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四大忧惧 全党上下为极端情况做准备
杨正
【人民报消息】中共党媒最近频频传达习近平关于出现“极端情况”和“亡党”的警示,全党上下官员正在为“极端情况”做准备。党庆时中共权威刊物还发出了习近平“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亡国之音。习近平有四大忧惧,在中南海夜难眠!
1. 秦刚莫名消失成国际笑料
让习近平难以入眠的第一件事是,他一手提拔的中共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最近“见不得人”。 6月25日,秦刚在北京会见越南外长后,就没有再公开露面。外国记者多次利用外交部记者会询问发言人,但是,发言人的左顾右盼,支支吾吾,加上秦刚的绯闻,屡屡成了国际笑料,也令习近平脸上无光。
7月17日,《金融时报》记者在记者会上问秦刚何时返回工作岗位,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没有可以提供的讯息。从官职上来看,秦刚是毛宁的老板。
《金融时报》记者继续追问:《泰晤士报》报道秦刚不见踪影,涉及他被调查与凤凰卫视女记者傅晓田有婚外情,傅晓田最近在美国分娩,你有何评论?
毛宁答:我不了解你所说的情况。
记者又问:秦刚现时是中国外长吗?他现况如何?何以几个星期都没有露面?
毛宁答:你的第一个问题,建议你查阅中国外交部的网站,我也没有其它更多的信息可以提供。
毛宁连“秦刚是不是外交部长”这样的问题都回避不答,看来秦刚大事不妙。
截至7月17日,在中共外交部网站,秦刚还是外长。
由于秦刚消失了三周以上,中共一直没有公布秦刚消失的原因,使得小道消息满天飞。其中有关秦刚和凤凰女记者的绯闻在海外传得人尽皆知。俩人在一起的照片、视频成为网络热点。不过熟悉中共内幕的评论家们都预料秦刚不至于仅仅因为绯闻就被习近平拿下,紧接着传出秦刚遭遇了双面女间谍、甚至是秦刚有政治问题、对习近平不够忠诚,等等传闻也在网络广为流传。
秦刚是由习近平亲手提拔,短时间内连续跳跃了好几个级别。秦刚在2015年仍是外交部礼拜司司长,到2021年,已是中国驻美大使,一年多后,接任外交部长,身兼国务委员。
外界看秦刚的笑话就等于看习近平的笑话。
7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解释,秦刚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出席东盟外长会议,代替秦刚出席这次会议的是中共外事办主任王毅。
7月14日,中共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法新社记者提问,预计秦刚何时回归有最新消息吗?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沉默大约16秒,疑似低头翻看文件,然后冰冷地说:“我此前已经介绍过相关情况,下一个问题。”
旅澳法学家袁红冰对大纪元表示,秦刚“失踪”涉及秦刚与王毅的权斗,他们之间水火不容。
他认为,关于秦刚的绯闻可能是真实的,但是这不是主要问题,如果秦刚政治上不出问题,这根本不算回事。就像张高丽和网球女运动员的不伦恋一样,在中共看来根本不算回事。但是如果秦刚在政治上出了问题,不能被习近平容忍的话,那就不同了。秦刚是习一手提拔上来的,就看习是否愿意自我否定。但是他不自我否定,王毅已经把秦刚一些很犯忌的劣迹向习做了报告。
不管怎么样,这说明整个中共外交系统出了大问题,对习近平是重大打击。中共官员内斗是否会引发政变?习在《求是》杂志今年七一刊登的讲话中警告官员,不要做“心怀异心、身在曹营心在汉、同床异梦的人”。这是习近平的忧惧之一。
2. 经济熄火 民变堪忧
让习近平睡不着觉的第二件事是,经济噩耗频传。中共当局7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3%,明显低于预期。此外,6月份中国青年失业率为21.3%,再度创下新纪录。
中共向来都有数据造假、美化自己的习惯,因此这次公布的数据里面含有多少水分不是重点,重点是经过美化的数据都如此难看,真实情形恐怕更加惨不忍睹。
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这是对经济波动最生动形象的表述。但中共公布的数据让外界看到这三驾马车全部熄火,经济复苏无望、降低失业率无计可施、房地产市场严重萎缩……各种刺激措施失效,因此网民给习近平创造了一个新的昵称“总熄火师”。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中共最担心的是大规模失业青年激发民变。去年11月,大量青年走上街头抗议,喊出“共产党下台、习近平下台”的口号,甚至蔓延至海外。这场“白纸运动”迫使习近平终止了无人性的封控防疫政策。
更为严重的是,据《华尔街日报》报导,第一季度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从去年同期的1,000亿美元降至200亿美元,使中国经济雪上加霜。
偏偏此时习近平突然发起一场新的国安运动,实施扩大化的反间谍法,让西方管理顾问公司、审计公司等机构遭遇了一连串的突击搜查、调查和拘留行动,使外国公司高管担忧一个不小心就会触犯红线。外企纷纷按下“暂停键”,外资纷纷逃离。许多中共官员表示,他们吸引外资的传统策略不再奏效。
没有钱,习近平如何运作中共这部绞肉机?一切都会玩完!
