向地方分权,但是政治、人事、意识形态等一切都控制在中央手里“只要管住你的脑袋,效忠中央即可”。 对于习近平上台10年来的执政能力,许成钢表示,虽说“地方分权”是中共极权制度的关键,但是习近平日益收权,不想依赖地方行政力量。他以“低能表现”来形容习近平的欲望。 许成钢表示,极权主义弊病丛生,而地方分权才让中共变得如此强大,也才使得习近平吹嘘“东升西降”,误认为力量足够强大、误认为能自上而下都控制、误认能以“一带一路”控制全球大局。 许成钢认为,这些都是习的错误判断。他举例,习近平利用大数据管理、动态清零,许多中国人说,“动态清零是一个总预演,将来如何全面控制社会都演习过。当需要时,一切一块来就控制了。” 学者:中共关心的是政权并非经济 许成钢提到,中共改革开放的背景是两次重大运动,大跃进死了4000万人、文化大革命整了1亿人,中共的统治合法性动摇,经济濒临崩溃。 他认为,中共为重返极权制,在习上台后强化社会各个面向控制,警戒任何可能动摇极权制因素,民企的壮大发展,尤其引起中共担忧政权跨台,“预防和平演变、颜色革命比经济更重要”。 “他关心的不是经济,是他的政权。他在具体做事时,要判断政权整体影响为何。”许成钢说。 许成钢解释,中国对民营企业采取一系列的打压手段,以及目前经济发生的问题都是过去所积累的后果,“眼看经济要出问题,面临金融危机和财政危机的风险,而且持续扩大中,他才试图采取某些手段来缓和”。 中共解决不了经济问题 民企信心尽失难挽回 谈到大陆地方债务问题,许成钢表示,中共目前遇到的是百兆级的债务问题。 许成钢说,中共担心的是金融危机,“当整个经济下行后,土地价和房地产价都会下降,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性质就会自动往下降,银行就会破产”。 近日,中共党魁习近平赴上海考察,当局出台一连串刺激经济方案,并且不断向民企示好。 对此,许成钢表示,中共先前推出一系列监管措施,担心的是民企太壮大;现在官方作再多鼓励措施都难救民企信心,民企信心一但丧失,很难挽回。 许成钢认为,中共现在试图先不让房地产企业破产,不过挡不住土地、房地产价格下跌等问题,“怎么弄都不行,现在碰到死结了,中共只能继续挣扎”。 中共极权崩溃的契机 就中共各级官员出现消极抵抗及中共制度崩溃的问题,许成钢分析,极权制度的特点是“非常暴力的全面控制”,消极抵抗能走多远很难判断。就像朝鲜极端的贫困,但是靠著全面的暴力统治也能维持,就是社会精英没有这样的共识;而苏联经过20年改革,社会精英普遍形成共识,制度不能改革只能放弃,所以制度崩溃就到了。 许成钢认为,如果中国经济长期低迷,社会精英阶层有改变共识时,有可能是制度崩溃时。此外,如果军队分化,也有可能构成条件,“人们不能假设共产党永远能够统治所有军队”。△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秦刚死讯中共不敢回应 大胆推测:与政变有关系?(图) 2023/12/9 (65,105次)
频遭六大亡国之君影射 习近平“龙椅”摇晃(图) 2023/12/8 (41,479次)
胡锦涛托孤无效 胡春华为表忠毁文革博物馆(图) 2023/12/8 (172,521次)
李强和李克强名字都带“弓”习不放心(图) 2023/12/8 (41,695次)
外媒:习近平新动作带有不祥意味 2023/12/8 (40,003次)
疫情又起 习近平面临空前危机!(图) 2023/12/7 (37,900次)
习近平和中共的软肋 2023/12/7 (40,374次)
意大利美女总理令习近平踢到铁板(图) 2023/12/7 (35,020次)
美商务部长直言打脸习近平说明什么?(图) 2023/12/6 (40,889次)
 
