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校园抗议中的华人留学生:漠然、回避与感同身受(多图)
 
2024年5月17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在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修读文学博士的台湾留学生迈克尔(Michael)说,自己是华人同学中热衷参与政治活动的「另类」。他参加了4月24日和4月29日两场在该校的支持巴勒斯坦的校园抗议活动。 「我很同情巴勒斯坦,」他向记者讲述自己为远在中东的巴勒斯坦人发声的缘由时表示,以色列在加沙地带清剿哈马斯的战争造成了大量巴勒斯坦无辜平民的伤亡。 「学生很有血性,警察这么做只会让学生更加愤怒,学生组成人墙对抗警方,希望他们离开校园,」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当时的见闻。德州警方分别在4月24日和29日出动警力驱散抗议者。迈克尔也有几位相识的人在与警察的冲突中被捕。「我有三个认识的人被抓,其中一个人被单独关押29个小时,后来被女朋友交了100美金保释了,」他告诉记者。 但是随著学期的结束,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毕业典礼在5月11日顺利举行,校园里现在看起来冷冷清清的。偶尔有穿著学士袍的毕业生们来到喷泉前摆姿势照相,丝毫不见抗议当天的混乱与激烈。 华人留学生对以哈冲突热情不高 今年4月,从哥伦比亚大学的抗议学生在草坪上安营扎寨开始,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活动已经蔓延至全美。根据BBC在5月6日统计的数据,当时,抗议活动已经扩散到美国的45个州的近140所大学,并有超过2500人被捕。 但对于占美国高校相当一部分的华人留学生来说,这并不是他们所关心的议题。 迈克尔在奥斯汀参与过反对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抗议游行、反对州政府发布的堕胎禁令的游行,「白纸运动」期间,他也在大学组织的活动中慷慨陈词。即使如此,中东的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冲突对他来说算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去年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恐怖袭击后,他看了三、四本书,试图了解以巴冲突的历史背景。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4月24日支持巴勒斯坦抗议现场,这张受访者提供的照片中可以看到,身著防爆装备的警察准备驱散示威者。
去年11月,他在大学的钟楼下第一次参加了支持巴勒斯坦的集会,他观察到参与者大多都有中东血统,而东亚裔的面孔则非常少见。 他和身边来自中国和台湾的朋友谈起了以巴冲突,发现大多数人都不太关心。「可能因为中东历史本身非常复杂,是另外一个世界,和台湾和中国的联结非常少。而且舆论很混乱,很难说清善恶。」他说。 关心该议题的台湾朋友中,也以支持以色列的居多。迈克尔表示,因为以色列是美国的盟友,所以很多台湾人不愿意批评美国和美国的盟友,「感觉以色列是朋友的朋友」。但他认为这其实是「忽略了台湾的主体能动性」。 「能抗议也是一种特权」 在来自北京的博士生张同学眼中,能够参加抗议本身也是一种特权。这意味著不用担心失去助教的收入,也不用担心失去学生签证。 「如果闹得厉害了,是可以被退学的,退学之后,你的签证就失效了,可以遣返你,」她说出了许多中国留学生的切实的顾虑。 「在这里的不少留学生都是在读理工科的博士生,博士本身就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如果被退学,什么学位都拿不到。被遣返的话,以后签证可能都不是很好拿,再来美国可能就难了。回到中国之后,你父母这几年投入的金钱就打水漂了。」张同学语速飞快地说出了一长串参与抗议可能招致的后果,「那点儿冲动,估计想想就被扼杀了吧。」 「而且理工科很忙很累,要毕业已经很不容易了,哪有心思搞这些。还要找实习,找能sponsor H1B签证的工作,」她补充道。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4月24日支持巴勒斯坦抗议现场,照片中显示德州骑警出现在校园内。(受访者提供)
