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韓國情報機構證實:三千北韓士兵已在俄受訓 將部署到烏戰場
【人民報消息】韓國國家情報院(NIS)院長趙太庸(Cho Tae-yong)週一在為國會議員進行閉門簡報時說,大約3000名朝鮮士兵已被派往俄羅斯,目前正在接受無人機和其他裝備的培訓,然後被部署到烏克蘭的戰場。 美聯社週三(10月23日)報導,韓國情報機構上週估計有1500名朝鮮士兵已在俄羅斯。而參加這次國會委員會簡報的韓國國會議員樸宣源(Park Sunwon)表示,趙太庸說,朝鮮又向俄羅斯派遣了另外1500人。他的機構評估說,朝鮮的目標是到12月向俄羅斯部署總共10000名士兵。 據美國之音報導,樸宣源援引趙太庸的話說,被派往俄羅斯的3000朝鮮部隊一直被分拆在不同的軍事基地進行訓練。韓國情報機構相信他們還未被部署參戰。 與樸宣源共同參加國家情報院簡報的國會議員李成權(Lee Seong Kweun)說,國家情報院發現,俄羅斯軍隊目前正在教授那些朝鮮士兵如何使用無人機等軍事裝備。 李成權援引趙太庸的話說,俄羅斯教官對朝鮮士兵的士氣和體力評價很高,但認為他們最終會遭受嚴重的傷亡,因為他們缺乏對現代戰爭的瞭解。李成權還補充說,俄羅斯正在招募大量口譯員。 李成權還表示,國家情報院已經發現朝鮮正在將被選中派往俄羅斯的士兵的家人重新安置在特殊地點進行隔離的跡象。 李成權表示,趙太庸告訴議員們,朝鮮當局還未向朝鮮人民透露其部隊派遣情況,但是有傳言說,這個消息正在傳播到當地居民中,包括那些自己的親人被派往俄羅斯的人。 報導表示,韓國情報機構上週首次公布了朝鮮軍隊被派往俄羅斯的報告,稱俄羅斯海軍這個月已將1500名朝鮮特種部隊人員運送到俄羅斯。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早些時候表示,他的政府有情報顯示,有10000名朝鮮士兵正被培訓以加入入侵的俄羅斯軍隊。 俄羅斯和朝鮮目前都否認這些部隊的調動。美國和北約組織警告說,如果屬實,這種事態發展將很危險。 「如果朝鮮士兵真的加入了普京對烏克蘭的戰爭,那肯定是一個危險且高度令人擔憂的事態發展,」美國國務院首席副發言人韋丹特.帕特爾(Vedant Patel)在週二的簡報會上說。 路透社週三報導說,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Lloyd Austin)在羅馬表示,有證據表明朝鮮軍隊在俄羅斯,他們將在那裡做什麼還有待觀察。 「有證據表明朝鮮軍隊在俄羅斯。他們究竟在那裡做什麼?還有待觀察。這些是我們需要解決的事情,」他說。 分別陷入與西方嚴重對抗的朝鮮和俄羅斯,過去兩年急劇提升兩國之間的合作。今年6月,兩國簽署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要求兩國在任何一方遭到攻擊後,使用一切可行手段立即提供軍事援助。 韓國國家情報院上週表示,自2023年8月以來,朝鮮已經向俄羅斯運送了13000個貨櫃的炮彈、導彈和其他常規武器,補充俄羅斯日益減少的武器庫存。 有關朝鮮正在向俄羅斯派遣軍隊的報導激起了韓國對安全局勢的不安。韓國官員擔心,俄羅斯可能會通過向朝鮮提供先進的武器技術來回報它,這些技術可能會促進朝鮮針對韓國的核計畫和導彈項目。 韓國週二表示,將考慮直接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以此作為對抗朝鮮向俄羅斯派兵行動的一部分。 路透社引用韓國總統府一名高級官員的話說,韓國正在根據朝俄軍事合作的各種可能採取外交、經濟和軍事措施,其中包括向烏克蘭提供殺傷性武器。 路透社引用這名韓國官員的話說,「作為這個多步驟方案的一部分,我們將考慮提供用於防禦性武器,如果他們做得太過分,我們也會考慮提供可用於進攻的武器。」 韓國是全球主要武器生產國之一,一些西方國家和烏克蘭一直向韓國施壓,要求首爾向烏克蘭提供殺傷性武器。但迄今為止,首爾所作的只是提供一些排雷設備等非殺傷性的軍事設備。 韓國總統尹錫悅辦公室曾經表示,在朝鮮和俄羅斯6月簽署共同防禦條約後,韓國將重新考慮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的可能性。這位高級官員的說法表明首爾在武裝烏克蘭方面可能會採取更加積極的措施。 路透社說,這名官員是在韓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召開緊急會議後發表這番評論的。這次會議討論了如何應對朝俄日益緊密的軍事關係。 △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朝軍介入俄烏戰爭 美重量級議員呼籲必要時採取直接軍事行動 2024/10/27 (9,137次)
朝鮮加入俄烏戰 歐美如何應對 2024/10/27 (13,297次)
美國批准新一批對臺軍售 約20億美元的先進防空飛彈和雷達系統 2024/10/27 (9,617次)
部署軍隊到烏克蘭 北韓尋求俄羅斯軍事援助回報 2024/10/26 (8,439次)
朝鮮出兵俄羅斯——危險! 2024/10/26 (13,108次)
澤倫斯基:俄將於10月27-28日把朝鮮部隊投入烏克蘭戰區(圖) 2024/10/26 (8,364次)
金磚峰會 普習莫「三國演利」,習悄悄溜回北京 2024/10/25 (30,560次)
普京不否認北韓向俄羅斯派軍隊 2024/10/25 (7,932次)
微軟輿情報告:中共、俄羅斯、伊朗試圖升級對美國選民影響(圖) 2024/10/24 (9,008次)
 