令计划至少五个私生子 蔡奇可能更多!蔡奇做太多肮脏事 命运会如何?|
令计划至少五个私生子 蔡奇可能更多!蔡奇做太多肮脏事 命运会如何?|
气坏华为爱国粉红 遥遥领先被指饥饿营销!医生披露国内疫情大爆发
气坏华为爱国粉红 遥遥领先被指饥饿营销!医生披露国内疫情大爆发
上海有多惨 回到20年前!  养不起家 吃不上饭的越来越多!
上海有多惨 回到20年前! 养不起家 吃不上饭的越来越多!
失业风暴! 女子在镜头前哭诉,每天投无数履历,如石沉大海;
失业风暴! 女子在镜头前哭诉,每天投无数履历,如石沉大海;
北京人在北京混不下去了!北京马驹桥:吃不上饭了!
北京人在北京混不下去了!北京马驹桥:吃不上饭了!
中植系爆雷 富人也被收割!可能是最惨的一次,
中植系爆雷 富人也被收割!可能是最惨的一次,
 
秦刚死讯中共不敢回应 大胆推测:与政变有关系?(图) 2023/12/9 (65,105次)
中共大清洗!秦刚恐已身亡?(视频) 2023/12/8 (75,366次)
一个比一个多 中共高官的私生子(视频) 2023/12/8 (61,538次)
失业风暴!中国就业困境(视频) 2023/12/8 (72,052次)
中植系爆雷 富人也被收割 投资者经济损失或超过75%(视频) 2023/12/7 (69,478次)
惊掉下巴!战狼学者李毅发表惊人言论(图/视频) 2023/12/7 (74,921次)
不守规矩要吃亏 中国游客威尼斯翻船落水(图) 2023/12/6 (53,630次)
幽默视频:病的不轻 中共党魁想吃点啥就吃点啥(图/视频) 2023/12/4 (68,899次)
过不下去了 移民吧!(视频) 2023/12/4 (73,601次)

做饭也能触动中共禁忌 美食网红无奈发视频宣布不再做蛋炒饭(视频) 2023/12/3 (73,015次)
越来越不受待见! 中共党魁在美待遇大不如前(视频) 2023/11/30 (70,403次)
为中共党魁画像 知名画家罹癌病亡(视频) 2023/11/28 (75,390次)
吃蛋炒饭再加一动作 给中共消风(图) 2023/11/28 (56,212次)
新一波疫情汹涌而至 救世防疫有良方(图) 2023/11/28 (92,728次)
“辱母案”中的于欢怎么样了?(视频) 2023/11/27 (72,036次)
“悲剧英雄”孙志刚(视频) 2023/11/23 (74,045次)
中共又闹笑话 《上甘岭》暂停播出(视频) 2023/11/23 (106,294次)
人民报恭祝各界朋友感恩节快乐 2023/11/23 (21,486次)
“时光倒流”奇闻-他们到哪里去了?(视频) 2023/11/22 (73,527次)
普丁真命危? 习近平见的普丁是替身?(视频) 2023/11/20 (90,304次)
刘源发文反对个人专断 中共内斗剑拔弩张(视频) 2023/11/14 (79,455次)
最新预言 罕见天象(视频) 2023/11/12 (91,076次)
作家忆前世:我在母亲怀孕4个月时投胎(视频) 2023/11/9 (73,291次)
李克强没有汲取父亲的教训(视频) 2023/11/9 (74,632次)
曲线救国不成 李克强窝囊死(视频) 2023/11/8 (74,576次)
令计划之祸(2)令计划游刃于江胡之间(视频) 2023/11/7 (82,484次)
无神论画家 垂死之际被神拯救(视频) 2023/11/5 (77,834次)
京官怪事多 李克强“被害死” 习“跳进黄河洗不清”(视频) 2023/11/4 (81,349次)
李克强猝逝 死因蹊跷 或涉高层博弈(视频) 2023/11/1 (144,357次)
中国股市跌跌不休 一夜回到疫情前(视频) 2023/11/1 (132,408次)
内幕越扒越多 许家印父子癖好再曝光(视频) 2023/10/28 (73,229次)
李克强猝死!中共要大地震?(视频) 2023/10/27 (73,633次)
保密法要修改 暴露习近平一软肋(视频) 2023/10/26 (121,342次)
中共国务院秘书大洗牌 内斗新动向(视频) 2023/10/21 (74,051次)
下架新书《崇祯》 习中央再出昏招(视频) 2023/10/20 (77,688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