她观察到身边支持抗议的学生中,除了有中东背景,或者有穆斯林宗教信仰的人之外,许多是学习人文科学的美国本土白人学生,他们用不著担心身份和签证的问题。 但她询问这些同学抗议的诉求是什么,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和以色列的联系究竟有哪几方面时,却常常得不到准确的答案。 「感觉参与的人都很热情很积极,你问到他们为什么要参加,他们都说同情巴勒斯坦的平民、女人、小孩这些。但你问他们和大学有什么关系,感觉他们的回答都很含糊,」张同学总结道。她表示自己并不反对学生自由表达观点,但随著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示威活动在美国大学校园的迅速蔓延,她不乐见学生的热情被「利用和摆弄」。 在德州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攻读MBA的肖恩.刘(Shaun Liu)则认为,美国的大学生能够关心这样和自身生活距离甚远的事件,为千里之外的巴勒斯坦人发声,体现了美国大学生与中国大学生之间的差距。 他说:「左派大学生会超出自身直接利益考量去发声、关注(以巴冲突)的议题,说他们是花著父母的钱不好好上学,这样想视野真的很局限。与此同时,困扰内地大学生的议题则是「大学宿舍该不该挂床帘」,前阵子大搞表面功夫、洗脑灌输的『大思政课』,哪边教育在塑造人,我想高下立判吧。」 他表示因为学业关系,原本已经不再关注以巴局势,但是因为美国各地大学爆发的抗议又重新关注起这个议题。他表示,自己通过阅读新闻报导了解到加沙地区可能被以色列「过度报复」,也因此觉得这波学生校园抗议活动是有其正当性的。 抗议其实很和平,集会自由令人羡 前后共参与过五次游行的台湾留学生迈克尔告诉记者,一直持续积极参与抗议的学生人数非常少。他对记者说:「许多学生只是大概了解医院和大学被夷为平地的情况,对巴勒斯坦有同情。」他所参与或者看到的大部分游行也都是和平有序的,有一天,校园内支持巴勒斯坦的活动的几步路以外就有约几十人在举行支持以色列的活动,虽然支持以色列的活动人数较少,但是双方都相安无事,各自讨论各自的立场,没有任何冲突。 肖恩则表示莱斯大学从去年开始就有相关的集会抗议活动,最近的抗议也非常和平,没有听说任何学生与警察起冲突的事件发生。他告诉记者:「美国各式抗议示威是其言论自由的直接体现,聚众抗议允许弱者在个体资源有限、救济无门的情况下,彼此团聚在一起,互相鼓励,引起社会的关注,引发思考、甚至像上世纪60年代一样促成社会变革。」 在加州居住的独立撰稿人莫莱斯(网名moreless)于5月7日前往了斯坦福大学的抗议现场。他观察到现场非常平静。他说:「反正人不是很多,反正挺平静的,也没有什么太多喧闹,也没有来闹场」,「他们的标语,我看了一下,主要一个就是停止种族灭绝,还有一个就是撤资。因为这次学生活动的主要的诉求就是要求学校从跟以色列关联的公司或者企业或者个人撤资出来。」 他也观察到现场也有摆放了一些白色的凳子,插了一些小旗帜,代表以色列被哈马斯绑架的人质。现场也写著被绑架者的名字,他们什么时间被绑架了,也有人质的相片或者资料。 他认为这样的自由表达代表了美国是个自由社会,每个人都拥有和平表达的权利。 根据《卫报》的报导,绝大多数的支持加沙的校园抗议活动都是非常和平的。对4月18日至5月3日期间553起声援巴勒斯坦人的抗议活动进行分析发现,其中97%没有造成严重损害。导致严重的人身和财产损失的抗议事件不到20场。 警方介入引起学生反弹 迈克尔向美国之音表示,4月24日在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的抗议之所以在学生圈子里引发了激烈的回应,主要是学校早早就引入警方维持秩序,激化了许多原本只是在围观的学生。 「学校可能是担心会模仿哥大学生扎营,所以下午1点左右警察已经到场,但学生没有主动起冲突,却有不少人被逮捕,」他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时说。 他和不少同学都认为学校违反了集会自由,也因此,虽然正值考试周,许多忙于学业的学生依然积极参与支持和声援。他表示自己一些从来没有关注过这个议题的政治热情不是很高的朋友当晚也在Instagram等社交网路上表达对于学校的不满情绪。 几天之后的4月29日,校园内再次爆发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学生和警方之间的冲突更加激烈。迈克尔向记者出示了当天在现场拍摄到的视频,可以清晰地看到警方使用了胡椒喷雾和闪光弹,这一点也得到了奥斯汀当地媒体的证实。在视频中,学生激烈地表达对警方的不满,大声喊著「shame on you(你真丢脸)」的口号。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4月29日支持巴勒斯坦抗议现场。(受访者提供)
