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胡耀邦逝世35週年中共禁止紀念引嘲諷
 
2024年4月16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4月15日是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35週年忌日,其家人在共青城祭奠之際,當局依然暗中打壓民間悼念活動。中組部前官員頌揚胡耀邦平反「政治賤民」的文章遭禁,北京資深記者斥封殺動作是對當前「全過程民主」的嘲諷。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中共中央組織部退休官員閻淮上週五(12日)在網上發表紀念胡耀邦的文章,回顧胡耀邦擔任中組部部長期間平反冤假錯案、落實幹部政策,立下不可磨滅的功績。但其可被稱之為真正的偉大歷史功勳的則是,其中克服黨內重重阻力,在1980年代初期為中國兩千多萬地富為主體的四類分子全部摘帽,從而解放1億之多的「新中國政治賤民」。 閻淮在文章結尾寫道:「若說三十五年前被廢黜的趙紫陽是中共智慧的大腦,那麼三十五年前逝世的胡耀邦就是中共善良的心臟!」 該文迅速在微信朋友圈和一些群組內傳播,週日(14日)在微信上即遭封殺,閻淮的微信賬號也被禁言兩週。本臺記者透過特殊信息渠道,閻淮證實他因該文遭禁言。而在微博上,亦未顯示任何一條本年度的紀念內容。 鄧小平當年參加了胡耀邦的追悼會 北京資深記者高瑜發推文指,這個敏感日,北京及中國多地有公民被上崗及限制自由24小時。高瑜接受本臺訪問時表示,當局用「上崗」等方式阻止民眾紀念一位中共開明領導人,是對其所宣稱的「全過程民主」的一種嘲諷。 高瑜說:「胡耀邦去世(時),他還是政治局委員呢,也不是被打倒的,連鄧小平還參加他的追悼會呢,你們不紀念,你們上崗是甚麼意思啊,對這樣有影響的、有民主作風、民主思想的一位領導人禁止公眾紀念,我認為是對它現在自己所標榜的『全過程民主』絕大的諷刺,正表現現在中共的政權非常專制,可以和毛澤東那個時候並行的那種專制。」 高瑜認為,胡耀邦是中共黨內最具民主思想和民主作風的中共領導人,曾經推開中共改革之門的縫隙。 高瑜說:「胡耀邦他就是中共黨內最有民主思想、民主作風的。胡耀邦為改革開放所做的兩件大事是,在華國鋒主政的時候,組織上平反冤假錯案,另外一個是真理標準討論;甚麼叫改革開放?鮑彤有一個命題,改革就是改錯,改誰的錯?就是改毛澤東的錯。真正開放大政方針的布局,在77年、78年全部鋪開啊,這都是有胡耀邦的功勞啊。」 80代的大學生和很多百姓將胡耀邦視作改革開放的代表 「八九學運」前學生領袖、「中國人權」執行主任周鋒鎖也向本臺表示,上世紀80代的大學生和很多百姓,將胡耀邦視作改革開放的代表。但在86學潮後,胡耀邦被免去總書記職務,一直到他去世,其改革理想未酬。因此在其去世後引發「八九學運」。 周鋒鎖認為,「八九民運」遭中共鎮壓,也將中共黨內進行改革的可能性扼殺殆盡,此後不復出現胡耀邦一樣的黨內開明人士。 周鋒鎖說:「在89年,學生的請願7條,最重要的兩條,一個是新聞自由,一個是要求官員公布財產,其實在胡耀邦被罷免之前也想推動的。在那個時候共產黨內部還是有改革的可能。89年的時候共產黨是有一個機會的,可以選擇從善;89年鎮壓之後,把共產黨內部有良心的人都趕出來,共產黨沒有了自我更新的能力,共產黨要接受歷史的審判。」 胡德華及家人在胡耀邦陵園掃墓沒有被阻擾 在胡耀邦逝世兩年後,其骨灰被安葬於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胡耀邦之子胡德華對本臺說,他及家人在江西共青城胡耀邦陵園的掃墓活動,就沒有受官方阻擾。 胡德華說:「我們就到共青城來掃個墓,家庭自己的紀念活動,它限制也不會限制到我們頭上來,親人嘛!但是別人就不好說了。」 出生於1915年的胡耀邦在文革後的華國鋒主政時代得到重用,在任中組部部長期間,主持了平反工作,這也被認為是推動改革的前期組織準備。 在上世紀80年代初完成向中共中央領導人角色的轉變後,開始推動改革。其中也包括在1982年9月召開的中共12大上,做出黨章修改;至1986年著手推動廢除領導幹部職務終身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放寬民族自治權。 但其改革受到中共保守派的掣肘,甚至觸及鄧小平的紅線。1986年底中國各地爆發學潮。導致胡耀邦被迫辭去中共總書記一職。至1989年,其逝世成為八九學運的導火線。△
 
分享:
 
人氣:13,634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長沙正午變黑夜 再現末日大片場景!廣東閃電擊倒黨旗 又一凶兆指向中共
長沙正午變黑夜 再現末日大片場景!廣東閃電擊倒黨旗 又一凶兆指向中共
中國三個月內46萬家餐飲店消失;中共斂財新招!重慶換「智能」燃氣表,
中國三個月內46萬家餐飲店消失;中共斂財新招!重慶換「智能」燃氣表,
「遙遙領先」出大事了! 華為問界M7碰撞爆燃 車門打不開  悲劇了!
「遙遙領先」出大事了! 華為問界M7碰撞爆燃 車門打不開 悲劇了!
強大龍捲風襲擊廣州 場景宛如世界末日!超大冰雹大於拳頭!
強大龍捲風襲擊廣州 場景宛如世界末日!超大冰雹大於拳頭!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