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中國文化學者易中天編寫的《易中天中華史》出版多年後,近日傳出被下架。對於該書下架,有人說是因為關於中國文明史長度涉及與官方衝突。另一種流行的說法,指易中天以三國人物袁紹影射習近平。但易中天在「百家論壇」講三國,是十多年前的事了,不知為何現在被對號入座。
習近平可能是被人以歷史人物影射最多的中共黨魁。盤點了一下,至少涉及六大歷史人物,影射內容各異,但都很精彩。
第一位:袁紹
在《易中天中華史》傳出要求下架之後,數段易中天當年的演講視頻內容在社交平台X上流傳,易中天講到東漢末年軍閥之一袁紹:
“我太了解他了,他這個人的特點就是野心大、智慧少,態度凶,膽子小,刻薄猜忌,人緣不好,這個人政治上短見,軍事上弱智,組織上低能。他最大的成功,在於他利用了他家族這樣一個政治資源,躺在父輩的成就上吃老本,他是在父輩開創的基業上,名聲地位都超過了他的父輩和祖輩,但是他在關鍵時刻卻表現出愚蠢、固執而狂妄。”
易中天繼續說:“他的愚蠢、固執和狂妄是三位一體的,他因為愚蠢而固執,因為固執而狂妄,而又因為狂妄而愚蠢。他狂妄,所以他聽不進別人的意見,所以他固執,因為他固執,他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所以他愚蠢,因為他愚蠢,他不知道自己的份量,因此他狂妄。”
這裡說的像是習近平嗎?個人特點無法完全確認,至少習近平是靠著他老爹習仲勛的庇蔭上來的。一位名為Michael Fan的X網友說:“本來說的是袁紹,架不住習近平非要往袁紹上靠啊,攔都攔不住,現在想起來封殺易中天了!”
在中國突遭下架的新書《崇禎:勤政的亡國君》。(網上圖片) |
第二位:崇禎
中國已故明史專家陳梧桐再版著作“崇禎:勤政的亡國君”,10月已被全面下架。廣為流傳的說法也是說該書影射習近平。
前美國國務院首席中國顧問余茂春曾表示,封禁此書凸顯習的“極度敏感或偏執”。
該書的封面廣告上寫著,“勤政的亡國君昏招連連步步錯,越是『勤政』越亡國”、“看懂崇禎皇帝如何一步步把自己逼上絕路”,並且還加入了“上吊繩”等元素設計。
這被認為對習近平不利。崇禎是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但與歷史上其他亡國之君不一樣,他生前還算是一位“勤政”的皇帝,力圖中興。只是明朝氣數已盡,誰也無力回天。1644年,李自成軍攻入北京後,崇禎在景山自縊身亡。
中國民間對習近平有很多綽號,比如:包子,小熊維尼,豬頭、總加速師等一大批。其中“總加速師”意思是說習正在加速中共的垮台,影射習是亡國之君。而崇禎的悲劇故事剛好配上“總加速師”。
習這些年站在保黨的基點上,每天都很忙,但越努力越折騰,問題越大。因為基點錯了、方向錯了,方式也錯了,以致於引發天怒人怨。
崇禎帝敗亡之際喊“諸臣誤朕”;習近平如今“定於一尊”,下邊官員通通躺平,習家軍的蔡強、李強等人,未來看到形勢不對,也不會願意背鍋,習近平最後難免墜入敗亡結局。
第三位:隋煬帝
隋煬帝,也是較早被用來影射習近平的古代帝王。網民總結習近平和隋煬帝多處雷同:
諸如隋煬帝楊廣極愛面子,好大喜功,對外很講排場。隋煬帝為了在外賓面前炫耀隋朝的強盛和富有,下令盛飾市容,連賣菜的都要墊以龍鬚席,市上樹木纏以絲綢做裝飾。