经历过这两次警方介入的抗议后,该议题在学生和老师间得到的支持水涨船高。截至发稿,一封学校教职员工表达对校长的不满的联署信件得到了657人的实名签署,而一封学校研究生希望为巴勒斯坦伸张正义的请愿书也得到了一千多人的实名签署。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4月29日发表声明,解释了要求警方驱散示威者的缘由。声明说,「抗议者无视管理部门和执法人员多次发出的遵守学校规定、拆除在大学南草坪上搭建的帐篷的指令,随后与试图没收帐篷的学生处工作人员发生肢体冲突并对其进行辱骂,之后德州大学及其合作执法机构拆除了帐篷并逮捕了几名抗议者。」 但校方也在这份声明中强调,自去年10月份至4月24日之间,德州大学校园内共举行了不少于13次支持巴勒斯坦的自由言论活动,此后又举行了四次,基本上没有发生任何事件。「大学将继续支持我们社区的自由言论和集会权利,同时也将执行其《制度规则》。」 中共官方的叙事 虽然许多中国留学生都害怕惹上麻烦而不敢参与此次抗议,但中共媒体却对此次美国校园的学生运动的报导进行了大量的报导。 北京通过官方媒体支持了发生在美国各大校园的支持巴勒斯坦抗议活动,称之为对美国加沙政策的「震耳欲聋的反对声」。 《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的新媒体品牌栏目《侠客岛》在一段星4月29日发布的视频中称,美国学生之所以抗议是因为「看不下去美国的双标了」。 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中共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也为美国的校园抗议辩护:「不要弄错了:呼吁停火拼停止杀戮不等于反犹主义。毕竟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珍贵的,无论是以色列的还是巴勒斯坦的。」 曾在中共官媒工作过的英国人肖恩.海恩斯(Sean Haines)告诉美国之音,中共官媒对西方示威活动的大篇幅报导是其一贯措施。 「在新华社,当我们挑选新闻顺序的时候,外国抗议总是优先的,」他表示,「特别是在大选季节左右。『看哪,外国民主是多么得吓人,中国没有这些,你应该感到高兴』。 学期结束,抗议活动何去何从 随著学期的结束,校园抗议活动也告一段落。迈克尔告诉记者,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一直在持续,但是会像2023年底那样在州议会或者城市的其他地方举行。 他表示,一直参与抗议的核心成员其实很少,人员流动性很大。许多人只是大概了解一些情况,至于这些抗议的诉求,未来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应该采取何种方式和平共处,大家的支持的提案也有不同。 这一社交媒体上讨论广泛的议题在大学生中的重要性也并没有排在前列。根据Axios独家公布的调查显示,只有8%的大学生参加了支持巴勒斯坦或者以色列的抗议活动。在九个议题中,中东冲突被学生们视为最不重要的议题,而学生们最关注的议题则是医疗政策改革、教育性的资金与经济公平和机会。△(转自美国之音)
 
分享:
 
人气:9,352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给予打赏。让我们一起打拼未来!
 
       

 
 
 
北京瞬间天黑  狂风暴雨 大树连根拔起!整个北京城大风呼啸
北京瞬间天黑 狂风暴雨 大树连根拔起!整个北京城大风呼啸
中国房东「一铺养三代」美梦破碎  !100万抢到的商舖
中国房东「一铺养三代」美梦破碎 !100万抢到的商舖
博士硕士毕业即失业!大学生找工作陷入困境!北京职场就业率1:10万?
博士硕士毕业即失业!大学生找工作陷入困境!北京职场就业率1:10万?
车主:「谁买谁后悔」!  比亚迪失控 刹车失灵 !
车主:「谁买谁后悔」! 比亚迪失控 刹车失灵 !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