经济熄火,失业攀升,民变难免,这是习近平的忧惧之二。
3. 北约挺进亚洲 习遭四面围堵
让习近平睡不着觉的第三件事:国际局势急剧变化,北约最近咄咄逼人。
北约近日在立陶宛发布领袖峰会公报,罕见提及中共威胁多达15次,直指中共“明示的野心和胁迫性政策,挑战我们的利益、安全与价值”。
这次峰会邀请“亚太四国”——日本、韩国、澳洲、新西兰与会。这四国被称为北约亚太伙伴(AP4)。四个国家都表示,不应允许在乌克兰发生的事情在太平洋地区重演。
习近平和普京上不封顶的双边关系正在把中国卷入世界大战的边缘。习在南中国海特别是台湾海峡的武力威胁、甚至是战争威胁,也在把亚洲国家推向北约怀抱。同时,中共在欧洲的霸凌和咄咄逼人的“战狼外交”正促使较小国家(主要是东欧国家)通过更多参与亚洲事务来进行反击。
这样习近平让自己的“大国外交”变成了美国的“围堵外交”。国际环境如此恶劣,这是习近平的忧惧之三。
4. 军心不稳
让习近平睡不着觉的第四件事是军心不稳。普京亲信领导的瓦格纳兵变削弱了普京的力量,让习近平心惊胆颤,担心身边也有“普里戈津”。瓦格纳兵变事件,对习近平武力统一台湾的“美梦”造成重大打击。
近期传出习近平清洗火箭军,或许与此有关。
海外媒体传出,中共火箭军现任司令李玉超于6月27日被带走调查,中共火箭军前副司令吴国华于7月6日自杀。
香港《明报》5月24日则报导,中共火箭军前副司令、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张振中,以及接替他出任火箭军副司令的刘光斌,都在4月被带走调查。
6月,军方发布《军队领导干部社会交往行为规范》,对现役与退役军官前所未有的发出社交禁令,要求军官“不断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
这些都表明中共军心不稳。这是习近平的忧惧之四。
5. 全党上下为“极端情况”做准备
中共“七一”建党日,《求是》发表习近平去年春季党校讲话全文。其中,习说:“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人都不信奉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了,不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了,就会发生东欧剧变、苏共垮台、苏联解体那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悲剧!”
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出,习对中共前途充满忧虑,非常担心中共垮台、解体。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语出亡国之君、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虞美人》,堪称亡国之音。
今年5月30日,习近平在国家安全会议上说:“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他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6月7日,习近平视察内蒙古时又重提“极端”概念。
《华尔街日报》用这样的标题警示世界:“喊出极端情况,习近平正为中国陷入冲突作准备”。文章特别指出,“极端”正成为一种新的口号,在中国地方政府层面出现,从沿海大都市上海到内陆的湖南省,地方官们都公开表示,要为“极端情况”做好准备。
什么是极端情况?官员没有明说。但是党庆时传达出习近平“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亡党亡国”之音。这应该是习近平最害怕的恶梦。民变、政变、军变,这都是习近平害怕的“极端”情况。
(人民报首发)△
文章网址: https://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7/20/76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