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北京高知:絕大多數高官對台灣大選有共識
【人民報消息】今天(1月13日),中華民國總統大選登場,萬眾矚目。大選前夕,北京高級知識分子表示,中共絕大部分高官和高知普遍認爲,台灣應該保持現狀,不要怕被中共施壓;如果兩岸統一,要按台灣的制度進行統一。 「台灣保持現狀為好」 這次台灣大選正副總統參選組合是,民進黨推派賴清德與蕭美琴搭檔、國民黨由侯友宜搭配趙少康、民眾黨由柯文哲搭配吳欣盈。 北京擁有教授身分的李先生(不便透露具體身分)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達的觀點是,台灣保持現狀為好,在這種背景下,絕對不能選國民黨,因為它要投靠中共,要台灣被中共統一。那麼台灣作為中華民族唯一存在的走向現代文明的地方就不復存在了,香港就是例子,這是絕對不可取的。台灣人民怎麼選擇,就選擇了他們的未來。 「我一直認為,從現實來講,中國和台灣是兩個分裂的國家,台灣代表的是中華民國,這是事實。台灣不是選中國的省長,是選總統,就是這個道理。」 李先生希望,台灣人要選能保持台灣現狀的、別太激進的人。他說,台灣也不要搞徹底獨立。「這是大陸絕大部分高官 (不包括一些紅二代)和高級知識分子的普遍認識,我的朋友圈裡有這些人。只是他們不敢公開講出來,不敢公開做。這就是大陸的現狀。」 「選舉得勝的一方,要維持台灣的現狀,搞平衡。被中共施壓的話,台灣也要給中共施壓。世界上的文明國家都力挺台灣,台灣怕什麼呢?」 「希望按台灣的制度統一」 日前,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及其搭檔趙少康召開國際記者會。侯友宜強調,若是當選,在任內不會觸及和中國(中共)統一的問題,台灣的未來由2350萬人來決定;他也會特別重視「嚇阻」,因此要充實國防實力,讓對手不敢輕易啟動戰爭。 此外,他也要重啟對話,避免意外導致衝突,並透過民間交流,累積雙方善意,降低台海戰爭風險。 大選來臨之際,同為國民黨籍的前總統馬英九接受了德國之聲的採訪,當被問及是否信任中共黨魁習近平時,馬英九說,就兩岸關係而言,「必須相信」他。 2015年,時任總統的馬英九和習近平在新加坡會晤。針對當年的「馬習會」,侯友宜表示,馬英九之前有很多主張,但是有些主張和意見跟自己不太一樣。兩岸領導人要會面,也要台灣社會先形成共識,這樣對台灣才有幫助。 BBC的評論文章說,台灣這場大選,是測試與北京關係的選舉。台灣已經成為一個民主政體,無論投票結果如何,台灣的自由對中共的「統一」希望都是一種威脅。 談到所謂兩岸統一的話題,李先生說,無論誰當選台灣總統,要想跟中共搞調和、搞統一,這個路子肯定錯了。因為統一的前提並不是基於台灣的制度來統一,而是基於中共的制度。「誰要是走這條路,堅決別選他。」 李先生解釋說,他同意兩岸按台灣的民主制度來統一。台灣不能被中共統一。中共搞所謂「一國兩制」,哪個制?香港被中共以「一國兩制」收回後,香港變成啥樣了?香港的國際金融地位已經被新加坡替代了,為什麼?因為香港原有的制度變了,不適合做國際金融的大都市了,它的法律、政策和治理方式都變了,已經遠離了現代文明。 他說,中共在香港搞了什麼?把香港變成跟中國大陸的城市沒啥區別了,甚至還不如大陸的城市。 李先生表示,「台灣要想法保住自己的獨立地位,要像一個國家一樣,在聯合國要有地位,當然這很難,因為在國際上,很多國家也在走鋼絲,但是台灣要保留自己的制度,他是中華民族文明、自由的火種。」 「絕大多數人對中共有清醒認識」 李先生提到,他們不希望發生戰爭,戰爭對台灣人民沒有好處,對大陸人民也不好。「但是假如發生戰爭,我敢說台灣不見得被打敗 。中共的火箭軍幹了什麼?習抓了那麼多高級將領,意味著中共軍隊內部出了大事。」 李先生說,「我了解的情況是,紅二代也分成兩派,一派是既得利益者,以利益決定腦袋怎麼想,這種人不清醒,但是這種人畢竟是極少數,但是這種人在高層,手握大權,他只要沒死就不好辦。」 「絕大多數的精英和普通平民很清醒,這是事實。大家都有一個共識:中國很多問題很好解決,死一個人就夠了,是誰呢?大家都很清楚。」 李先生表示,中共一黨獨裁統治國家,中國沒有走向現代文明。中共的官員對此都心知肚明,但是他們不敢說,也扭轉不了這種局面。但是有些事情需要契機,前蘇聯那麼龐大,不是說倒台就倒了嗎?△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外媒聚焦臺灣大選 「選民意志擊敗中共意圖」 2024/1/15 (22,881次)
臺大選令中共坐不住 專家:或引領中國政治變遷(多圖) 2024/1/15 (29,650次)
50多國政要賀臺灣大選 中共分別抗議,累死了! 2024/1/15 (67,040次)
臺灣大選 中共向日本嚴正交涉 笑夕網友(圖) 2024/1/15 (24,281次)
臺灣大選落幕 中共最怕的在中國發生了 2024/1/15 (30,523次)
「願民主繼續在臺灣勝出」 美國各界對臺灣順利舉行大選表示祝賀 2024/1/15 (16,581次)
臺灣大選結果眾人祝賀,北京強硬態度遭批評 2024/1/15 (16,705次)
中共失算了 這回連小粉紅也紛紛倒戈!(多圖) 2024/1/14 (88,036次)
袁紅冰:臺灣大選結果衝擊中南海 習遭重挫(圖) 2024/1/14 (38,193次)
 
