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扩大生产 中国稀土不再「稀有」
【人民报消息】中共近年增加稀土产量被指欲用来作外交筹码,即使稀土价格已跌至3年低位,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与储量国,中共并未「放软手脚」,令外界对中国供应过剩的情况更加担忧。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日经亚洲》引述评估机构Argus Media的数据指出,稀土17种元素之一的「钕」(Neodymium)价格较去年7月底已下跌23%,另一元素「镝」(Dysprosium)更是跌了24%;中国稀土产业协会公布的稀土价格指数也下跌约20%。
物料只要添加小量稀土就能提高效能,故稀土又被称之为「工业维生素」,主要用来制造电视、雪柜等基本家庭电器的永久磁铁,后逐渐应用到电动车、风力涡轮机和机械人等方面,然而,尽管绿色能源转型可望带动稀土需求,但自2022年初以来,稀土价格却呈螺旋式下跌。
多元供应格局已经形成
《中国基金报》报道,去年仍有获利的稀土上市公司第一季业绩全面崩塌,包括「中国稀土」亏损约2.89亿元(人民币,下同)、「广晟有色」亏损3.04亿元、「盛和资源」亏损2.16亿元,仅「北方稀土」小幅获利5205万元。
市场人士指出,中国稀土供过于求是价格下跌的原因之一,当局透过采矿配额扩大生产,今年上半年的生产配额,国营矿业公司生产13.5万公吨的稀土,较去年同期增加12.5%。
另一方面,欧美国家亟欲扩大国内稀土生产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北方稀土」坦言,地缘冲突加剧,稀土是各国竞争的战略资源之一,随着资源勘探和产业开发加快,以美国、澳洲、缅甸、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为代表的稀土多元供应格局已经形成,中国稀土产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遭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华尔街日报》早前引述Adamas Intelligence董事总经理卡斯提鲁斯(Ryan Castilloux)指出,中共宁愿在某些环节出现严重亏损,也要帮助实现下游目标,例如把电动车出口到外国,做法跟不顾经济效益压低「锂」价格如出一辙。另有意见认为,中国生产过剩稀土,可能是为了挤压国外生产商的利润空间,阻碍开发稀土替代品。△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8/1/84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