習近平給予非洲窮國兄弟的留學生超國民待遇,對外動輒大手筆撒幣數百億美元,或隨意免除他國債務。然而中國多少人掙扎度日,前總理李克強也承認中國還有6億人月收入才千元。
“萬國來朝”一說,據說最早發端於隋煬帝。而習近平每每辦主場國際“盛事”,寧願動用專機接專制小國統治者來華,也要有意造出“萬邦來朝”氣象。
楊廣在取得大隋皇位前作風簡樸、謙恭謹慎。他登上大位時馬上展現遠大抱負——改年號為“大業”,要武統高句麗,但三戰皆負。
習近平未登大位時也是一副老實人樣子,上台後即拋出“中國夢”“民族偉大復興”,毫不遮掩搞“人類共同體”的紅色擴張野心。他可能要以“收復台灣”的“大業”之名大舉侵台。
對內,楊廣上任時曾親自起草的詔書留下諸多名言警句,如表達愛民之志的“每以子民為念,非天下以奉一人,乃一人以主天下”,表達罪己的“萬方有罪,責在朕躬”。但楊廣被後世認定是暴君,初唐重臣魏徵說楊廣是“嘴裡說著堯舜的話,做的卻是桀紂的事”。
習歷年發表的公開講話,也都是冠冕堂皇的,聲稱“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之類,實際上中共做的是另一套,迫害人權頻下狠手。
第四位:袁世凱
1915年12月12日,篡奪了辛亥革命成果後的袁世凱,宣布將改次年為洪憲元年並建立中華帝國。1916年3月22日袁世凱宣布取消君主立憲國體,但改元後僅83天帝制便以失敗收場,之後他在同年6月6日病死。
習近平在2018年修憲破除國家主席任期制,使自己可以無限連任,被指謀求終身執政,形同“稱帝”。這一“稱帝”之舉,和袁世凱也有相似,網上不少人遂以此影射習。
今年10月,中共國務院辦公廳發布2024年節假日安排,決定黃曆新年假期“2月9日除夕不休假”,引發中國民眾不滿。有網民開始調侃說是因為“除夕”犯了“除習”的忌諱。
這一方面,袁世凱也有故事。
傳說當年袁世凱一心想復辟登基當皇帝,又怕人民反對,終日提心弔膽。一天,他聽到街上賣元宵的人拉長了嗓子在喊:“元——宵。”覺得“元宵”兩字諧音“袁消”,有袁世凱被消滅之嫌,聯想到自己的命運,於是在1913年元宵節前,下令禁止稱“元宵”,只能稱“湯圓”或“粉果”。當然,“元宵”兩字並沒有因袁的意志而取消,後來照樣在民間流傳。
第五位:慈禧
習近平也曾被一些論者認為像慈禧太后,比照時間是2018年美中打起貿易戰之後這幾年。
一百多年前慈禧太后縱容義和團拳匪,放任燒教堂、殺教士、圍列強領事館,結果引起八國聯軍攻北京,次年以辛丑和約賠償白銀4億5千萬兩。
一百多年後,中共紅朝黨魁習近平身邊只有馬屁精,誤判國內外形勢“東升西降”,以為終於“厲害了,我的國”,自稱可以“平視世界”了,一改韜光養晦策略,號稱戰狼的外交官與西方頻頻衝突。中共對內拆教堂、燒十字架、鎮壓地下教會,在新疆搞滅絕,在打破香港“一國兩制”承諾之後,在台海持續生事,大有入侵之意。
但一旦攻台,中共面臨的不止是大清面臨的“八國聯軍”,而可能是“八十國”聯軍。新冠病毒疫情實際上一直未消停,最近中國“不明肺炎”疫情再起,也可能有相關。就病毒擴散的追責,2020年一度興起數十國官方或民間機構向中共索賠,且是巨量倍數於1900年的庚子賠款。病毒溯源和追責、索賠一事,在未來某個時間點,仍有可能重新被提起。