2024預言!民間高人:江胡習無 中共蛇始蛇終乃天意。這是何意?|
2024預言!民間高人:江胡習無 中共蛇始蛇終乃天意。這是何意?|
北京上海撐不住 房租暴跌 房東找不到租客日子難過!受房地產危機拖累
北京上海撐不住 房租暴跌 房東找不到租客日子難過!受房地產危機拖累
貴州突發大事件 苗民抗暴 活捉數百公安!空蕩蕩的雄安新區
貴州突發大事件 苗民抗暴 活捉數百公安!空蕩蕩的雄安新區
中國食品黑科技 自助餐廳造假牛羊肉隨便吃 全是科技與狠活| #人民報
中國食品黑科技 自助餐廳造假牛羊肉隨便吃 全是科技與狠活| #人民報
30多將領被清洗!軍中有哪五大勢力反習?
30多將領被清洗!軍中有哪五大勢力反習?
北京經濟有多慘  打工人人心惶惶 倒閉潮 失業潮滾滾而來 |
北京經濟有多慘 打工人人心惶惶 倒閉潮 失業潮滾滾而來 |
 
都是中共害的!四不青年、三無婚禮方興未艾(視頻) 2024/1/16 (67,596次)
中國人「潤」厄瓜多一年增3倍 靠存款利率瀟灑過日(圖/視頻) 2024/1/16 (52,740次)
50多國政要賀臺灣大選 中共分別抗議,累死了! 2024/1/15 (67,040次)
長沙塌樓事故釀54死 至今無人被審判 2024/1/15 (37,843次)
中共失算了 這回連小粉紅也紛紛倒戈!(多圖) 2024/1/14 (88,036次)
矢板明夫:臺灣人選擇民主自由拒絕「相信習近平」(圖) 2024/1/14 (53,978次)
賴清德再創不敗紀錄 發表勝選感言(圖) 2024/1/13 (47,685次)
民進黨賴蕭配得票超過523萬篤定贏得總統大選(圖) 2024/1/13 (48,075次)
臺灣總統大選賴蕭配率先超過300萬票暫居領先(圖) 2024/1/13 (46,538次)

臺灣大選開始 蔡英文及各黨總統候選人前往投票(組圖) 2024/1/13 (47,923次)
30多將軍落馬 下一個是誰?(視頻) 2024/1/11 (64,527次)
中共馬屁文化令人不齒 傳習摸過的甘蔗地遭縱火(多圖/視頻) 2024/1/11 (184,053次)
習近平鐵拳砸爛第四軍種和第五軍種 2024/1/11 (191,291次)
馬英九說要相信習近平 三黨候選人都不認同 2024/1/11 (47,061次)
導彈注水,踢球造假,「國腳」可以買賣 2024/1/11 (49,853次)
中共正在新疆祕密準備新的核試驗 2024/1/11 (179,904次)
馬英九稱兩岸關係必須相信習近平引起外界嘩然(圖) 2024/1/11 (59,449次)
慘!傳俄軍飛行員集體凍僵 上網求「木柴」 2024/1/10 (45,610次)
紅二代逼宮 輿論反習 中南海慌了(圖) 2024/1/10 (228,863次)
中共統治下的中國比地獄還可怕(多圖/視頻) 2024/1/8 (143,156次)
「一生必看的演出」 觀眾感謝神韻展示神傳文化之美(多圖) 2024/1/8 (84,535次)
馬航370失蹤之謎 2024/1/8 (74,330次)
川普運用孫子兵法應對深層政府 2024/1/8 (42,631次)
獨研《周易》者:習近平2025年下臺 2024/1/7 (97,024次)
習著作和入黨誓言被丟入垃圾桶(多圖/視頻) 2024/1/7 (73,832次)
內部消息:新任中共國防部長是草包!(視頻) 2024/1/6 (66,161次)
東北疫情兇猛 長春市民:每天看到往火葬場拉人(視頻) 2024/1/6 (66,347次)
習近平開倒車 中國人權律師團送習兩個字(圖) 2024/1/6 (200,199次)
中國留美生細述遭遣返經歷 網民熱議(圖) 2024/1/6 (52,126次)
市委書記佩戴毛像章 中國年輕毛左喊文革口號 2024/1/6 (130,677次)
趁中共氣弱 伊朗開口猛咬(圖) 2024/1/6 (89,671次)
漫畫:習帶他倆開倒車 網友笑翻(圖/視頻) 2024/1/5 (134,556次)
和平無望!韓統一部旗下開城工業地區支援財團將解散(圖) 2024/1/4 (51,950次)
政治局會議 習爆問題頭疼 背景圖大兇(圖) 2024/1/4 (198,782次)
作家籲驅逐中共特務 盤點王志安洗地言論(視頻) 2024/1/4 (66,339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