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加上農田萎縮 衝擊中國糧食自給自足目標
【人民報消息】中國目前正在遭遇極端高溫天氣和暴雨侵襲,當局的自給自足農業願景受到衝擊,加上中國南北水資源分佈不均,導致一些農作物種植地區容易遭受乾旱,另一些地區則容易遭受洪水侵襲。而且,城市化污染了大片土壤,政府將農村土地出售給開發商,這一切都使得中國的農田已經在萎縮,大大影響糧食常量,使得外界關注當局如何餵飽十多億人口。
據新唐人報道,河南鄭州連續降雨,5月29日中牟縣鄭庵鎮一名79歲老人家裏的麥子出現發芽狀況。臺前村村幹部聲稱,小麥發芽情況在村裏較普遍,這位老人種了四五畝地麥子,預計減產三分之一。
中國農業分析師馬文峯:「我們的地方政府沒有以人民利益爲主導,導致了我們這個損失,就是說是兩千萬的小麥品質下降,影響就是食物消費小麥的供應量。如果我們讓農民充分得到了收益,我們農業的生產力提上去了,我們不僅能夠自給,而且還可以賺,就是我們政府不重視農民力,導致我們生產落後。」
據報導,六月創紀錄的降雨量導致中國南部發生洪水。中國部分地區,包括上海和北京等主要城市,今年已經經歷了異常提前的高溫天氣,本月部分地區氣溫超過41攝氏度。
報導認爲,異常強降雨凸顯出氣候衝擊正威脅到習近平推動中國糧食供應自給自足的目標。
臺灣財經專家黃世聰:「其實所謂農業本來就是靠天吃飯,尤其是這幾年中國常常出現突然的高溫或者說突然下暴雨的狀況,其實整體的農業生產已經相當的吃緊。但是擺在眼前的就是,因爲極端氣候的持續發展,其實對中國糧食生產的穩定性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中共當局爲了保障糧食供給,26日提請全國人大審議糧食安全保障法草案,提出糧食安全仍面臨耕地總量少、質量總體不高,糧食穩產增產難度加大、儲備體制機制有待健全等等諸多問題。
黃世聰:「所謂的小麥、大米、大豆這種能不能夠自給自足,這是中國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安問題。習近平也有注意到這件事,只是說這種極端氣候對中國自己的目標形成非常重大的打擊的一個情形。事實上我們看到中國過去歷屆朝代,這個覆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農民起義,或者年年的災、饑荒導致這樣一個狀況。所以我覺得對中國的國安全來說,你要14億人口不作亂,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你要餵飽他們的肚子。」
馬文峯:「實際上不僅農民苦,現在是村鎮居民,他們沒有就業,我們有多少靈活就業的人啊?什麼叫靈活就業啊?就是沒有錢,沒有收入,還來自己養社保,這就叫靈活就業,就是你失業了,你掙不到錢了,但是爲了保證你自己的養老金能夠繼續下去,你還得自己去交錢。」
比疫情更嚴峻的考驗,外界更關注當局如何餵飽14億人口。報導說,中國農作物庫存的確切數量和質量的相關信息被視爲國家機密,因此很難衡量中國糧食供應的穩定性。△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6/28/76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