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江阴有位读书人叫张畏岩,他学识渊博,写的一手好文章,在文人学士中颇有些名气。(网络图片) |
【人民报消息】明朝时,江阴有位读书人叫张畏岩,他学识渊博,写的一手好文章,在文人学士中颇有些名气。
甲午年,他去南京参加乡试,借住在一间寺庙里。揭榜之日,他发现自己居然榜上无名,不由怒火中烧,大骂考官有眼无珠,不懂赏识他的才华。这时旁边有位道士望著他微笑,张畏岩恼羞成怒,转而朝道士发起脾气来。
道士说:「看得出你的文章肯定不怎么样。」张畏岩愈发生气,质问道:「你又不曾读过我的文章,怎知我的文章不好?」道士答道:「我常听人说,做文章贵在心平气和,从一个读书人的言谈举止,就能看出他的学养品格。如今见你骂骂咧咧、满腹牢骚,心里尽是不平之气,文章怎么会好呢?」
张畏岩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自感理屈,便向道士请教。道士说:「考中与否,在于天命。命中注定考不上,即使文章写的再好,也没有用。必须自己有所转变才行。」张畏岩问:「既然是命中注定,又能如何转变?」道士说:「安排命运的是天,实践命运的是人。努力行善、广积阴德,自然能结出善果,何愁没有福泽?」
张畏岩叹道:「我只是个穷书生,能做什么善事?即使想行善积德,也是有心无力啊。」道人说:「行善事,积功德,根本都在于内心的修为。常存向善之心,时时处处不忘与人为善,自会积累无量的功德。就说谦虚做人这方面,完全不必花费钱财。像你刚才那样,自己没考上,为何不虚心反省,反而抱怨考官不公平呢?」
张畏岩听了道人一席话,深有所触,从此一改往日骄矜自负的作风,日日修德行善,时时反躬自省,心性修为日渐深厚。
如此过了三年。一天夜里,他梦见自己走进一间高大的房屋,屋内放著一本考试录取者的花名册,册子中有不少空缺之处。他好奇询问旁边的人,那人回答:「这是今年榜上有名者的名册。」张畏岩又问:「为什么有这么多缺行?」那人解释道:「对于世间考功名的人,阴间每三年都会考察一次,必须是有德行、无罪咎之人,才能在这个册子上列名。那些空缺之处,乃是原定被录取的人,由于近来品行不端,所以被除名了。」
那人又指著一行说:「你这三年来,一直谦和自守、谨言慎行,或许应该把你的名字补到这里了。希望你珍重自爱,勿犯过失。」在当年的考试中,张畏岩果然考中了第一百零五名。
读书应试,才华固然重要,但德行才是福报的根基。三年前的张畏岩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小有文才便自视甚高,得不到赏识便愤愤不平,徒然自寻烦恼。真正的「谦虚」,并不是否定或掩盖自己的才能,而是能够不固守自我的见识和成就,虚心自省,修正自己,如此才能心平气和的看待生活中的得失,顺其自然的得到相应的回报。看似不可思议,其实正是「功到自然成」的结果啊。 △