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消息】关于窦娥冤的故事,很多中国人并不陌生,它出自元曲大家关汉卿的杂剧。剧中,窦娥被冤枉杀死了人,临刑前,窦娥要监斩官在旗枪上挂上一条白练(白色的绢条),她对天起誓:一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挂旗上;二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三是我窦娥死得委实冤枉,从今以后,这楚州亢旱三年。
当刀落下,但见那鲜血直溅白练无一落地,而忽地乌云蔽日天降大雪,紧接著楚州大旱三年,窦娥誓言无不应验。
窦娥冤情是在死后被昭雪的,但根据古籍,也有不少冤情在当事人活著时被昭雪的,其中有一件发生在清朝嘉庆年间。清朝《劝戒录》的作者梁恭辰说,小时候他听说福建莆田县有一桩关于王监生的案子。
「监生」是指明清两朝,获得公家的选拔进入国子监读书的生员,或是取得「入国子监资格」的生员。监生出国子监之后,有任官的资格。
王监生平素十分豪横,他想夺取紧邻自家田地的张老妇的五亩田地,以变成一整块方地,于是采用不正当手段,伪造地契并暗中贿赂县令,希望县令将五亩地判归自己所有。县令遂判老妇的地属于王监生。
张老妇没办法,只得将五亩地给了王监生,但她内心十分愤怒,每天都到王监生家门口谩骂。心虚的王监生实在忍受不了,就买通邻居将张老妇殴打致死,然后叫张老妇的儿子过来查看。王监生趁机将老妇的儿子抓住,并将他扭送到官府,诬陷是他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各种人证确凿下,张老妇的儿子忍受不了酷刑,便屈打成招,承认了罪行,很快就被判凌迟处死。
时任闽浙总督的苏昌,听说了这个案子后,觉得疑点重重。他认为儿子纵然不孝,殴打母亲也不会在公开场合,只会在家中。因为古代社会重视孝道,一个人不孝是会受到舆论谴责并遭人鄙视的。而本案殴打却是发生在山野间,并且母亲遍体鳞伤,儿子再不孝,殴打母亲也不会到这种程度。
基于这些疑点,苏昌发文命令福州、泉州两地知府到省城的城隍庙会审此案。福州的城隍庙依山而建,层层曡曡顺势而上,气势雄伟宏大,香火十分旺盛。为何选择在城隍庙会审,大概是希望城隍庙神给以点化吧。
不过,两位知府早已先入为主,认为是儿子杀死了老妇,因此仍按照先前的判决定罪。
绝望的老妇的儿子在被绑出庙门前,大呼道:「城隍爷爷,我们家遭受这么大的冤枉,而神灵却没有任何的回应,凭什么享受人间的香火?」他的话音刚落,城隍庙的西厢房突然倒塌。在场的人最初以为是因为柱子年代久远,内中有腐烂所致,因此并不在意。
等到张家儿子快被牵出最后一道庙门时,突然庙门旁的两尊泥塑的皂隶像向前移动,用两根棍棒相互交叉,挡在了门口,人不能过去。皂隶,是指古代衙门里的差役,城隍庙里一般也有皂隶,供城隍神差遣。
围观的人议论纷纷,都说城隍神显灵了。两位知府也吓坏了,马上重新审案,洗刷了张家人的冤屈,还了张老妇人儿子的清白。王监生等人则被绳之以法。
从此,城隍庙的香火更盛,而给头门皂隶上香的人络绎不绝。这个故事再次告诉世人:举头三尺有神灵,人间的冤屈,上天绝不会漠视不管的。 △
(人民报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