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與牛的區別,在於對被宰殺的同伴的態度,而不是對自身權利的維護;不在於你是否抗議了,而在於你抗議的目的。 |
【人民報消息】牛與雞之間這個話題來自於王友琴教授的牛雞說。 教授是美國芝加哥大學的中文教授,也是海外研究中國文化大革命的權威學者。她從2000年起,花了20多年的時間,研究並整理文革中受難者的故事。在網上建立了一個「中國文革浩劫受難者紀念園」,其中記載着包括遇羅克、傅雷和劉少奇等近千個真名實性的文革受害人的故事,以及近萬個無名氏在文革中遇難的經歷。 然而作爲所有這些受難者故事集成的開頭,卻是王友琴教授寫在該紀念園前言中的牛與雞的故事。這個故事,來源於一個曾在文革中被定成現行反革命的教師。 據王友琴記載,這名老師在文革中被髮配到勞改農場幹了許多年農活,其中包括放牛。這位老師在接受王教授的採訪時回憶,當年他放牛的時候,常把牛羣趕到農場的一棵大柳樹邊上吃草。原因是那塊地方青草茂盛,容易讓牛羣吃飽。 後來,牛羣中的一隻牛被農場的人在那棵大柳樹旁宰殺了。從此,牛羣只要走到那裏就會哞哞悲鳴,止步不前。即使那的草長勢再好,也不會去吃。 然而雞就不同。據這位老師說,在殺過雞的地方,雞羣可以照樣嬉戲,悠然故我。一羣雞中有幾隻被宰殺了,開膛破肚之後被扔出去的雜碎,雞羣中剩下的雞還會互相搶食,甚至爲此發生爭鬥。 牛與雞對待死去同類的不同方式,被王友琴用於分析中國人對待文革受難者的不同模式。在她的文章中,她將這些模式總結爲:抗議、同情、援助、沉默、扭頭而去、幸災樂禍、落井下石、作幫兇、作旁觀者、遺忘、粉飾和致力於尋求事實及公道。 王友琴教授的觀察是深刻的。當今中國一個不能不讓人深思的問題是:面對疫情和中共的倒行逆施,大多數的中國人正在或將在這些模式之中做何種選擇? ● 疫情中牛與雞的選擇 2020年從武漢傳出的這場世紀級疫情,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人在對待受難者所做出的不同選擇。而這種選擇首先就體現在對這場疫情的命名和來源的調查上。 疫情伊始,海外的《大紀元時報》等媒體和一些正義之士就將引起疫情的病毒稱之爲中共病毒,直接揭示出這場疫情不是天災,而是人禍的本質。 反觀中共官方,先是對李文亮等八名率先向公衆預警的醫生進行封口。接着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2020年3月在海外兩次發推,向全世界散佈謠言,說病毒來源於美國,由2019年到武漢參加軍運會的的美軍運動員所帶來。2021年1月初,外交部長王毅在接受中共官媒採訪時則改口,毫無根據地稱病毒由世界各地多個地方同時傳出,而中共則成爲率先報導病毒的英雄。 然而防民之口如防川,中共的謊言又如何堵得住天下的悠悠衆口。 先是李文亮醫生在染疫後生命垂危之際,將武漢市公安局逼他簽字的封口文件在社交平臺上公之於衆。接着,又出現了張展、陳秋實、方方等爲追求真相而以身歷險,爲公理公義而仗義執言的記者和作家。 2021年6月4日,海外著名華人雕塑家陳維明的巨型雕像作品〈中共病毒〉在南加州自由雕塑公園揭幕,但雕像落成後不到兩個月,就被中共在海外的特務所焚燬。2022年3月,美國聯邦調查局正式將被逮捕的五名參與縱火的中共特務告上法庭。 按照牛雞之說的分類,毫無疑問,李文亮是牛、張展是牛,陳秋實、方方都是牛。而中共的官媒喉舌則無疑都是雞。 ● 牛雞之間的大多數 縱觀當代中國的歷史,一個不能不讓中國人感到氣短的事實是:自中共統治中國之後,中國就雞多牛少。