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地方政府财政造假 虚报逾百亿收入手法曝光
【人民报消息】中共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是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地方政府因此不惜造假来虚增收入,近期各地陆续公布审计报告,当中财政收入真实性受到关注,并曝光了造假手法。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第一财经》形容这是一个「老问题」,报道并列举广东省、河北省、四川省、青海省、辽宁省与内蒙古自治区近期公布的审计报告,反映部分县市政府财政造假情况,其中广东省共有3个市及3个县,透过国有企业购买国有资产等方式,增加171亿元(人民币,下同)财政收入,影响财政收入真实性和可持续性;河北省有1个市7个县利用虚假处置公益性资产、多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或罚没收入等方式,虚增收入24.95亿元。
加剧了地方财政风险
青海省的审计报告指出,2023年省级财政把收回的以往年度已列支2000万元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虚增当年财力;而四川省部分地区则是把定向捐赠资金缴入同级财政,虚增收入4151万元。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施正文表示,虚增财政收入掩盖了真实财政状况,隐瞒实际赤字,加剧地方财政风险,以及干扰中央对地方真实财政状况的判断,容易误导决策,影响宏观调控,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报道引述专家指地方政府须改变政绩观,以科学及理性方式去设订收入指标,并落实「预算法等收入指标只是预期性指标,而非刚性完成任务指标」,减少为了完成任务而虚增收入,并持续推进财税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财力,减轻地方财政支出压力。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8/21/84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