要說習和慈禧的相似,不是說習搞垂簾聽政,主要是說兩人對時局的誤判和對外交往的蠢行相似。習時代倍受詬病的是老粉紅、小粉紅在全世界挑事,以及派出大群戰狼官員,利用民族主義惡化對外關係,帶來的是國際孤立。這如同慈禧當年誤用義和團闖禍,又誤信假情報,負氣處死主和派大臣,對多國宣戰,最終陷入敗局。
第六位:桓玄
桓玄是較新的一位被用來影射習近平者,不算太知名,但也恰到好處。
東晉後期權臣桓玄篡位自立,建立桓楚,因為身材碩大,當他坐上龍椅時,龍椅不堪重擔,被壓爛陷地,眾人皆失色。近臣殷仲文奉承說:“陛下聖德深厚,連土地都承載不起”。此話令桓玄十分高興,重賞了殷仲文。但幾個月後桓玄政權即倒台。
桓玄政權倒台之際,曾問身邊諸臣,自己何以失敗。近臣曹靖之直言:“天怒民怨,焉能不敗!”桓玄又問:“卿何不諫?”曹靖之回答:“當時朝中一片歌頌之聲,都說當今乃堯舜之世,你也欣然相受,我還敢說什麼呢?”桓玄聽後無話可說。
在中國長大、通曉中國文化的《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以及知名海外評論人士岳山,均曾引用過這個故事,影射習近平及中共官場的諂媚文化。
近年中共官場流行馬屁風、諂媚文化,許多出位表忠者在二十大順利上位。包括喊出“要把習近平的講話刻進骨子裡、融入血液中、落到行動上”,已升任廣東省長的王偉中。表忠最露骨的天津書記李鴻忠,二十大仍然留在政治局。拍馬最厲害的要算是習家軍福建幫蔡奇,現在成為習的頭號大紅人。
習近平對於群臣吹捧也很受用,特別是出巡地方時,地方官組織“群眾演員”做出類似三呼萬歲的做法,令他暈暈乎乎無法自拔。從這一角度看,到習敗亡之日,也會無話可說。
另外,和桓玄一樣,習近平恰好也是身材碩大,他早幾年坐龍椅曾成為熱點新聞。
從2015年開始,習近平在北京中南海的瀛台接見香港特首時,都慣於坐在俗稱的“龍椅”上,桌上還有一隻紋龍的黃色杯子,這一戲碼被網友稱為有“純正的大清味兒”。
習坐在“龍椅”上,端著帝王用的“龍杯”指點江山,這一幕在時任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進京向習述職時引起不少議論。但2022年12月23日習接見現任香港特首李家超時,卻棄用“龍椅”,不知何故。
結語:
中國知識界的傳統,歷來善於利用歷史來間接諷刺政權,叫做借古諷今。以上六位歷史人物,故事個個精彩,也均能恰當形容現任中共黨魁的部分特點。中國自古以來充滿智慧的影射術之精妙,可見一斑。在這六位之外,可能還有漏掉的。日後網民們也還會找出更多人物,可以比照習的亡黨之命。
當然,中共黨魁其實與古時皇帝根本上不能相提並論,只是在帶來政權崩亡的邏輯和道理上,古今是相通的。過去的皇帝相信天理,以父視天、以母視地,敬天敬地,行為也受天理制約,在發生天災人禍時會檢討自己過錯。中共黨魁骨子裡是無神論的馬列黨徒,卻同時謊稱自己是炎黃子孫,遇到民間議論時又一味打壓,和古帝王是天差地別。
《易中天中華史》中,有這樣一段話:“歷史學家已經發現,一個王朝和國家,越是政權不穩統治動搖,就越是對內拼命鉗制,對外頑固排斥。”
中國人都知道“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中共怎樣去封禁言論都是徒勞。而在歷史上,當一個社會出現大量嘲諷極權統治政治笑話的時候,離改朝換代就不遠了。△
(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