當然,這也不能完全怪中國人。在中外所有的共產主義國家裏,都有一個不爭的事實:雞多牛少。 真正能逼問中國人靈魂的問題是:那些沉默的大多數,他們到底算是牛還是雞?或者說,那些躺平的人,他們算雞還算牛? 中國人不應該以前蘇聯和前東歐的共產主義國家爲自己的參照,因爲那些國家已經覆滅了30多年。中國人唯一的參照,就是中國人自己。 看看2022年11月份爆發的那場「白紙運動」吧,有人將其稱爲「白紙革命」。也許吧,算是一場剛剛開頭的革命。但問題是,即使是在那些已經走上街頭的抗議人羣中,有多少人可以歸入牛類? 雞與牛的不同分類,不在於你是否抗議了,而在於你抗議的目的。 牛與雞的根本區別,在於對被宰殺的同伴的態度,而不是對自身權利的維護。大柳樹下的草地牛羣明明可以有權任意去進食,但牛羣卻拒絕。所以牛羣的態度是出於爲同伴,而不是爲己。 在白紙運動中,非常令人欣慰地出現了「共產黨下臺」和「不要獨裁要民主」的口號,但可惜並未成爲引導整個運動的核心理念。大部分人的抗議仍然僅僅是針對「清零」政策本身,而不是該政策後面問題的根源。 客觀地說,維權與躺平的人羣都應該不再屬於雞羣,但他們是否屬於牛類卻很難說。 而一個更爲深刻的問題應該是:中國人爲什麼只能在當牛與當雞之間做選擇? ● 中國人的選擇絕不應該止於牛與雞 王友琴傾其一生的心血,在網上建立了文革受難者園地。這個在海外所建立的園地雖然不斷地被中共用網路封鎖的方式封殺,但畢竟爲那些受害者,特別是那些死後連屍骨都找不到的冤魂建立了一片可以安息的陵園。 王友琴教授的人格是高貴的。 但中國人除了牛與雞之外,應該還有更多的選擇。 牛羣與雞羣對待同伴被宰殺的態度雖然不同,但它們卻最終都逃脫不了一個被宰殺的共同命運。所以,中國人對自己未來的選擇,既不應該是牛也不應該是雞。 曾經有人將躺平說成是中國人的不合作主義運動。對不起,這種說法只能說實在是高攀了。 甘地在西方的進取中融入了東方的隱忍,從而產生了印度的不合作主義運動。但不合作主義的宗旨卻是積極而明確的,其終極目標不存在任何的消極和妥協的因素。而躺平呢?一萬個躺平者當中有多少個是積極的?即使在一千個躺平者當中,他們能找到一個明確的共同目標嗎? 躺平不行,那麼維權呢?維權在今天的中國幾乎不可能成爲一場全民規模的不合作主義運動。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爲技術和原則兩個層面的原因。 在技術層面,維權運動在中國很難擁有一個長遠的共同目標,因爲每個維權的人目標都不同。甘地的目標是印度獨立,馬丁路德金的目標是黑人的民權,這些都是能夠長期作爲一個羣體共同爲之奮鬥的目標。但中國的維權羣體各自目標不同,很難長期互相支持。 從原則層面上講,甘地和馬丁路德金所各自針對的,仍然是對法律和人道有足夠尊重的對手。而中共則是一個從來都凌駕於法律之上的獨裁黨派。共產主義理念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毫無人道可言——按需分配的理想否定了人性惡的一面,而暴力革命則否定了人性善的一面。人性的善惡兩面皆被否定,何來人道可言? 面對一個無法無天無人道的政權,以法律和人道爲手段去打官司或街頭抗議維權,行得通嗎?當然行不通。 所以,中國人靠維權和躺平都不可能改變現狀,當雞當牛都解決不了問題。 中國人唯一有可能成功的出路,就是人人退出共產黨、退出共青團、退出少先隊。用腳投票,退出中共。 最後解體中共。 (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