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日籍男童深圳遇刺亡轰动日本 在华日侨:中共仇恨教育所致(多图)
 
2024年9月20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918事变」93年周年,深圳一名10岁日籍男童与母亲徒步上学途中被刺毙,事件轰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斥行凶者手法「极其卑劣」,促中方交代详情。至今中方未提及学童与凶徒背景,内地媒体已删除相关报道。曾在深圳工作多年的日本人认为,近年中方放任而泛滥的反日讯息,促成多宗同类悲剧。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事发在深圳南山区招商街。周三(18日)早上8时,一名10岁日籍男童在母亲陪下上学,距日本人学校门外200米遭姓沈44岁男子刺伤。男童腹部中刀送院,周四(19日)早上证实不治。综合日媒报道指,该男童是中日混血儿,而深圳日本人学校只准许日籍学童入学。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现场报道,有日籍居民目睹事发经过,指受伤男童「睁大眼睛躺在一大滩血中动也不动」,一名疑似母亲的女士在身旁哭嚎。多间日本电视台于下午赶至现场拍摄,其时石壆上明显留有血迹。
2024年9月18日下午,记者到现场拍摄,案发现场仍留下血迹。(《KYODO新闻》截图)
男童母目击儿子遇袭 周三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发出「警情通报」,内容并没有提及「日本人学校」与伤者日籍身分。内媒报道男童被刺伤的相关新闻已下架。中方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于周三指,已拘捕凶徒,「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方有关部门将依法处理。」 深圳日籍男童被刺毙的新闻震惊日本,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周四发表声明指「这是极其卑劣的行为,是重大、严重的事件」。岸田称全力协助家人,强烈要求中方详细交待事件,以确保日人安全,防止事件再度发生。
日本驻华大使馆下半旗致哀,以表示深切哀悼。(日本驻华大使馆社媒)
曾驻深圳日人批评:中方不管制网络反日言论 本台找到曾驻深圳工作超过20年的伊藤(化名),他指出深圳南山区蛇口多年来是吸引日企投资的专区,被调往深圳开荒的日人多了,有日人在深圳成家立室,所以日本人学校照顾不少中日混血儿。 伊藤说,深圳没有反日气氛,他个人从未遇到歧视。他相信近年中方没有管制网络上激烈的反日讯息,导致惨剧发生。 伊藤说:「虽然有些声音批评以反日情绪针对小朋友是不对的,但是还有人在网络夸赞凶徒的行为。网上亦有人谈论『要怎样做才能够消灭日本人』,这些讯息在网络蜂涌而至的。我认为,中国要弄清楚,(反日)仇恨不能针对在中国居住的日本人。」 中国网民:仇恨教育的结果 日本网民纷痛斥凶徒,甚至有人提出撤侨,「日本政府应该为侨民想一想,至少发旅行警告」、「日本人应该撤离那个地方,日本企业应该撤出那个地方」、「中国人这么讨厌日本人,干脆断交算了」,还有人指责日本政府「要为软弱绥靖付出代价」,遇到这种事情「只会说遗憾」;另有中国网民留言称「生为中国人,非常抱歉。真相就是中国(中共)政府煽动对日仇恨」、「当局一直纵容煽动民粹,这就是原因」、「这是仇恨教育的结果」。 6月苏州发生日本人学校校巴遇袭事件,阻止行凶的校车人员胡友平被刺毙。据《朝日新闻》报道,为了保护侨民,日政府将拨款3亿5千万日圆(247万美元)作为日本学校校巴的警备费用。报道亦引述消息指,岸田文雄认为「中国(中共)一旦反日,要作出相应的措施」。涉事的深圳日本人学校已停课,广州日本人学校亦取消所有活动,并要求家长未来一周陪同子女往返学校,如非必要不外出,不要在公众地方大声讲日文。 驻北京记者斥中方掩盖真相 纵使岸田文雄严正批评事件,但他不愿意评估今次惨剧会否影响中日关系。日本主流报章国际编辑佐藤(化名)接受本台分析指,近日中方军舰驶入日本的毗连区海域,加上今次惨剧,中日关系将进一步恶化:「不是日本学校的人,其他日本人也很担心,应该是不出去外面的。本来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感情也不好,而且发这样悲惨的事情,是会影响到中日关系的。」 佐藤指出,接二连三出现日人遇袭事件,中方不愿意增加资讯透明度,每次事发后只说已拘捕凶徒,按法处理,并没有公布凶徒动机或调查结果,有意避开「反日」相关的事因,事件不明不白,令日人在中国置身于险境。 《朝日新闻》 驻北京记者亦撰文质疑中方故意隐瞒事实,早于6月苏州遇袭事件,日记者在外交部恒常记者会作出质问,中方才承认苏州日本学童曾遇袭,内地传媒才报道,其后中方定调为「偶发事件」,否定凶徒针对日人袭击,国内媒体再没有报道,显然中方在统一讯息,隐瞒事件。△
 
分享:
 
 
 
中共内斗白热化!习近平清除张又侠人马;「918」深圳一日本男孩遇袭;
中共内斗白热化!习近平清除张又侠人马;「918」深圳一日本男孩遇袭;
今年不寻常 台风未走 又来地震!  合肥突发地震
今年不寻常 台风未走 又来地震! 合肥突发地震
习遭重大挫败 高层内斗激烈!赖清德一剑封喉 战狼夹尾巴;
习遭重大挫败 高层内斗激烈!赖清德一剑封喉 战狼夹尾巴;
爱国粉红哭了 开箱华为三折机 包装盒扔进垃圾桶!
爱国粉红哭了 开箱华为三折机 包装盒扔进垃圾桶!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