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專家:中國正在實施「更專業」的「掠奪性」貿易政策
 
2024年9月25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每年向國會提交一份報告,說明中國遵守加入世貿組織時所作承諾的履行情況。為了協助準備2024報告,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9月24日召開聽證會。有關專家在會上指出,中國的營商環境正在惡化,中國正在實施「更專業」的「掠奪性」貿易政策 ,並敦促美國政府採取強有力的措施。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中國加入世貿組織24年來,對世貿協定的履行情況一直被西方詬病。9月24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舉行聽證會,探討中共政府在創意產品的開放、知識產權的保護等方面面臨的問題。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負責中國、蒙古和臺灣事務的代表助理特裡·麥卡滕(Terry McCarten)在聽證會開場直言:「中共長期以來一直違反、無視和逃避現有世貿組織規則。中共還試圖阻撓世貿組織的監督和問責機制……近年來,中共的做法明顯具有掠奪性。中共現在正努力利用國家主導的非市場經濟,來確保中國企業在中國市場和全球市場的主導地位。」 國際知識產權聯盟的彼德·米拉伯裡(Peter Miraberry)在發言中談到中共當局近年來中國在出版、娛樂軟件和電影市場方面的情況。他特別提到,中國擁有電影銀幕總數超過 78,000 個,2023年的總票房收入為 77 億美元,此外,中國還是第五大音樂市場和第二大電子遊戲市場。但是,正版授權內容仍然在中國遭受盜版或限制性市場準入政策。同時,外國創意產品如電影在中國的分發和銷售,都在持續衰退。 他說:「2012年時,中國電影市場的總票房約為27億美元,其中不到一半來自中國本土電影,其餘來自外國電影;2023年,中國的電影市場票房超過70億美元,國產影片的比例是 84%。而進口影片的比例只有16%。情況本應有所改善,但事實上卻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而且,仍然有不少中國人對於美國的影視作品有需求,但在不能合法得到的情況下,他們不得不轉向了盜版影視網站。 彼德·米拉伯裡還指出,中國正作為盜版軟件和遊戲的生產商、供應商和出口商,推動全球大量在線視頻遊戲盜版的產業。「我們在南非、加拿大、印度尼西亞、墨西哥、泰國、阿根廷等國家看到了很多來自中國的盜版設備。……巴西是接收規避設備的最大市場之一,2020 年,那裡的三個海關查獲了超過 68,000 臺我們正在調查的規避設備。」 應用程序協會的布賴恩·斯卡佩利(Brian Scarpelli)在聽證會上提到,中共的法律法規在數據安全、限制跨境數據傳輸等方面的影響。他特別提到,有些公司會在應用程序中內置「後門」,以便政府訪問。他認為這種方式同樣也會給一些網絡黑客提供竊取用戶信息的漏洞。但是布賴恩表示,他無法確認這種做法的普遍程度:「我們發現很難讓會員說太多,因為他們害怕報復,即使是在保密的基礎上。」 消費者技術協會(CTA)國際貿易副總裁艾德·布裡茨瓦(Ed Britzwa)則認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這方面負有責任。他說:「至少在要求數據本地化或授權、軟件源代碼移交方面,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似乎沒有推動解決這類問題。」 他主張美國貿易辦公室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立場和做法。他表示,「CTA認為,單邊關稅戰略不足以迫使中共遵守其WTO承諾,或改變其非市場經濟做法。我們主張與主要盟友合作,在WTO使用爭端解決程序,追究中共的責任。」 艾德·布裡茨瓦還提到,中共政府企圖從美國公司以低於市場價格獲得技術轉讓,或者複製美國公司的創新產品。這種情況,無論從國家到地方層面都時有發生。「你知道,有人試圖建立一家工廠,它以為它已經從當地政府獲得了所有許可,然而幾個月後,就是這個地方,出現了一家和他們的設計一樣的工廠。」 但他表示,對於中國或美國公司,這都是一個極為敏感的事情 ,很少有人願意在公開場合分享這樣的案例。所以,他強調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應該更多地使用WTO的各種工具向中共施加壓力。 艾德·布裡茨瓦說,「如果我們不使用這些工具,中共將繼續採取更多與 WTO 承諾不一致的措施;如果我們不與我們的盟友協調一致,中國就會認為其他國家都同意這樣做。」他強調,置之不理可能帶來更嚴重的後果:「如果我們不就這些措施與中國對抗,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初創企業和小企業進入其他市場將變得更加困難。因為中國的這些做法也會蔓延到其他國家。」
 
分享:
 
人氣:4,937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中共商務部部長要說服歐盟改變關稅立場的希望渺茫 | #人民報
中共商務部部長要說服歐盟改變關稅立場的希望渺茫 | #人民報
中共打壓下 中國金融業敗象頻現| #人民報
中共打壓下 中國金融業敗象頻現| #人民報
習近平病後遭重大挫敗| #人民報
習近平病後遭重大挫敗| #人民報
北京現狀觸目驚心 蕭條到處可見| #人民報
北京現狀觸目驚心 蕭條到處可見| #人民報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