中南海現「柔性兵變」?習被奪軍權;習被降格接待 黨內地位衰落?【
中南海現「柔性兵變」?習被奪軍權;習被降格接待 黨內地位衰落?【
中國大量人找不到工作 沒錢吃飯 流落街頭 !| #人民報
中國大量人找不到工作 沒錢吃飯 流落街頭 !| #人民報
經濟大盤動搖 習中央沒招兒!中共魔掌伸向中美洲;中共軍演無力撼動臺灣
經濟大盤動搖 習中央沒招兒!中共魔掌伸向中美洲;中共軍演無力撼動臺灣
中國大媽成世界奇葩 走到哪打到哪! #人民報
中國大媽成世界奇葩 走到哪打到哪! #人民報
網傳王岐山被軟禁在家;分析:蔡奇情況不妙?中共利用股市設局割韭菜;
網傳王岐山被軟禁在家;分析:蔡奇情況不妙?中共利用股市設局割韭菜;
凶兆?! 中國沿海多地驚現大規模海水倒灌!淹沒城市村莊農田
凶兆?! 中國沿海多地驚現大規模海水倒灌!淹沒城市村莊農田
 
上海萬聖節 年輕人和警察打遊擊戰(視頻) 2024/10/27 (41,233次)
天下奇譚(46)人生在世莫做虧心事 須知遲早要還(圖) 2024/10/26 (90,254次)
上海人絕望了 萬聖節全城戒備(視頻) 2024/10/26 (42,240次)
張又俠突訪越南 信號異常 2024/10/25 (93,505次)
金磚峰會 普習莫「三國演利」,習悄悄溜回北京 2024/10/25 (30,560次)
多個正國級被翦「黨羽」,中共官場不斷翻舊帳 2024/10/25 (81,117次)
武統臺灣成笑談 民眾願意投誠臺灣!(視頻) 2024/10/25 (39,645次)
習尚在北京 軍方大動 張又俠獨霸全軍會議講臺(圖) 2024/10/25 (29,561次)
股民跑步進場 中共此次託市及忽悠力度空前(圖) 2024/10/25 (27,769次)

天下奇譚(44)他蒙菩薩赦免免死 回魂前遊地府見證善惡有報 2024/10/25 (42,262次)
黑社會頭子是公安局副局長 中共把「迫害」延用於全體官民 2024/10/24 (28,057次)
吉林稅務大樓突然倒塌 網友:中共豆腐渣政權必須倒 2024/10/24 (28,606次)
找不到工作 沒吃飯 餓暈在街頭!(視頻) 2024/10/24 (45,553次)
普京乾瞪眼 俄國6道紅線全被踩踏 2024/10/24 (29,184次)
民間最新共識:靠近共產黨幾代不安寧(圖) 2024/10/24 (28,959次)
小說:紅朝毀滅記(4)接班人遇刺(圖) 2024/10/23 (171,849次)
習近平軍權易手 張又俠再添新證 2024/10/23 (94,598次)
人類的出路(四)毀滅的方式 2024/10/23 (55,512次)
要革了共黨的命?各地紛紛再現白紙革命 2024/10/23 (86,279次)
利益至上的金磚峰會 難形成反西方聯盟 2024/10/23 (24,013次)
中國大媽成世界奇葩 走到哪打到哪!(視頻) 2024/10/23 (42,667次)
一張令中南海極度尷尬的照片(圖) 2024/10/23 (31,286次)
中共魔掌伸向中美洲 走線中國人隨時被抓(圖) 2024/10/23 (41,167次)
天下奇譚(42)萬物皆有靈 動物報恩報仇皆有因(圖) 2024/10/23 (105,717次)
中共黨魁出席「金磚峰會」 外界關注這次會有什麼意外 2024/10/22 (27,886次)
網傳王岐山被軟禁在家 2024/10/22 (33,754次)
辦案不力 北京副市長高朋落馬(圖) 2024/10/22 (161,501次)
槍聲響前起跑!李嘉誠拋郵儲銀行股引熱議(圖) 2024/10/22 (39,323次)
又有部級虎落馬 中共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張效廉被查 2024/10/22 (26,653次)
中國沿海多地海水倒灌 淹沒城市村莊農田(視頻) 2024/10/22 (39,506次)
川普炸薯條 賀錦麗深入虎穴 兩黨各出奇招(圖) 2024/10/22 (24,656次)
中國多地海水倒灌 數十年未見 2024/10/22 (27,610次)
習近平不甘失權備戰翻盤? 2024/10/21 (87,383次)
天下奇譚(40)忍得一時辱 了結宿世仇怨(圖) 2024/10/21 (104,633次)
中共大發「反腐經濟」橫財 天文級賄款去向不明 2024/10/21 (41,065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